绕着太湖找糖吃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太湖吃糖圈:哪个城市最能吃甜?

我国近代民谚中有“南甜北咸”的说法。

说到“南甜”,究竟南方的哪里最能吃甜?

在我们的印象中,位于苏南的无锡、苏州及附近的杭州、上海等区域,都有着爱吃甜食的习惯。有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菜肴的甜度分布格局逐步形成了三个层次—— 东南重度食甜区 、 北方中度食甜区 和 长江中上游轻度食甜区 。其中,平均甜度值排在前面的江浙沪连成一片,向西还可以囊括安徽省,区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组成了中国的重度食甜区。

有趣的是,这些食甜区恰好以太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太湖吃糖圈”。

“太湖吃糖圈”的甜食代言人

若问到谁最能吃甜,这在苏南一带老饕们眼里简直是送分题。苏菜中,苏锡菜素以甜为特色,苏南人吃起甜来可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松鼠鳜鱼、樱桃肉、酱方 等苏帮名菜味道或是酸甜适口、或是咸中带甜,总之离不开一个“甜”字。苏式月饼、松仁糖、芝麻糖、猪油年糕等甜味小吃更是捕获了无数吃货粉丝。而提到苏味一绝,当属桂花糖藕。

苏州多出产塘藕,藕与桂花一相逢,更是胜却人间甜品无数。苏州的煨熟藕,拿整只的藕塞糯米,文火煮熟,浇桂花糖浆,这便是软糯又清香的桂花糖藕。桂花糖藕让整个江南发甜,旧时玄妙观内的藕粉圆子,是苏州城里独一份精心制作的名点。要拿瓜子核桃等各式果仁碾粉,用桂花猪油等粘合团成圆子,再裹上一层藕粉,不用油炸,只是滚几道沸水,便足以滋发出它柔软香甜的味道了。

若论吃糖的厉害程度,无锡人对甜的执念可能连苏州人都无法企及。在讲究“甜出头,咸收口,浓油赤酱”的锡帮菜里,糖是多少无锡人心中的白月光——他们炒青菜要放糖、煮粥要放糖;正宗的无锡拌馄饨是用刚出锅的馄饨伴着酱油和白糖吃的;无锡三大特产之一的“三凤桥酱排骨”,白糖用量比精盐用量足足多了二十多倍。

和无锡酱排一同被游客们视为“齁甜齁甜”的,还有无锡小笼。1981年出版的《家常点心》老菜谱上就记录着,普通鲜肉小笼配“一两二钱”白糖,而无锡小笼则是“白糖一斤”,也就是16两……单是白糖用量这一项,就足够让人信服。

说完苏南,沿太湖以东,来到上海。与苏州菜同出一脉的上海菜,也为了显示本地饮食特色,自立门户成为“本帮菜”。本帮菜以油多、味浓、糖重、色艳为特色,呈现出来的特点离不开一句“浓油赤酱,无甜不欢”。

红烧肉几乎是听到上海菜就会想起的菜名。肉要用肥瘦相间的猪五花,烧的时候一定要多放糖,用上海人的话讲就是把油“逼册来”!

说起来,早期的上海点心也是源于苏式糕点。

比方说青团,用糯米粉混合艾草做成绿色的外皮,里头裹上细腻香甜的红豆沙,咬上一口,细糯松软,唇齿回甘,是老上海人的独家记忆。传统的青团糯米皮里可以包甜口豆沙馅儿,也有咸口包着剁碎的毛笋、腌菜、腌肉、豆腐等馅料。而上海的青团则讲究推陈出新,新口味层出不穷,如近年来火爆的咸蛋黄肉松馅儿、腌笃鲜馅儿和马兰头馅儿……其他点心诸如条头糕、桂花糕、橘红糕之类,也都是以糯米为皮,以细软豆沙、蜜枣、莲子等为馅儿,哪一样都是上海人心里最甜美的念想。

当然不止中式糕点。在20世纪,上海作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口岸之一,西方饮食也影响其间。

哈尔滨食品厂的蝴蝶酥、申申面包房的拿破仑常常引得老上海们排队购买。被张爱玲拿来当下午茶,喜欢与女朋友一起“点一块蛋糕,一杯热巧克力,再加一份奶油”的西式糕点,如今不仅依旧被“老克勒”们钟爱,也受年轻人的追捧。

中西饮食文化交流促成了海派饮食的诞生,如今的上海人吃甜点,享受的是有腔调的海派风情。

继续往南走,便到了杭嘉湖平原。

与上海相似,杭州一带吃糖战斗力虽不及苏南,但由于杭州菜最早传于宁绍平原和苏南地区,从苏州、无锡等地传入的食俗,很早就成了杭州味道。因此,杭州人对于吃糖也有种特别的情愫。

堪称杭州人“生命之光”的油焖笋,这道菜的灵魂除了食材讲究,还要炒出糖色,直到油光发亮方可出锅,颇有“浓油赤酱”风范。代表性的甜食还有东坡肉,相传是苏轼在杭州任上所做,明清时已经成为浙菜的代表。正宗的东坡肉讲究用绍兴花雕和冰糖熬汁,以别于一般的红烧猪肉。

杭州的吃糖一绝更多体现在甜点上,早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 就收录了南宋临安(杭州)市场上出售的“糖糕”“蜜糕”“糍糕”“雪糕”“花糕”“乳糕”“重阳糕”等近19个品种。如今,杭州的特色甜点诸如定胜糕、麻球王、小鸡酥、荷花酥、龙井茶酥……同样见证着杭州的富庶与繁华。

定胜糕是浙江传统特色名点,色呈淡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做法是将配置好的米粉放进特制的印版里,中间再放入红豆沙,蒸少许时间就可以。相传是在南宋时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胜””二字,寓意出征定能大获全胜。””定胜糕””便夹带着这一份美好寓意流传至今。

更近于太湖的嘉兴与湖州。对于甜点的钟爱程度绝不逊于杭州。

湖州的震远同酥糖是历史传统食品,相传在清咸丰年间 (1851-1861) ,归安县菱湖人沈震远开办震远茶食作坊,后迁入湖州。所制的酥糖,品种多,有玫瑰酥糖、芝麻酥糖、椒盐酥糖、豆沙酥糖、荤油酥糖等,以香气浓郁、食不粘牙等特色,名列湖州“四大名点”之冠而驰名海内外。

在嘉兴,方为糕、圆为团、扁为饼、尖为粽。嘉兴人有多爱吃糖?他们的甜点可以从年头吃到年尾:除夕有年糕、清明有青团、中秋有月饼,孩子满月有诞生糕、出嫁有坐底糕、婚后有喜糕、造房上梁有元宝糕。

可以说,苏南、上海以及杭、嘉、湖在全国来讲都是赫赫有名的食甜区。 然而,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到: “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江浙一带的饮食,在北宋时期被称为“南食”,也就是说,早在北宋时期,江南一带的食糖风尚并未普及。 那么,“太湖吃糖圈”是如何形成的?

制糖技术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古时候,因为糖长期供给不足,甜味堪称“富贵的味道”。甜食经历了从奢侈品到街边小食的身份转变,首先得益于制糖技术的进步。

根据现有材料来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甘蔗远近皆有……取汁始饴饧,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即凝而冰。”可见,早期人们是通过日晒或者熬煮的办法把甘蔗汁做成糖浆,再进一步冷凝、固化得到糖块,因为形状和石头相似,味甜如蜜,古人称之为“石蜜”。不过,当时采用的传统煎煮曝晒法所能去除的水分毕竟有限,因此这种粗制糖块所含水分比较大,易溶解,看似“坚强似石”,实则“入口即化”。

唐朝贞观时期,唐太宗发现西域的“西极石蜜”不但容易保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石蜜。于是就向印度摩揭陀国派出使团去学习制糖技术,待他们学成归来,将印度的制糖技术加以改进与完善,最终掌握了榨制蔗糖的工艺,蔗糖供应也才逐渐多了起来。

到了南宋末期,王灼编撰的甘蔗炼糖术《糖霜谱》出现后,糖霜的制作方法广泛传播。制作糖霜的糖水需要二次熬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水分。然后,在糖水中插入竹片,使其自然结晶而生长出糖霜。如果糖水所含的水分超标就很难形成霜,糖霜的制作就会失败。由此可见,糖霜相比沙糖水分更少,更纯净,因此重量较轻,储存时间更长。

随着糖霜的出现,蔗糖业的发展日益走向分工化和规范化,逐步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之前,糖对很多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奢侈品,但这时的糖已经产业化,产量大大提高,价格随之下降,人们吃糖的成本相对降低,所以糖在聪明的中国人手中也有了更多的花样,制作成的各种糕点和零食广泛出现在街头巷尾,这在客观上对江南地区吃甜习惯的养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江南经济区普及食糖风尚

单有技术还不够,甜食作为一种享受型食品,吃糖还需要相当经济基础的支撑。所以一般来说,经济繁荣地区比较能吃甜。

北宋都城开封经济发达,嗜甜不足为奇,从电视剧《清平乐》就可见一斑。宋仁宗赵祯幼时最爱吃皇妃李顺荣亲手制作的蜜饯果子。不但富裕阶层留下了嗜糖如命的文献记载,像北宋开封州桥夜市这样的场所也有大量甜品糖水贩卖,平民百姓也可一享甜食之快。

这种富贵口味又是如何转移到江南地区的?

两宋之交,中原被金国攻陷。宋室南渡,北方嗜甜的风习也带到江南。新政权在临安获得了偏安一隅的安定,当时的王公贵胄好吃甜食,街中卖糖商贩数量激增,他们为了迎合中原人的口味可谓绞尽脑汁。

《梦粱录》卷18《民俗》中有记载“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盖效学汴京气象,及因高宗南渡后,常宣唤买市,所以不敢苟简,食味亦不敢草率也。”习惯于东京饮食的宋高宗,到临安后常派人去购买市场上的食品。当地的商人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走进皇宫,便模仿东京风格。连卖零食糖果的走街小贩也精明地追逐时尚起来“有标竿十样卖糖,效学京师古本十般糖。”那些曾被皇帝品尝过食品的商人更是洋洋自得,连在叫卖声上也变成了东京口音,以表示对高宗的亲近。“更有瑜石车子卖糖糜乳糕浇,亦俱曾经宣唤,皆效京师叫声”(《梦粱录》卷13《夜市》)。在此之前,“饭稻鱼羹”始终江浙一带的饮食特色,也正是由于北人南渡,南方甜食才有了广泛的售卖市场。

中原人不但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带到江南,他们带来的充足劳动力及先进的生产技术,更让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其中受到北方移民影响最大的太湖平原更是富庶丰足。

在南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江浙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到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后在手工业和农业中产生和发展,苏州成为吴地最大的商贸中心。清乾隆时的苏州画家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 (又称《姑苏繁华图》) 清晰描绘了当时吴地商业都会的繁华胜景。太湖明珠无锡更是在漕运鼎盛时期,成为太湖流域和江浙漕粮集中地及江南著名粮食市场,名列“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食甜重心往往与经济文化重心相重合。南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向江南转移,富裕起来的江南人也吃起甜食,太湖吃糖圈逐渐成型——如果穿越回南宋临安都城的夜市,你会闻到这里的空气都是香甜的,夜市沿街到处是卖糖小贩,叫卖着“麻糖、鎚子糖、鼓儿饧、铁麻糖、芝麻糖、小麻糖……”食店也在售卖“蜜金橘、蜜木瓜、蜜林檎、蜜金桃、珑缠茶果”。糖蜜小食琳琅满目,各色糖果应有尽有。到了清代,为满足苏南人的口腹之欲,每年广东、福建两省要发数百艘“糖船”北上,向苏南运去上百万担的白糖。张岱在总结地方特产时提到“苏州则带骨鲍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放眼望去,尽是甜食,苏州人对于甜食的执念可见一斑。

“甜味”传达一种生活特色,也见证了环太湖地域的富庶与繁华。如今,无锡酱排、东坡肉、青团、桂花糕、定胜糕等菜肴和甜品成为“太湖吃糖圈”的甜蜜名片,吸引着各地食客前来感受那股沁入食物和空气中的清透鲜香。

(文字、图片来源于国家人文历史,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