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了我们越来越“重口味”?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我们会越来越能吃辣吗?

中国人越来越能吃辣了——关于我们口味的改变,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

移民带来辣味

最早开始研究辣椒的时候,我在广州华林街道做了一次调查问卷,在上海也做了一次,规模都是千人左右。问题大概是你来这里多长时间了、你自己在家或者出去吃不吃辣、你一周会吃几次辣、在家吃饭和在外吃饭的比例,还有和辣椒有关的生活经历和对吃辣文化上的认识。

这些问卷得出的最直观的研究成果,就是——移民都会吃辣。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你离开家乡,去大城市生活,大概率会比较多地吃辣,这和你之前在家吃不吃辣没有关系。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是,吃辣和年龄有密切关系。35岁以下的人明显吃辣更多。当然这也和移民的人口结构有关系。因为,通常在一个城市中,35岁以上的居民中,本地人会偏多,无论是广州还是上海,本地人都是不吃辣的。

对于这些移民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场景——认识人的场景,他需要外出和别人一起吃饭。移民外食的次数比本地人多很多,按周来算,很多人每周会出去吃饭10次以上,而本地人差不多都是两次。外出就餐选择餐馆时,选择辣味餐馆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移民最开始都没什么钱,而辣味餐馆都比较便宜,川、湘菜的小炒,很多人都喜欢吃。

大众点评网上有一个全国传统菜系的人均就餐消费价格调查,江浙菜、鲁菜和粤菜稳稳地占据了第一梯队,川菜、云贵菜、湖北菜、湘菜,这四种来自传统辣味饮食区域的菜系则位于低价段位。论单价,辣味餐馆会比一些北方菜高。但是这些北方菜实际上都是像饺子、兰州拉面这样的快餐。所以说,如果移民要和别人一起吃饭,聚餐,就会比较多地去选择辣味餐馆。

移民会选择辣味餐馆的另一个原因是——共情。

我们常说的辣味其实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这就是为什么人的身体没有味蕾的部位仍然能够感觉到辣。辣椒素可以激活口腔和咽喉部位的痛觉受体,将辣的信号送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共情,就是人共同经历了一段会造成痛觉的事情。因此,吃辣椒也可以解释为一种「良性自虐机制」,它能够制造内酚酞的分泌,导致一些快感,但又不会使人处于实际的危险当中。

比如你和朋友一起去看一个普通的剧情片和看一个恐怖片,两个带来的印象是不一样的。看恐怖片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会记住他夸张的表情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可以谈论的话题也会更多,吃辣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移民去辣味餐馆吃饭时,他会觉得气氛更加热烈,当然,「我愿意与你一同忍耐痛苦」,这种共情也会产生信任。

像北上广深这种城市,它的城市人口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是移民。所以实际上整个城市的文化就完全地改观了,没办法保持本地传统。移民会创造一种新的东西,它既不是本地的,也不是原乡的,这种叫城市移民文化。城市移民文化在饮食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就是重口味的,偏辣和刺激的。

从不可食到可食

其实辣椒在15、16世纪进入中国的时候,是带有原罪的。一是它是一个外来的东西,当时的中上层连番茄都不吃,因为番茄也是一个外来的食物——辣椒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也叫「番椒」——在中国历史上,汉代传入的外来作物,通常都叫「胡」,例如胡萝卜、胡麻、胡豆、胡荽等等;明代传过来的,大多叫「番」,例如番茄、番薯、番豆等。

原罪的第二点是,辣椒过于强烈的味道,刺激的辛辣味不符合传统的那种审美。中国的传统审美要求食物比较平和,并且还要有一个食疗的效用。在这样的审美下,当时的人们会觉得辣椒有害健康,中国传统的典籍里,也多次提到,他们认为辣椒有害健康。

此外,在辣椒的发源地南美洲,大家都知道它是个食物,但是这个信息在传入中国的时候丢失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辣椒都被作为一种奇花异草来种植,是一种观赏植物。

但是到了清朝中后期,中国的农业的发展开始了内卷化。这里回到「内卷」最初始的定义——农业耕作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产生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少,增加的人力不断投入到有限的农田中,导致农业内部变得更精细复杂。

人口激增,但耕地面积却没有太多增加,人们只好用有限的土地去种植淀粉类的主食,也就是粮食。当时,在中国的内地,饲养家畜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因此中国农民的肉食一直比较少。

这也造成了中国饮食的独特风格,即很少的肉食、大量的主食,再加上大量的重口味的调味食品去拌它,也就是汉语中常说的「下饭」,这是一种廉价却实用的大量食用主食的方法。

明清施行盐引制度,把盐搞得非常贵,中国人一直在吃高价的盐。各个地方的人,尤其是农民,就得自己想办法找东西来代替盐。比如,生活在江南的人,会从河里捞一些水菜,做成腌菜,在海边生活的人也可以从海里拿到一些食材。但生活在山区,尤其是西南山区的人,常常一年到头都吃不上盐。

辣椒第一次被食用,就是发生在贵州。康熙六十年的《思州府志》里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贵州没有盐井,是全国最缺盐的地方,有一个故事是说,当地人评价一道菜好不好吃的标准是——这道菜咸不咸。而辣椒作为替代品,种植起来所用的耕地非常少,对土地要求低,产量也高。

和「辣椒代盐」类似的一个例子是辣条。这种近十年来在中国最为流行的零食,也是起源于食材的匮乏。

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农产品损失严重,湖南平江县酱豆干的原料大豆价格高涨。当地企业不得不采用较为廉价的小麦粉替代大豆生产。为了改善口味,他们在传统酱豆干的配方上做出了调整,加重了甜味和辣味。最终制造出来的产品,最早也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中广为流行。

辣条 

辣椒从不可食到可食,还有一层社会学意义上的背景。

其实,辣椒最早被引进是在沿海地区。当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于食物有一套很强的谱系,农业生产方面,也有非常严格的一套规范,辣椒很难跻身其中,农民也不会去种辣椒。

但到了西南山地,这个文化观念上的障碍变得很好逾越。因为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是被汉人切割的,汉人住在山谷,他们住在山腰,每一个部落都被切得非常碎。如果你学过文化人类学,就会知道这样会使这些族群的文化不成系统,文化的功能性降低,也就是说没有那么稳定,它可以很快地接纳新的事物。因此,少数民族首先将辣椒纳入自己的食谱。

后来,少数民族融入汉人文化时,汉人也就开始吃辣椒了。

图源视觉中国

辣椒与阶层

中国古代的饮食,有非常明显的阶级属性。最开始吃辣的中国人,也是底层的穷人。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阶级等级非常森严的社会,这也给辣椒打上了一个阶层标签——「下等人的食物」,即使是在传统食辣区域的官府之家,他们都非常鄙夷这个东西。因此,辣椒的扩散也是相对缓慢的。

有野史记载,曾国藩喜欢吃一种辣子粉,但在当时,他只敢偷偷吃,因为怕被别人嘲笑。

但是到了1912年,清朝覆灭,辣椒的传播才开始变得有些突破了,因为传统的等级秩序已经受到了挑战。但是由于当时人口还没有流动起来,所以,吃辣椒始终还是一个地域性的饮食习惯。

到了1949年以后,农民成了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辣椒也有了一个文化上的改观——它不再是那种只存在于底层社会、被轻视的食物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有进步意义的食物。

辣椒和食用它的农民阶级,成了一种平民力量的象征,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辣椒也具备了一个在全国扩散的条件。

随着地位的上升,关于辣椒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

有一种说法是,辣椒的流行是因为它可以驱寒祛湿——这在理论上是没有道理的,吃辣和寒与湿是没有关系的,你连寒与湿两样东西是什么都没有办法很好地去定义。但是从心理意义上来讲,它也是有依据的。

西南山地的人喜欢吃辣椒,并不是辣椒真的可以驱寒祛湿。而是他们迫不得已进行了这个饮食的改变之后,找一个合理的框架去套它。他们创造一个话语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就像是韦伯那句话说的,「人是生活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而在以前,话语掌握在官绅阶级和知识分子手里,他们说辣椒不好、不健康,一直在造谣、污名化辣椒。但是现在,平民也掌握了话语权,辣椒拥有了驱寒祛湿这一健康的意义。它的功效在大众的认识里面也会产生改变。随着食用辣椒的人群的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辣椒也摆脱了污名化,脱离了原来的社会阶层属性。

辣味餐饮在全国大扩散,是改革开放之后,因为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大流动。特别是在1995-2005年,这是中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十年。

1995年之前,城镇人口大概占总人口的三成,农村人口占七成。但是20年后,人口结构发生了倒挂,城镇人口数量超过了农村人口——而城市人口的暴增,也就是城市移民的大量增加,也使得辣椒在这样巨大的政治经济变局中脱颖而出。

其实,很多我们现在认为是辣味餐饮的菜系,原本并没有那么辣。

我妈妈是长沙人,她们家世代都住在长沙城里。我外婆出生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她的印象中,1949年以前,长沙城内的饭馆菜肴大多都是不辣的,最突出的味道反而是甜味和重油,即使有少数放辣椒的,也只是作为点缀而已,并不会一味突出辛辣。只有街边挑担的小贩会售卖一些口味比较重的食物。但现在,整个长沙的饮食都变成以辣味为主了,她认为这是「乡里人的习惯」,也就是说,现在很多辣味餐饮的辣,都是移民来到大城市后,自己创造的。

人类学界管这种情况叫「被发明的传统」(invented tradition),当我们在城市看到「川」、「湘」馆子的时候,它们虽然被冠以一个地域名词,也有一点地方饮食的影子,但说到底,它们还是现代城市的造物,是个新鲜事物。

例如,很多城市的川菜,也完全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我小时候去过广州的一个重庆酒楼,叫「小洞天」,印象中是丰腴厚味的风格,没有很强的刺激性调味,和现在的川渝菜是很不一样的。

跷脚牛肉 

辣椒与地域

我们现在常说,川渝、湖南一带比起其他地区比较能吃辣。准确来说,是这些地区有吃辣的传统。这样的格局在清末就形成了,当时的游记很明确地指出,长江中上游有很稳定的吃辣的风俗。

每个地区的人,吃辣的方式也不同——我们常说「北粉南酱」,意思就是北方人吃的辣椒一般都磨成粉,干着吃,而南方人更喜欢「湿吃」,比如,制成剁椒、豆瓣酱等等,还有各种辣椒的蘸水。

这也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吃辣椒上的不同。我们中国人吃辣椒,讲究的是吃一个香味,而外国人则会一味地追求辣度。

因此,中国并不是全世界最能吃辣的国家。有数据统计,我国一年的人均辣椒类调味品消费量是200多克,而在印度,这个数字是800克,泰国是700克,墨西哥是500克左右。

在我国,最辣的辣椒品种是海南的黄灯笼椒,但它的辣度远不及哈瓦那辣椒、印度鬼椒这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有一个有趣的知识点是,这些辣椒都属于「中华辣椒种」,但事实上,它们都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中华辣椒原产自南美的法属圭亚那,但由于当时地理认知的错误,误认为此辣椒源自中国,因此取名为「中华辣椒」。

关于中国的哪座城市最能吃辣,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现在,我们之所以有「川渝、湖南地区爱吃辣」的印象,其实和文化输出也有关系。

这些大家觉得爱吃辣的省份,本身就是一些文化高地,历史很深厚,再加上川渝文化和湘文化自己也比较张扬外向,所以会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而且,当地人也乐于强调自己爱吃辣——辣是一种痛觉,吃辣也被认为是一种身体素质的对抗,如果能吃辣,就感觉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强大一些。

但其实江西人也很能吃辣,只是大家都注意不到。我曾经在南昌吃过一个拌粉,那真的是我吃过最辣的东西。

巨型城市需要辣味

现在,辣椒的流行可以说是拯救了巨型城市的饮食。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只靠粤菜,是养不活广州和深圳的。粤菜里,比如说蒸鱼,你用那种冻过的鱼来蒸是完全不行的,所有的菜都需要新鲜的食材。但是这两座巨型城市,附近的耕地不够,你要那么多新鲜的东西,在运输距离上就有问题。如果不搞食品工业化,不搞远距离的大量运输,是不可能喂养这些巨型城市的。

但冷链运输的食材,味道、口感都会差一些,所以,要用比较重一点的调味来改善它入口的感觉。这些冷链运输的食材,价格上也会低一些,再加上中央厨房的调味,可以迅速地把它们处理成可以吃的东西——这种食物确实能够以低成本填饱很多人的肚子,所以,巨型城市是很需要这些口味比较重的食物的。因此,对于社会影响最大的,也是比较廉价的辣味餐馆,比如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川、湘菜馆。

最流行的辣味火锅店,就鲜明地符合这一特征。

在火锅店,最关键的火锅底料,可以由中央厨房统一调制并且批量生产,送达每一个门店。同样的汆烫式食物,比如说麻辣烫,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汉堡包。汉堡包的面包、肉饼、芝士片等原料,都可以大批量地标准化生产,制作过程也绝对可控。而麻辣烫,可以说除了汆烫的时长,几乎所有的因素都是可控的。它不需要聘请不稳定的厨师,口味的一致性也容易确保。

对于餐饮从业者来说,辣椒也是配方调料最好的原料。

辣味带有天然的突出刺激性味道,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辣味还可以掩盖由现代物流带来的食物的不良味道和口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食材;辣味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可以促使消费者更快地吃下更多的食物;辣味还可以很方便地和其他味道搭配起来,形成独特的配方。

辣椒的唯一弱点就是,它不能适应老龄化的社会。首先是人老了之后,肠胃可能不允许你大量吃辣了。另一个是,你的社交也会发生改变,你认识人的欲望不会有那么强烈了。所以说,餐饮业其实是做年轻人生意的。

如果你很年轻,还单身,你会经常和同事、朋友一起去外面吃饭。但你一旦成家、有孩子之后,外食的次数就会变少,一个星期可能就去那么一两次。这时,你可能就不会选择那些辣味餐馆了。再加上随着收入的增加,你可能会选择更讲究食材新鲜,味道也比较平和一点、高档一点的食物。

因此,从长远来看,我觉得辣味餐馆的发展前景应该不是特别好。一个是人口渐渐地老龄化,另一个则是,随着阶级流动性慢慢降低,人口移民的规模会慢慢地变小——未来,关于辣椒这件事,很有可能会退回到一个传统的状态。

在传统里,辣椒就是长在乡间的田间地头,很贴近人的生活。我记得几年前在湖北做田野调查,去到一个农户家里。中午吃饭,我去生火,他从房梁上取下一块腊肉,切了一点,又去田地里摘了一些辣椒,给我做饭吃。当时,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我看着他摘辣椒的身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很古朴,也很传统的辣味。

(文字、图片来源人物,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