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件吴冠中书画作品于2021香港春拍呈献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艺途春秋:佳士得香港春拍吴冠中佳作总览

吴冠中作于不同时期的一系列精彩佳作将亮相佳士得香港春季拍卖,分别将于 “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 晚间及上午拍卖三大拍场联袂呈献。拍品涵盖此一时期共8件水墨作品及4件油画、水彩粉彩作品,展现出艺术家探索 “中国画现代化” 及 “油画民族化” 的过程与转变,见证了艺术家创作从写实走向写意抽象风格与中西融贯的艺术道路。

在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是一位具特殊意义的人物,他的艺术理论独树一帜,启发了 “85美术新潮” 的年轻艺术家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其作品,主要由水墨、油彩、水彩(包含水粉)以及素描四部分组成,四者之间的先后承接与交互穿插,体现出艺术家创作历程的演变。

水墨:迈向成熟的中国画现代化

吴冠中在《回顾八十年代》一文中,以“水陆兼程”来形容其来回游走于“水墨之河”与“油彩之道”的创作历程。他于1970年代初期重拾水墨创作,无论以油画或水墨为媒介,表现形式均有明显的突破,终于在1980年代发展出成熟的水墨作品,走出自己油画作品的影子。1980年代后期,吴冠中对水墨现代化的探索已历经十数载的沉淀与思考,艺术表现力一触即发。

亚洲重要私人珍藏

吴冠中(1919-2010)

《误入崂山》

设色纸本 镜框

96.2 x 179.3 cm.

1988年作

估价:港元 26,000,000 - 30,000,000

将于5月24日""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误入崂山》得稿自1975年山东青岛写生之旅,时隔十余年后,用彩墨重舒旧怀,纵横交错入画而成,可见吴冠中对崂山松石的情有独钟,以及对惊险旅程的终生难忘。令人赞叹的是,画面松树枝干抑扬顿挫的线条之美,和山石的质量感形成强烈的对比,海滨松林错纵交织的空间变化,给观者带来无限丰富的视觉冲击与韵律之美。而作品中明快的红、黄、绿色点洒满画面,用色斑斓之处看似漫不经心而错落有致,与黑、灰色调的线条和留白背景的衬托下突显独特的色彩节奏,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简洁精准的线条勾勒出沉重的岩石,笔触带有强烈书法线条感。

拍品编号1036

吴冠中(1919-2010)

《山村渔池》

设色纸本 镜框

39.7 x 68.3 cm.

1987年作

估价:港元 1,500,000 - 2,000,000

将于5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呈献

拍品编号1037

吴冠中(1919-2010)

《滨江小镇》

设色纸本 镜框

34 x 37 cm.

估价:港元 800,000 - 1,200,000

将于5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呈献

拍品编号1038

吴冠中(1919-2010)

《北武当山》

设色纸本 镜框

89.5 x 67.8 cm.

估价:港元 4,000,000 - 6,000,000

将于5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呈献

吴冠中一生曾五、六次赴山西写生,本幅《北武当山》得稿自他1986年的同名速写稿。北武当山位于山西吕梁境内,有 “三晋第一名山” 之誉。吴冠中取极低视角、仰视玄天崖角度入画,观音殿盘踞山脚,古松相伴;殿后则是巍峨石崖,北武当山山体为灰白色系花岗岩,甚少植被,岩石裸露,惟青松盘石,深根偃盖,千古风月,幽姿意远。画家疏朗几笔,便将岩石纹理、山体结构呈现纸上;点缀其间不过石松几株,与观音殿青松巨细相比,更显山势高峻。

拍品编号1039

吴冠中(1919-2010)

《奇峰叠翠》

设色纸本 镜框

95.5 x 102 cm.

估价:港元 2,000,000 - 3,000,000

将于5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呈献

1973年,吴冠中与黄永玉等艺术家奉调为北京饭店创作壁画《长江万里图》,因此有机会到三峡等地写生,尽管此项工程以未成告终,吴冠中仍以此次写生之素材于1970年代后期创作数幅以长江三峡为主题之巨型油画。

1980年代中期开始,吴冠中再度以长江三峡为主题进行水墨创作。画家有意识地将长江宽幅尽量缩窄,四尺长的画面留给两边江崖顶天立地,几笔浓墨长刷刷出轮廓,顿生气势;淡墨染成山体,巧妙地以西画的灰色调代替传统皴法,观者只见形式,不见笔墨,顿时进入新的审美世界。

欧洲私人旧藏

拍品编号1151

吴冠中(1919-2010)

《春秋》

设色纸本 镜框

47.5 x 48.7 cm.

1985年作

估价:港元 2,000,000 - 4,000,000

将于5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呈献

《春秋》是吴冠中1980年代中期屡屡创作的题材之一,最早的源头可追溯至他1985年在四川九寨沟的一幅速写。速写描绘的许是四姑娘山双桥沟带的景致:近景中湖水淹没的树丛,沙棘枯木立而不倒,牦牛散布在远处草滩悠闲吃草。

画家于再创作时,已完全摒弃九寨沟之实景,他钟情的是那大片的浅水形成的灰色背景,深浅不一的灰令画面有了空间;植物婀娜的线条跳跃穿插于全幅,牦牛与叶片则化身为最精神的色点,整幅作品灵动而不沙散,充满韵味。

欧洲私人旧藏

拍品编号1152

吴冠中(1919-2010)

《小桥流水人家》

设色纸本 镜框

47 x 70.3 cm.

1985年作

估价:港元 1,500,000 - 3,000,000

将于5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呈献

油彩:贯通古今中外的艺术结晶

1990年代吴冠中的艺术“沉潜往复”,在东方与西方之间获得了智慧的均衡。此时期的创作延续了1980年代所开拓的创新之路,顽强的探索个性化、现代化和民族化的中国艺术。

吴冠中(1919-2010)

《滨江城市富阳(江南小镇)》

油彩 画布

38 x 44.5 cm.

1991年作

估价:港元 5,500,000 - 8,500,000

将于5月24日""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滨江城市富阳(江南小镇)》在吴冠中笔下融会了东方的抽象概念于西方的油画技法之中,展现出与西方传统抽象脉络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国水墨画的景物真实感源自图像元素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组合,画家以形、色、点、线、面等造型化元素,以及省略化的半具象语言,链接起观者的想象,填补了画笔所省略之处,形成一幅风景宜人的水乡景色。

吴冠中致力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基础和绘画媒材间,寻求沟通与转译,追求中国的意境与西方的视觉形象的结合。在拆解与重组的过程中,表达了抽象与气韵之美,既呈现了东方韵味的画面,也同时探索景物所蕴含的形式美感,成为将西方造型艺术的“抽象美”转换为东方传统的“写意美”的完美实践。

水彩:沟通油画与水墨间的鹊桥

1950年代,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主要以水彩画为主,同时兼作油画,之后开始以水彩为媒介,侧重油画之创作。吴冠中曾在《我与水彩画》一文中指出,水彩如同桥梁般的存在,帮助他在油画与水墨画之间起了沟通的作用。 “油彩之彩,水墨之水,邂逅于小小的水彩画中”,让他得以熟悉运用中西创作的主要媒介。

吴冠中(1919-2010)

《海滨》

水粉 纸本

37 x 53 cm.

1976年作

估价:港元 2,500,000 - 4,500,000

将于5月25日""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午拍卖""呈献

《海滨》创作于1976年,画家对未来的期盼于作品上可谓表露无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画面也预示着吴冠中的艺术新生。

作品以三层结构作铺排,前景被一大片白茫茫的野草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如被凛冽海风吹抚,动态感十足。而画面中一条蜿蜒小径从近景延伸至远景的海岸线,而海上航行的帆船、浪花与翱翔的海鸥则以寥寥数笔线条带过,画面右侧的岸边峭壁及树林则被简化成色块,诚如吴冠中所言:“艺术处理往往建立在加法后的减法中,及所谓概括与洗炼吧”。《海滨》充分体现画家摄取中国式风景和物像的精随,在写实和抽象之间取得平衡的绘画理念。

吴冠中(1919-2010)

《藏族节日》

水彩 纸本

26 x 37 cm.

1961年作

估价:港元 800,000 - 1,200,000

将于5月25日""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午拍卖""呈献

吴冠中(1919-2010)

《船》

水彩 纸本

38 x 26 cm.

1974年作

估价:港元 1,800,000 - 2,800,000

将于5月25日""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午拍卖""呈献

(文字、图片来源佳士得,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公众号
微信号

友情链接:

页面加载用时:0.9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