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在路上的亚洲建筑
2019年11月5日晚,2019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颁奖典礼在孟加拉国达卡(DHAKA)举行。亚洲各国的建筑师汇聚一堂,展示亚洲建筑蓬勃发展的辉煌成就。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亚洲建筑师协会(Architects Regional CouncilAsia,简称亚洲建协或ARCASIA),是由亚洲最具代表性和最有权威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师学会组成的亚洲建筑师组织,年度大奖旨在展示亚洲地区优秀建筑作品,鼓励传承亚洲精神,推动亚洲建筑环境提升。奖项设置了金奖和提名奖;2019年度该奖项共设六大类(住宅项目、公共设施建设、工业建筑、保护项目、建筑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十个奖项,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共摘取17项大奖。其中,李兴钢、章明、魏春雨、宋晔皓、陆轶辰、刘宇扬、崔光海、孟凡浩8人获得金奖。
传统·现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逐渐覆盖了传统的痕迹。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则成为建筑设计方面的永恒话题。此次颁奖论坛上,由孟凡浩设计的“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一举拿下2019年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多户型住宅综合体类别金奖,也成为了回答该问题的强有力的答案。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该项目以传统聚落丰富的组织形式为背景,试图站在类型学的视角将原本相近似的空间原型,抽象化重组再表达。设计从基本单元入手,将宅基地轮廓边界与院落边界同步考虑,在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不超过 120 平方米的前提下,确定了小开间大进深和大开间小进深两种不同方向性的基本单元。同时,设计以江南民居的曲线屋顶为切入点,将传统的对坡或单坡顶重构成连续的不对称坡屋顶,并根据不同单元的形体关系,塑造出相匹配的屋面线条轮廓。独立的单元体量与连续的群体屋面形成微妙的对比,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存,构建出和而不同的整体关系。
同样,阐释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的获奖作品还有刘宇扬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兴坪云庐度假酒店。该项目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西兴坪,漓江从中穿过,四周竹林环抱。设计人员对其进行了场地规划、新建餐厅分析、民居改造以及景观设计。通过对村落现状的梳理,保留了当地5栋民居建筑,改建成了27间客房。新建餐厅位于该酒店入口处,面向中心庭园;主体采用了钢架结构,通过瓦屋顶、毛石墙等元素融入当地风貌,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客房立面保留了原有的独具特色的黄泥砖,使得室内设计适度介入原有建筑,暴露出传统结构及建筑材料,彰显了其空间之魅力。
兴坪云庐度假酒店
自然·城市
如今,城市的发展开始逐渐吞噬了自然景观,脱离自然的人类开始意识并迫切关注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设计师开始利用建筑打造出自然与城市相结合的空间形式。陆轶辰所设计的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便构建了一幅流线型、水平向城市花园的景象。
整个校园项目的设计意图旨在打破建筑与公共空间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区别,以此创造了一个由封闭、半围合和绿色开放多种空间交错而成的低层线性混合体;达到城市、自然整体性融合的目的。为了实现这种低层的效果,Studio Link-Arc建筑事务所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坡度将一系列阶梯状的教学平台架构于体育馆、游泳馆、演艺报告厅、餐厅这些大空间功能之上,使得这些大空间同时成为了承载师生教学、活动空间的“地面”。
1-2.兴坪云庐度假酒店;3.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建筑师章明设计的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也同样起到了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纽带作用。码头东西方向衔接两侧城市公园,与城市滨江景观体系编织在一起;南北方面打开江面的景观视野,使人们能从城市腹地快速走向江边码头,共享良好的亲水氛围。
M2游船码头候船大厅以“砼壳屋盖+钢索框架-屈曲约束”为结构体系。200毫米厚的混凝土薄壳与上翻反梁结合在屋面上形成井格状,作为二层的种植池、铺地层和排水沟。连拱体系结构设计降低拱板厚度,并采用了与之相匹配的拉杆、梭柱和支撑,形成轻盈的系统,完成了薄壳拱结构体系的当代进化。巧妙的结构、灵活的布局使得城市与自然顺应衔接,打造出了自然而然的“城市观景带”。
保护·发展
“保护·发展”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建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保护”的因素所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在这次金奖中脱颖而出。此保护建筑工程覆盖面积3700余平方米,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通过内外两层屋面的叠合设计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的直接作用。虽看似简单,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
建筑师李兴钢在设计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时候也充分利用了现有矿场来布置博物馆的建筑主体,以修整被采矿破坏的山体。遵循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将大部分建筑体量掩藏在山体之内,仅半露一小段长条形体,隐喻遗址的城垣。这种做法也是建筑保护的一方面体现。
整体来看,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并不仅仅是奖项的荣誉,它背后更是一种人类意识进步的象征。它预示着亚洲建筑发展的不断强大,从基础功能的探讨延伸到了环境意识的关注,从风格倾向的多样到人文艺术的关怀;亚洲建筑在解决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同时,探寻着人工与自然的平衡法则。
(图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及网络)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