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在路上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夜经济,是人间烟火,更是城市之光

地摊熙攘,是为夜市。夜市兴旺,则谓“夜经济”。公元2020年,一场疫情过后“夜经济”和地摊被重新点燃,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再将占道经营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不,江西九江瑞昌市的不少小商贩就接到了“老朋友”的电话,城管队员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短短数日,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活力重现,华灯重现时正是摊主们开始活跃之际。

“夜经济”到底多重要?

“夜经济”是日间市场的扩展,从地摊到夜市再到夜间规模经济本身就代表着该地经济活跃,商品交换频繁。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经济业态,在夜市中随处可见小摊商贩、货品琳琅。早在地摊政策松绑前,“夜经济”已在政府规划蓝图中,只是没想到近期被地摊激活了。

需求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市民对“夜经济”的需求同样旺盛,毕竟其消费版图更加广阔,能满足多样化诉求。从定义上看,只要是在对应消费时段内的所有衣食住行等消费活动,都可视为“夜经济”,地摊或夜市都只是其中一种。

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相比白天,居民夜间餐饮消费需求更高,增速达47%。除了外卖,夜间餐饮消费的主要部分由夜市夜宵和地摊小吃构成。旅游业则是与地摊、夜宵文化结合更好的领域,比如重庆南坪步行街夜宵小吃占整体营业比超过5%。2019年“五一”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游客夜间消费占比近30%,著名夜市景点“夜游秦淮河”、“西安大唐不夜城”上的小摊夜市也曾一度吸引众多游人。真是“游的是风景,吃的是小摊美食。”

南京著名景点“秦淮河夜市”,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大七环

为什么有“夜”有“地摊”?

经济学告诉你!作为“夜经济”与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摊背后代表着市民生活和城市管理水平,主要产业形态为第三产业,包括休闲、旅游、购物、餐饮等现代城市消费经济。从经济学看,夜市经济或小摊本质上是平民经济,意味着启动成本低(经营规模小、无门店租金因此固定成本低)、交易成本低(低租金降低费用、无税负、人力成本低——摊主即店员)、商品价格低。

当然,在经济学中我们更关心价格要素,夜市经济和小摊的重启背后显然是价格优势。麦肯锡曾对全球内超过1200家企业五年期内的经济指标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平均而言,价格每提高1%,经营利润提高8.7%。因此提价有助于增厚利润。

供给角度看,单个产品的可变成本比如商品原材料等组成部分,对于夜市小摊的小业主而言,其经济规模小、层次较低、货值低,因此市场议价能力弱。需求角度看,消费者为商品价格接受者,地摊商品单价低、相对价格便宜,因此消费者对价格变动并不敏感,即小摊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低,通俗讲就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小于价格变化,因此提价导致收入增加。提振需求的同时也强化商品流通速度、提高存货周转率等。君不见经济下行阶段,异军突起的涪陵榨菜,股价一飞冲天。

因此,政策层面寄希望于重启夜市和地摊以恢复市场生机不无道理。

古代有“夜”有“地摊”吗?

古代有夜市地摊吗?诚然有之。但在它们大放异彩前,古代中国人的夜晚几乎沉寂了千年。

“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 禁宵行者、夜游者。”——周 ·《周礼·秋官司寇》

周时,司寤氏掌管宵禁,负责入夜后的管理工作,入夜后禁止外出。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城管了。

“狼䐠民与汉人交关,常夜为市,以鼻嗅金,知其好恶。”——汉 · 杨孚《异物志》

这是古代书籍中对夜市较早的记载。在汉代,夜晚时分“狼䐠人”常与汉人贸易往来,他们用鼻子嗅味以分辨金银。

唐代坊市分离,宵禁制度严格。花间派诗人温庭钧犯了宵禁,门牙被官差打碎。不知是否有也感于宵禁制度严苛,他写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名句,在他笔下大唐的夜晚静悄悄,只有听到鸡鸣才敢上路哩。

唐代中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过于严格的城市管理无法适应商业发展与市民生活便利性的需求。社会开始出现私自打破市坊的事件,诗人王建路过扬州,惊叹扬州夜市生活丰富多彩。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唐 · 王建《夜看扬州市》

面对民间违反宵禁和坊市制度的行为,唐代统治者多次出台严厉措施以加强城市管理,声称坊市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多次禁止意味着民间屡禁不止,官(zhèng)家(fǔ)越是强调什么,越是说明这种行为的泛滥。《唐会要》中记载“夜市宜令禁断。”甚至派出“城管队伍”强拆占街破市的“违规”房屋。然而严刑酷吏并未逆转宵禁被破的趋势,夜市、夜生活已经深入人心。

历史证明,任何制度和措施都要顺应人心向背和经济发展规律。官家让不让摆地摊儿也是这个道理。

影视作品《长安十二时辰》夜市剧照,资料来源:剧照,大七环

宋代是“夜经济”和小摊集市的集大成者。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下令开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代人口剧增,商品交换活跃,商业日趋繁盛,至此夜市和市民夜生活不再受时间限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街边巷坊随处可寻小摊商贩的影子。当街杂耍卖艺的,卖肉的、大声吆喝糖葫芦的不胜枚举。

《清明上河图》局部,资料来源:宋·张择端,大七环

宋代举国积贫积弱虽为人诟病,但从小民尊严角度看赵宋王朝藏富于民,社会风气宽容、和谐。

取消宵禁,包容摆摊,也许从解放生产力角度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个人自由和构建宽容多元的社会风气,它产生的精神能量却是无限的。

国外也有“夜”有“地摊”吗?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夜经济”也是如此。豆瓣评分高达9.2的日本电视剧《深夜食堂》讲述了深夜餐馆内老板与各种客人间发生的温情故事。压抑的大和民族需要“夜经济”抚慰人心,他们在深夜的酒馆里,在博多的夜市中找到自我。因气候炎热,东南亚各国也是“夜经济”和地摊文化的狂热爱好者。

日本著名夜市,资料来源:静说日本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城市里的“夜经济”需求从压抑中逐渐走向释放。过去城市管理者对地摊夜市带来的安全秩序隐患的担忧被不断完善的城市治理所消融,在秩序的重新构建中,“夜经济”走向繁荣。

在地摊和夜间市场管理方面,很多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加强立法管理。比如日本《道路交通法》、《食品安全法》以及《消防法》中分别从占道经营范围、摆摊许可以及相关知识培训等方面做出规定。

其次,完善组织管理。加强对地摊夜市的管理需要立法者、执法者和守法者共同参与,一方缺位都会造成疏忽与管理不善。比如韩国的路边摊甚至拥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全国摊店业主联合会,在守法的同时他们敦促政府的管理更加人性化。

最后,执法要讲求灵活变通。地摊夜市在发展壮大前难免经历“脏乱差”时代,政府和执法者要有弹性的包容。比如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景区附近活跃着众多无照经营的非法偷渡商贩,面对这种行为巴黎警方一般只是将人带走惩戒,却不会没收底层人士谋生的财物家伙。

解绑“夜经济”是“疫”时之需吗?

解绑政策是“疫”时之需吗?我们希望答案是否定的,但疫情绝对是开放“夜经济”和地摊的强力催化剂。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全面爆发并逐渐扩散至海外以来,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疫情过后就业民生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4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6%,而且城镇调查失业率中并未包括个体工商户等大量未就业人口,情况比想象中更糟糕。

那么大力倡导“夜经济”和恢复地摊是否能为失业纾困呢?以成都为例,自3月以来解绑政策直接增加了3.6万个流动摊位,带动10万人就业,即一个摊位平均需要三个店员,也就平均带动三个劳动力就业。根据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全国个体工商户数为9776.5万,比同年第四次经济普查的6295万多出54.8%(2018年)。个体经营户全年营收规模为13.1万亿,约占社会零售总额的34.4%,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目前,扩大内需是国内最紧迫的问题,发展街头巷尾的小店、小摊,是刺激需求、就业两端的良方。但本质上,拓展消费的场景、延长消费的时间、增加消费的客群,才是扩大内需的手段。

以摊位为起点,“夜经济”将消费时间从白天延伸到夜晚,店铺、地摊、夜市通过低廉的价格、便捷的购买将客群在夜晚吸引出来,从而增加更多消费机会。那些办公室加班的白领,餐馆、影院等服务业的夜班员工,可能会选择吃个夜宵再逛个夜市;原本选择晚上在家看电视的宅男宅女,也受到吸引,在夜间出外看电影、看展览。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如何在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时,保民生、保就业?解绑夜经济与地摊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将“喝水人”变成“挖井人”的政策措施,保证在中国产业调整与升级的转型阵痛时,不让失业下岗人口变成改革开放的对立面。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古已有之,保留“夜经济”和小摊商贩,多给底层人民一点温暖。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夜经济”?

小而美的地摊生意是起点,因地制宜发展“夜经济”拓展消费场景是长久之策。提振“夜经济”与地摊是对城市秩序的重新定义,创造良好个体商户营商环境需要一定配套措施。第一,要提高个体工商户企业经营的便利性。地摊政策松绑就是在经营业态上政策给予的边际放松。第二,需要规划便捷合理的交通体系,针对夜间经济适当延长公共交通营运时间。第三,提高治安管理能力。小摊夜市人员嘈杂,夜间营商不确定性更高,因此要完善夜间管理组织与管理手段。第四,环保和公共卫生问题。刻板印象中,夜市小摊往往与脏乱差划等号,放开政策必须辅助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保障营商的同时维持城市整洁。解绑同时又要维持一定秩序,经济参与者与管理者缺一不可,谁也不能单方面违约。

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和地摊文化,不同城市发展能效不同。气候和交通是制约夜经济发展的要因。根据滴滴《城市交通出行报告》,城市夜间出行活跃度排序是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显然气候和纬度影响较大。其次,对比主要城市地铁营运时间,在超过平均营运时长的城市中仅有北京一例居于北方。的确,宜人的气候是滋养夜间经济和小摊商贩的沃土。

培育和发展“夜经济”与小摊夜市,要回应不同城市需求。以小吃夜市为例,爽朗豪放的西北人喜欢大酒大肉的西北菜,青岛人可以靠海吃海,而地摊夜市上撸串喝酒大快朵颐却是全国人民都喜爱的。

换个角度审视城市“夜经济”。24小时全天营商环境是“夜经济”和小摊夜市发展的重要指标,结合纬度气候环境和24小时商业营业比例,可将全国主要城市划分为四个梯队。比如广州为“夜经济-成熟市场”,广州经济发达、气候温暖,还拥有较高比例全天营商环境。漫步在广州的夜晚,我们深感舒适宜人与安全,在这样的城市发展夜经济与地摊自然是事半功倍。

目前,全国已有27地出台了鼓励发展地摊的相关文件,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需要有与“夜经济”和地摊文化相应的配套措施。重振夜间经济与地摊文化仍在路上。

结语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白昼和黑夜,都应该是一座城市的生机与魅力。振兴“夜经济”,绝不能是“疫”时之需。城市需要秩序与安定,需要就业与民生,也需要烟火人间。

(文字、图片来源大七环及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公众号
微信号

友情链接:

页面加载用时:0.7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