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盂、克双鼎 上海“团聚”
大盂鼎 铭文
6月1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携手举办的“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展品从商代到战国,跨越3000年青铜文明,呈现了中国青铜器鼎盛期、转变期和更新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风格。青铜器的各个特色器型几乎均有涵盖,能一览它们腹部、足部、耳部等的变化。
青铜巨鼎自古以来便是国之重器、社稷象征。21件有铭青铜鼎,均源自1952年上海博物馆建立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这次展览的捐赠者就包括如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李荫轩、邱辉夫妇;胡惠春、王华云夫妇;孙鼎、景俊士夫妇;潘达于、孙煜峰、沈同樾、吴清漪等。
这次展览中最大体量、最有话题性的展品,便是分别重达153.5公斤和201.5公斤的大盂鼎、大克鼎。一个秀雅精致,一个厚重端庄。两件青铜重器在2004年2月曾短暂聚首。时隔17年,再一次在上海博物馆重聚。
而捐赠文物的潘氏家族,护宝、捐宝行为,也让大家了解这两件国宝的传承有序。
潘氏家族捐赠的这两鼎是迄今为止有长篇铭文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于十九世纪先后出土于陕西眉县、扶风地区,后由晚清时期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的潘祖荫收藏。
潘祖荫无后,过继的儿子也先后死去,潘祖荫又从孙辈里过继了潘承镜为孙子,而潘承镜没过几年也死了,仅留下新婚三个月的妻子丁素珍。在潘祖荫去世后,弟弟潘祖年将其珍藏从北京运回苏州老家,当时潘家的青铜器收藏规模极大,达600多件。
随后潘祖年去世后,仅20岁的丁素珍挑起了掌管潘家、守护家藏的重任,并取“大盂鼎”的谐音,改名为潘达于。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说,大盂鼎、大克鼎是迄今为止有长篇铭文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在历史烟云中见证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它们的故事堪称中国文物最美丽的诗篇之一。收藏家的藏宝、护宝,更让人看到中华民族深挚的爱国情怀、文化传承的力量。”
“看到在这个时代,双鼎合璧、观者如云,文物真正活了起来、火了起来,怎不令人深感欣慰!”作为潘氏家族后人,受邀参加开幕式的潘裕翼先生感慨万千。
历经战乱,世代守护,大盂鼎、大克鼎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而在展厅四周,上海博物馆还首次同台展示了三幅“海内三宝”全形拓。
盂鼎全形拓为清同治十三年拓本,由整纸拓成,尺寸略大于原器。内壁铭文另完整拓于器之上方,有鉴藏印“吴湖帆印”;大克鼎全形拓为清光绪十四至十五年拓本,器形由足、耳、身等分别拓成,合为全形,铭文分两段拓成。钤拓工印“文兽斋手拓金石文字”“文政十二”为首见,尤为宝贵;毛公鼎全形拓为清代晚期拓本,是陈介祺毛公鼎拓本之中期作品。器形由足、耳、身等分别拓成,粘为鼎图,铭文为左右两纸拓出,似肩胛状。作品拓工精湛,纹路斑驳,纤毫毕现。
据悉,结束上海展期后,该展将赴北京展出。此次馆际互动、促成相关主题展览,是国博、上博两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华诞献上的一份深情厚礼。展览将至7月18日。
大盂鼎 青铜器
大克鼎 青铜器
大盂鼎铸造于公元前11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器之一。立耳、圆腹、粗壮三足。口沿下饰有一圈饕餮纹带,足上铸兽面并有扉棱及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铜鼎的典型式样。
鼎腹内壁铸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的史实。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康王向盂总结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和殷商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应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二是周康王册命、赏赐盂的具体内容。该铭文是研究周初“封建”制度的重要资料,而作为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到书法艺术的早期作品,也对中国古文字和书法艺术的研究起着标尺作用。
大盂鼎于道光初年在陕西省眉县出土。传同出的还有一形体较小的“盂鼎”(现器已不存),为方便标识,故称形体大的鼎为“大盂鼎”。同治七年,金石收藏家潘祖荫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手中获赠大盂鼎,并视其与大克鼎为传家之宝,此后虽战乱纷繁,大盂鼎仍保存完好。1951年,大盂鼎由潘达于女士无偿捐赠给国家,并纳入上海博物馆馆藏。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大盂鼎应征北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字、图片来源美术报,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