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厨宴饮图》汉画像石,雕刻出整场庖厨宴饮出现的各个环节、各种场景。其线条流畅,情节连贯,具有重要的史料、艺术价值,时至今日依然令人赞叹。
如图所示这幅《庖厨宴饮图》汉画像石拓片,描绘了主人在楼上宴饮、庖人在厨房劳动忙碌的场景。整个画面共分为三格。下格:刻庖厨图,图左刻一灶,一人在灶前推栝烧火,一人往釜中添放食物;图右刻一人在井边汲水,中间刻三人,一人在切肉,一人在淘洗,还有一人托捧着圆形食案。中格:刻栏杆边坐着六个人物,栏杆中间阙道有二侍者捧食而过。上格:刻宴饮场面,画面中刻一房屋,帷幔高悬,屋顶风雀呈祥,屋内置长条大榻,榻上坐有四人,一旁各立二侍者伺候。
这块画像石是当时贵族生活的生动再现,不仅给人以欣赏的美感,而且诠释了中国古代礼制,对我们今天的饮食文化有深远影响。
汉代,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与民休息”,重农业、减劳役、轻税赋,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工商业也随之活跃起来,为饮食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汉代,宴饮是维系情感、表现礼仪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宴会礼仪也有严格的规定,从食材菜单的选用,到宴饮娱乐活动的安排,等级森严的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
从《庖厨宴饮图》汉画像石还可以看出,汉代厨房的布置、使用的炊具厨具、制膳原料以及厨师的具体操作等,生动直观地表现了汉代庖厨宴饮场景。汉代人之所以专门建筑厨房,其实主要与日益繁荣的饮食文化,以及日常所需息息相关。厨房诞生之后让烹饪食物更加方便,而且也让人们的餐桌更加丰富。汉代厨房其实寄予了汉代人对饮食文化与美食理想的憧憬。汉代正式进入“铁烹时代”,而铁烹时代的到来则是中国烹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庖厨们能够把肉切成雪片一样薄,据说人们吹一口气就可以使肉片挪动,可见当时不但炊具发展,庖厨们的厨艺刀工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时烹饪技术的分工及快速发展,给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铁制炊具的发展和应用,对以后的烹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给烹调水平和烹调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菜肴和点心品种的增多,汉代饮食的方法和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在宴席上已出现了分餐和分席制。不论是炊具炉灶的发展、器皿的运用,还是烹饪方法等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庖厨宴饮图》汉画像石,描绘食用炊具以及生活器皿,各种加工制作,都突出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美食标准就是肉。庖厨们忙碌的情景,人物动态生动活泼,具有很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同时也使我们了解当时厨房内的各种用具,以及人们的膳食情况。
该图用清新的视觉,横断的视角,以清新洗练的构图,剖析、展示出汉代人庖厨工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宴饮的礼节和现实场景。在厨房上面悬挂着鱼和肉的景象,此时的鱼则是人们所喜爱的美味佳肴的象征,同时又暗示了生活的富裕。以房顶珍异飞禽作烘托,人物和珍禽造型各异,形态丰富,栩栩如生,妙趣横生,具有浓郁的写实主义风格,《庖厨宴饮图》汉画像石,既有真实的表现,也有虚幻的一面;既有写实的手法,又有写意的笔触。
在雕刻手法上主要运用浅浮雕加阴线刻,这种雕刻技法是先把画面上要刻画的形象的轮廓用浅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用阴线刻来刻画纹理与特征。利用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看到的画面层次更清晰、展现力更强,彰显着汉代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原标题:《庖厨宴饮图》画像石的饮食文化内涵。文字、图片来源收藏快报,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