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在路上...

  • 1 次浏览
  • 0 人关注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在明确保障机制、严格依法保护、创新管理模式、创建和宣传品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怀化市位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有50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共有500余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00余人。怀化的非遗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涵盖面广,而且文化价值高,影响深远,充分反映了怀化这一多民族居住区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怀化先民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各地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这项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年轻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间非遗和民族传统文化兴趣不大,加之学习传统技艺需要下苦功夫,难度高、耗时长、收入低,令年轻人望而却步。如沅州石雕、侗锦、花瑶挑花等传统工艺需要至少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学会直至熟练掌握,太苦、太难,很多年轻人不愿学习。所以,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门可罗雀,传统技艺无人继承。

偏远山区项目濒临消失。据调查,某些农村尤其是偏远乡村,许多散落在民间的非遗项目因经费等原因造成挖掘和保护无力,濒临灭绝。目前怀化全市急需开展抢救性保护的重点项目有30多项,如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白蜡制作技艺、侗布织染工艺等。

保护和传承人才匮乏。非遗保护人才紧缺,专业知识欠缺,人员配备较少,是当前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非遗保护和传承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形式、轻实体,重应付、轻保存”的现象。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目前,非遗还没有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抢注商标、被仿冒生产的事件屡屡发生。比如怀化一些非遗传承人对侗锦织造技艺做了新的项目开发,但很快被别人仿制。

无论是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还是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视野出发,我们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都应该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采取有效措施,让非遗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开花、结果。

要坚决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落实非遗保护与传承资金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保存两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非遗系统自身建设,指导和推动各级项目保护单位落实非遗保护、保存职责,让更多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以非遗项目申报为主线,使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拥有量形成“金字塔”结构;努力实现传承非遗与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统一,提升年轻一代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继承保护的积极性;加强非遗研究、品牌构建,推动当地人懂当地文化;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不仅为个人和家庭生活所用,还应该为公共文化、公共建筑、公共艺术所用。

我们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用最大的努力挖掘、保护、传承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利用好非遗这笔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造福人民。

(原标题:保护传承好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文字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