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3.0时代的创作实践与思考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艺术未来已来丨一山:艺术3.0时代的创作实践与思考

Beeple(1981年生 )《每一天:前5000天》,非同质化代币(jpg),21,069 x 21,069像素(319,168,313位元组),2021年2月16日作,此作独一无二。底价:100美元;成交价:69,346,250美元

编者按:

自数字时代以来后,数码艺术已然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创作方式。然而在非同质化代币(NFT)及区块链技术引入前,即便最著名的数码艺术家亦无法在艺术市场中立足。这些全新技术为纯数码艺术作品的未来奠下基础,无论是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西在推特上把自己首条推文当作NFT拍卖成交达250万美元,还是「彩虹猫」的作者 Chris Torres 在彩虹猫表情包以 300 ETH(加密货币以太坊,约 59 万美元)买走,亦或是佳士得这次关于Beeple的天价拍卖,这些举动将国际艺术市场引向数字艺术的广阔世界。NFT的诞生改变了一切。我相信我们正在见证艺术史翻开全新篇章,即数字艺术,也为数字艺术提供了在创作、版权、交易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山先生作为国内首届数字艺术实验展的发起人及策展人,我们听一听他对于当下数字艺术的背景分析、艺术语言特征的总结及NFT的引入对于数字艺术的影响。

艺术3.0是时代的必然

采用“艺术3.0”用语,是根据数字思维使用的数字语言而来,相比“阶段”、“变化”等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数字时代。人类自诞生起,经历了万年的远古时代、千年的农耕时代、百年的工业时代,社会快速变化,从而步入近十年的数字时代。这是时代的必然。“艺术3.0”正是艺术进入数字化时代的特殊用语。

“艺术3.0”特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必然会催生新的艺术业态,形成新的艺术语言。新科技进步的领域有很多:像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生物技术、空天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发展,也为艺术3.0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进步。电子科技当下的发展阶段特征:信息化阶段以互联网为标志,解决人与人之间沟通扁平化的关系;数字化阶段以物联网为标志,解决人与万物的互联关系;智能化阶段以机器人为标志,解决机器人替代人的行为关系。目前我们处于数字化阶段。当数字化深入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推进了时代进步。当数字化介入艺术领域,以绘画软件与电子屏形成了新的绘画工具;3D建模形成数字雕塑;动漫软件生产动画;甚至还有3D超高清裸眼技术。数字化艺术迅速进入人们视野里,也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新介质。对于从小玩电子游戏成长的新生代艺术家,数字艺术手段更成为他们的主体创作工具,并以此表现他们的思想、情感、生活的当代途径。与艺术1.0和2.0时代一样,是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人类与技术相互比例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

“艺术1.0”,特指“古今融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创造出书法、国画、壁画、雕塑等,既为今天的艺术提供了审美修养,也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源泉。历史的艺术元素仍然可转换成中外优秀的当代艺术。“艺术2.0”,特指“东西融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艺术仍以学习前苏联油画为主。改革开放后,国人大量学习西方写实油画及各种艺术流派,融汇度不断提高。艺术呈现多元化、多样化,日新月异。

艺术1.0和2.0都经过上千年的锤炼,形成了独有的技巧、语言、评价标准、教育体系及艺术史逻辑,甚至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像书法有各种摹本、水墨画有“芥子园图谱”,油画有素描课等,而用传统艺术“书写”科技,用科技手段介入艺术,特别是用数字技术深度介入创作中,必然会生成艺术作品,创作出新的艺术语言。

综上所述,由于三者的共性与个性关系决定,艺术1.0/2.0/3.0是共存关系,谁也无法淘汰彼此,不能“猴子搬玉米”,取长补短,因为加入人们的审美情感的不同、标准不同,要让人类的个体去取舍,去选择。

一山缠绕体书法

我创作过“缠绕体书法”、细胞系列水墨画、科技波系列油画、数字绘画、数字雕塑、数字动漫等几个艺术门类。我实践得出的思考是:颠覆一些、传承一些和创新一些。艺术的共性规律是一致的,但个性规律具有差异。颠覆一些是指主要表现出水墨画、油画是现实世界,数字绘画是虚拟世界(当然也可以通过艺术微喷印出来);绘画工具由毛笔、画笔变为电子笔;画面颜色不用矿物颜料和化学颜料,用软件或调色线实现,在电厂供电,软件完好的情况下,永远用不完。随时随地、不分地方都可在数字屏上绘画;从虚拟到虚拟的地方可迅速传播到达世界各地;数字雕塑代替了手动捏泥,从画面到三维建模,再到3D打印丶工厂放大即可;数字动漫把静态作品变成了动态,甚至有立体穿越的感觉。传承一些是指数字艺术具有新鲜感,但表现形式仍然是写实、写意、抽象的艺术形式,点、线、面和色彩仍然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表达情感、观念、思考等的人类价值是共同的价值取向;用于表现的素材仍然可从人类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中取材。如今年是辛丑年,我用电子屏创作了一幅作品《牛》,牛的形象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印章图式,用个书法线条绘制;如“缠绕体书法”我多从甲骨文、篆书等选字,是因为它们具有象形特点,创作起来容易有画面感。

一山在春节期间用电子屏创作的《牛》

创新一些是指表达的素材可以从新时代创造的新成果入手,表达的工具有了新的突破,表现出来画面就具有新特征,受众群体更多,更受新生代喜爱。如我的“细胞”系列水墨画,就是从生命科学切入,在显微镜上选取不少细胞形态,总结抽离去基本图式再创作,不失水墨韵味,也体现了生命本源的崇高与哲思,在传统水墨中生成出当代感。我曾提出“后水墨”概念,指不同介质都可体现水墨韵味或者具有水墨精神,但数字绘画画出的水墨,具有晶体形成的影像感(当然仍可以仿古画),有过去任何媒介没有出现的新颖感。我的数字雕塑多用软件操作,作品有艺术感与设计感混搭,不一样的时尚感,看不出地域特征;数字动漫也是从传统绘画上升到了3D超高清裸眼作品,超大广角,让人沉浸其中,身临其境,震撼人心。

一山数字水墨画

艺术3.0带来的N种变化

(一)数字化手段和生命科学等介入传统艺术创作会产生新的图式,新的感觉。像我书写的书法、字母、几何符号,通过数字绘画软件处理后,形体没变,但体内呈现出缠绕的画面感、浮雕感,正如巴黎的艺术批评家所说,消除了过去的纯洁性,但又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精神厚度。加上色彩的时尚感,看到了古代书法的新生命正在跃动。

(二)完全用数字工具进行创作,会形成新的艺术语言,甚至会出现人类想不到也做不到的作品,也实现了人类一些梦想,使艺术语言大大变化。

(三)数字创作工具基本可创作出原有的各种艺术种类,而且更方便、快捷,甚至有新的艺术感觉。相比过去的媒介(画纸、布面.金属等),数字绘画工具更方便携带。小小的数字屏,随时随地都可以创作,比如我的雕塑《穿越大脑》丶《共同花》,基于原型图像“极简人头”,就是在飞机上创作的,通过复数艺术,形成了好几组雕塑作品。另外,水墨画在电子屏上创作,既可以仿古画,又有晶体带来的影像感,有了新视觉感知;

(四)数字化艺术展出方式呈现出新颖性。数字艺术自身特性决定了它将打破了过去展出的边界和方式,特别是当今3D全息裸眼技术,使人不用戴专用眼镜,也能感受到立体感和穿越感的视觉体验,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达到的艺术3.0感知。

(五)对传统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改造,会使其更加生动,比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用新媒体展示,镜头带着观众穿越树林,画里的人物、树木鸟儿都动了起来。对比静态的画面,动态视觉使传统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可谓古树逢春,别有天境;

(六)在艺术机器人操作下的创作更有惊喜 。如今机器人可以写书法、绘画,虚拟模拟丶智能操作,可能会替代人类的不少艺术创作。我们应积极拥抱它,不排斥它,不能因为它的先进性替代了不少人类的行为拒之门外。我参加过东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厅里展出的世界各地多种机器人。让我吃惊的是日本仿人五指机器人,完全实现了人指各种动作。当机器人大量介入艺术,将是艺术的惊人进步。

一山创作的数字雕塑作品 

艺术3.0带来的艺术语言新特征

“艺术语言”让人类艺术家不断求知探索,使人类的艺术生生不息,永不止步。但理想很饱满,现实很残酷,想要有一点点突破,难如登天。可喜的是,科技进步为人类艺术打开了一扇窗。有了新的希望。那么艺术3.0时代到底为人类艺术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还需进一步实践,深化并加以总结o以下是我感觉到的几点:

一山创作的数字绘画

(一)色彩鲜亮

相比在纸本上创作,表现墨分五色的水墨,和在布面上有矿物颜料表现肌理的油画,数字绘画则是在电子屏上呈现出鲜亮的电子色彩。我们需要从革故鼎新走向守正创作,发挥各自优势。数字画的鲜亮性是由晶体材料决定,颜色用之不尽,其鲜亮色彩更能表达社会生活阳光、时尚的一面。

(二)高密度性

数字艺术软件能实现人类手工无法操作、无法实现的高密度效果。2021年3月11日晚,纽约佳士得网络拍卖艺术家Beeple的一幅NFT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这种高密度拼图正好体现了数字化艺术的高密度特征。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征集作品之一付黎明 《感性的抽象》系列 2019年

(三)突变特性

意想不到的惊喜,是数字化艺术手段给人类带来的特质。比如我创作的“缠绕体”书法,当我按照传统书法创作“非常山水”作品,但效果不好,没有画面感,想了半天,突然想到用数字软件试一下,试了几个软件,突然一个软件处理后出现了书体没变,但字内出现了各种缠绕画面,而且黑白灰的过渡层此也呈现出浮雕感,让我吃惊。我让巴黎、米兰同业人士查各种资料发现没有同类作品。之后我又试了字母、符号和几何领域,都能缠绕,然后进行单色、多色实验,缠绕体的时尚感产生了,不失传统,又感新颖。数字绘画后,我试着将两个画面在电脑上相互穿插,出来的画面突变成立体的未来感造型,让我惊喜,颠覆了我过去的审美认知,突破了传统的视觉经验,带来了新的视觉效果。

一山利用两张画面穿插创作的数字绘画作品

(四)数字绘画的时代性:我创作数字绘画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几点体会:

1.  可用电子色的鲜亮(或者马赛克)体现时尚感;

2.  多次反复用色和走线,形成镜光的数字感;

3.  用大块面晶体化效果体现震撼感;

4.  用蓝色点与黑色的组合,体现科技感;

5.  用三维转向交叉形成立体感;我认为,原创性是各种绘画形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日积月累,方能形成数字时代的新艺术语言。同时随着绘画机器人的发展成熟,将共同推动人类绘画继续向前发展。

(五)转换形式多

1.  用数学技术介入传统绘画改造,可有静态变动态,平面变立体;

2.  以传统绘画为基础,用新科技成果为工具,会形成新图式,新观念;

3.  数字绘画软件可将照片转变为绘画,甚至是多种流派,至于画的标志性符号都能体现在 照片变绘画上;

4.  通过数字技术,可将传统摄影变为数字摄影,再经过变化、重叠,产生更强的艺术视觉效果;

5.  以数字绘画打草稿,可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转换成数字雕塑,用交互动态技术可以转换成数字动画,用全息技术可以转换为3D裸眼数字影像。

这一切表明:科技进步可贯穿全艺术创作,使艺术产生新的革命。 这些新特征,体现出艺术新生命的脉动,体现出艺术3.0的时代魅力,体现出数字时代的美学表达,体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能量,从而照亮了未来艺术之路。

一山创作的数字雕塑

(六)对艺术3.0疑惑问题的对话

1.是否是科学主义在艺术中的体现?

艺术是主体,科技是工具,这是不变的真理。科技介入艺术,永远不能替代人类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使在机器人不断成熟,它也是人类创造的,是服务人类活动的工具,只是科技调整了人类艺术活动所占的比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每次科技进步都会让人类艺术活动有新的变化和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石器时代带来了壁画,铁器时代带来了雕塑,宣纸与毛笔带来了水墨画,布面与矿物、化学颜料带来了油画,同样,电子屏与绘画软件带来数字绘画,数字三维建模与3D打印机带来数字雕塑等等。科技以新介质产生新观念,新图式、新艺种,诞生出艺术新生命,拓展了艺术新天地。

到了艺术3.0时代,在艺术创作的技术路线上,我们应谨慎选择,防止技术工具更多代替人类艺术活动。比如数字艺术创作有两条平行的技术路线:一条是由照片转换成绘画,将原有绘画作品转换成数字雕塑及数字动漫,主要表达观念;另一条是由数字屏绘画,然后转换成数字雕塑及数字动漫 ,这种仍然保留了绘画的本体性,有新的原创的可能,这两条技术路线没有对错,但我提倡从数字绘画出发,不仅仅是从观念出发,所以,2019年我发起和策划的《首届数字绘画艺术展》,投稿涌跃,拒绝不绘画的数字作品,以区别各种数字艺术展。

2.是否是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的新表达?

由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生代人类又从电子游戏机、电脑中长大,必然产生出大量电子消费产品,包括电子艺术作品。但问题出现了,这批人长大,也有一些经济收入,又不想结婚,形成单身社会倾向。这时,适应当下的潮玩艺术出现了。而且数字化创作的潮玩艺术品也不少,连过去他们小时候玩的日本动画人物通过拼贴艺术手法,又重回他的世界中。他们的房间沙发上堆了不少潮流产品,就像小时候的玩具伴其人生。怎样对待这一社会问题?因为他们心灵世界需要精神慰藉,需要精神产品的陪伴,就像日本生产伴侣机器人一样,这是时代的需求,不能简单归结到消费、享乐主义的抬头。

一山创作的数字影像作品

3.艺术走向数字化,它能反映人类的终极使命吗?

由于数字艺术呈现光亮、色鲜的特征,加之要是新生代艺术家进行创作,其作品多表达出快乐美学理念,好像传统艺术才能表达最高美学,这是个误区。其实数字艺术作品也可压低色调,选择题材,表达问题意识,批判思想,悲悯情感及对人类危机的关切。如前流行的《手机陷阱》动画片,由于人人低头看手机不看路,人人走到“陷阱”一一掉下去了,生动表达了手机世界的负面问题。我到巴黎、威尼斯、米兰专门拍摄了一组“美女看手机”图片,都是低头专注手机,不看人不看路,这成为了全人类在这时代共同的问题。在《首届数字绘画艺术展》中,我有意识选择有反映问题、批判问题的作品。有一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用夸张手法反映不少人天天吃垃圾食品,变成了大胖子,在快餐社会中,这正成为人类健康危机之一。一幅作品《如何气球不再给你快乐》。气球象征童年,而青年人身上满是屋子,表达了当代青年在各种社会压力下的焦虑和压抑。我在新冠疫情高峰期,特别是武汉封城时,创作了数字雕塑《封城记》,用立体的红十字会会标压在新冠病毒上,左边刻上了封城时间,右上边用缝线不断穿插在红十字的“身上”,代表了封城这一悲壮时刻,代表了全国医务人员勇敢奔赴“战场”的英雄壮举。此雕在全国的<雕塑>杂志,观众投票数很高。

一山数字雕塑作品《封城记》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征集作品之一

林家民 《为何气球不再让你快乐》 林家民  尺寸可变 2019 数字绘画

创作实践证明,各种艺术工具都能表达人性的两面: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平凡、快乐与苦难等,主要看艺术家取舍,看题材的选择。

5.  数字艺术在实践中有哪些不足?

(1)在创作中,技术问题也会带来的诸多创作不便。一是创作使用的电子屏较小,在绘画易简单,软件多种多样,要各种采用才能使作品丰富。当然,拼图软件可解决画面单调的问题,甚至超越人工拼图;二是需要有足够的电源储备。携带是方便,但是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创作就无法展开。三是作品需要备份,否则数字工具损坏或者丢失,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付诸东流。四是数字软件更新快,需要创作者终生学习。数字动漫的超高清技术没有完全做到位,观众易产生眩晕等等。这些都是数字艺术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没有形成专业。我在教大学生数字绘画时,发现没有数字艺术这方面的老师。与国外学数字艺术的学生交流时,也感到只有纽约、东京、伦敦、首尔等地区发展较快,数字艺术老师是从工程师转向教学。所以,曾有威尼斯美院、罗马美院,比利时皇家美院请我去讲课。上次到蒙古国捐赠雕塑时,与其美院院长交流时,感到他根本没深入接触数字艺术。我在重庆讲数字绘画课,学院非常重视,还为我建了专门的工作室。刚上大课时,有些教国画、油画的老师也来听课。在与他们交流时,他们感觉很茫然,感到无从下手。这与我们教育中文理分科的方式有很大关系,融会贯通的人才很少。好在国家增加了新艺科,把数字艺术进入了艺术教学体系。

(3)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没有交易体系,阻碍数字艺术的快速发展。我在创作数字艺术作品之后,不少人喜欢,但展出几次后,有人建议在作品上加油画成分,有人想以我的数字绘画某系列进行策展,但提出要转换成油画。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到底,是对虚拟空间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放心。虽然通过艺术微喷转换到纸本、布面、金属板上,限定版数,人们还是担心被仿,被人盗用,有碍收藏。因为得不到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这就成为数字艺术交易的障碍。数字雕塑的情况要好一些。数字动漫则是存在虚拟世界中,交易难度更大。 

我国文交所早已成立,但并没有实质推动数字艺术通过比特币这一加密使用的货币形式,这样的例子国外有很多。资料表明,从2020年开始,NTF市场交易大幅上涨,区块链技术迎来动力,看来,这股加密领域的热潮已在改变我们数字艺术的交易方式。我国文交所应该积极试点,为数字艺术提供创作、保护和交易的新平台。

一山

四川诗书画院顾问、四川雕塑学会顾问、当代艺术家

获奖经历:

蒙古国 首届乌兰巴托国际艺术节“最佳艺术家”奖

美国纽约 第二届亚洲艺术节展览“当代水墨创新奖”

第三届 阿根廷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年展提名奖;

法国 由联合国公益联盟授予公益联盟金奖;

总策展:

2018年“守望原乡”广安田野双年展;

2019年“艺术活化彝家新寨”走进联合国展;

2019年“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

2021年红土地田野双年展(自贡)

展览经历:

2020年 “一山缠绕体艺术双城展”(北京-巴塞尔);

2018年土耳其国际摄影展;

2018年蒙古国UB国际艺术节;

2018年法国大皇宫艺术沙龙展;

2017年第57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年展;

2016年第三届阿根廷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年展;

2015年意大利利佛罗伦萨后“后 水墨与水墨后“双人展;

2014年美国纽约第二届“亚洲艺术节”展览及联合国总部展览;

2021年,首次提出并建构艺术3.0(艺术与科技的融入)学术概念,将出版作品专著。

2018年,初步建构田野艺术的内在学术体系。

2015年北北京今日美术馆“后 水墨 ”个展”,另外于北京、上海 、天津、重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山西、四川及台湾等地举办过个展或参加过群展。

2014年,一山首次建构并提出“后水墨 ”这个当代水墨艺术的学术理理论,并出版了“后水墨”学术作品集。

大型雕塑作品捐赠给意大利利威尼斯、米兰;法国巴黎;圣马尼诺国;蒙古国乌兰巴托;中国上海 、成都;非洲刚果金、刚果布;塞内加尔。

(文字、图片来源艺术市场,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4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