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修女艺评家温迪·贝克特:写艺术批评就像是爱我们的邻居
温迪·贝克特(Wendy Beckett)1930年生于约翰内斯堡,小时候搬到了爱丁堡,并于16岁时离开南非到英国,加入圣母院修女团。1950年见习结束后,她被送往牛津大学的圣安尼学院,她在那里住在一个修道院中,并在此期间获得了英语学科第一名的成绩。
她于1954年回到南非教书,后来,在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作讲座。但在1970年,随着她健康状况的恶化,梵蒂冈方面允许她返回英国,在诺福克的卡摩莱特修道院过着闭门隐修的冥思生活。
▲ 温迪·贝克特
1992年春天,温迪·贝克特暂时离开了她离群索居的诺福克修道院,随旅行队去参观了英国六座城市的艺术收藏。她由衷地希望和别人一起分享来自她面对面地观看画作时的欢喜与快乐,而以前她只能看到这些画作的复制品而已。
在20世纪80年代获许开始学习研究艺术前,温迪曾花了很多年时间翻译中世纪拉丁文学。后来,她开始在美术馆和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明信片,并接触到了那些大师级的作品——于是,温迪开始决定自己写书,并以此为她的修道院获取资金。
她的第一本书《当代女性艺术家》于1988年出版,在书中她主要撰写了5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但在同时,她强调“在我们的世界中有着数百名有天赋和创造力的女性”。随后,温迪撰写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章。一名摄影师在参观艺术展时无意中听到她和友人的谈论,于是请求将这段对话记录下来,而这也让她引起了英国广播公司制片人的注意。
1991年,BBC委托她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参与一部电视纪录片——这意味着温迪的“明星时刻”正式来临——她的节目包括《 Sister Wendy's Odyssey 》和《Sister Wendy's Grand Tour》——在那时甚至可以在英国观众中有着25%的收视率。
1997年,温迪在美国公共电视台首次亮相。同年,《纽约时报》称她为“一位迅速成为电视史上最不可能的和最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的隐士。”温迪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对观者来说,她的天赋是独一无二的,是由知识、欢乐与智慧组成的混合之物。
可以说,温迪是那个时代的电视节目中不常见到的那种人:她有着难以被忽视的黑人修女的习惯,并戴着超大的眼镜。有人曾对她独特的语言障碍提出批评——她对于“r”的发音方式听起来好像是“w”;但在另一方面,她的制作人却非常欣赏温迪声音中的简洁以及随意又有洞见的分析能力。这些能力为她赢到了一个电视人的好名声:“一遍过的温迪。”——温迪常常是穿着黑色的修女服站在画作的前面,在镜头前毫无准备地侃侃而谈。
而在写作与批评领域,温迪同样代表基督徒为多元艺术批评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一般而言,她对艺术批评的偏好是“友善性质的诠释学”(charitable hermeneutic)。乔纳森·安德森对此解释说:“友善解释学的观点始于这样一个前提,即阅读和解释他人的作品是一种人际关系——一种与我们的邻居和同胞谈论生活意义的手段。
所以,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写作是否有可能像对于邻居的爱一样发挥作用?把艺术家视为自己的邻居(即使是一位早已去世的艺术家),并像爱我自己一样爱这个邻居,这意味着什么?将我的读者视为我的邻居(即使是尚未出生的读者),并像爱我自己一样爱这个邻居,这意味着什么?正如一些意义只能通过怀疑去捕捉,那么,是否一些意义只能通过爱来被认知?我认为那些是必不可少的解释学问题。”
在最本质的层面上,友善诠释学要求当写作者努力理解任何作品时,必须把创作它的人视为可能经历着与我完全不同生活的人,但是他/她也与“我”并无不同——他/她就是“我”。在艺术批评的实践中爱一个人,就是要仔细研究那件作品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它(或至少以适合它的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批评,但它确实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去努力真正看到另一个人一直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 温迪在大卫·霍克尼作品前
温迪在2008年出版了《圣保罗艺术》;2009年5月,《与上帝的邂逅》出版。温迪在她的《冥想书》的第二卷中继续撰写她对于图式的兴趣,并于2011年7月出版。这本被命名为《标志性的耶稣》的书带领着读者阅读《新约》,并伴随着温迪对于自我的反思。于2011年出版的《基督之旅》则由她对 Greg Tricker 作品的评论组成。
在《基督之旅》中,她写道,Tricker 的深刻信念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耶稣是我们的旅程。如果我们的信仰不能接受这一点并去实现,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信念。我们要么在《基督之旅》中旅行,要么在岸边迷路。”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温迪曾经所坚持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判断也遇到了当代困境。在2007年,有人问她:“你已经谈论过同性恋婚姻了,那么,你如何平衡你所相信的事物和你曾宣誓的那些坚守?”
而她回答说:“我相信忠诚。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教会,但绝不相信教会说的就都是正确的。教会说‘这个怎么怎么样’,但我相信'这个'迟早会改变的,'这个'不是我们主的心意。上帝就是爱。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多年来,教会曾经改变过不同的立场,因为教会的核心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是爱,但或许人们还尚未完全理解。”
附:温迪关于圭尔奇诺
《莎乐美探访狱中的施洗约翰》的评论:
“圭尔奇诺的真实姓名是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巴别里,但他却以‘圭尔奇诺’,即‘斜眼’,闻名于世。尽管此人可能斜视得厉害,但即便如此,他看起东西来仍比大多数人更直接、更透彻。
文艺复兴时期的无数艺术家们狂恋着莎乐美的故事,这个尤物竟然将施洗约翰的头索为赏赐。然而,她为何想要那盘中的头颅?除了圭尔奇诺,没有一个艺术家探及此种的奥秘。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圭尔奇诺的揣测。她爱他,渴慕他,但他拒绝了她。这便是奥秘之一:一个人可以长久地渴望着另一个人,而对方却斩钉截铁地予以回绝。这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像是圣徒所为;可在约翰眼里,莎乐美显然是个诱惑,是邪恶的异己。于是他用他全部的意志,一心只想要抗拒这个女子和她所给予的一切。
圭尔奇诺为我们出色开解的另一个奥秘,则是有关自由的。这里,真正被关在狱中的是谁?难道真的是手戴镣铐、囚禁斗室而仅有斗篷裹身的约翰?抑或是这位表面上拥有自由、身穿华服、出入宫殿而手中却紧抓着牢门栅栏的莎乐美公主?她看起来置身牢外,可在精神上却被关在里头,那便是她自身的渴望之狱。你看看他们的手:他的手如此自由,如此放松,如此安宁;而她的手却握得这么紧,抓得这么牢,显得是这样急切。约翰的严拒坚如磐石,而此时仿佛有一股渴望的巨流冲决她的身体,冲向约翰,绝望地想要粉碎它。她爱他,是真的吗?或者,仅仅是占有的欲望,是一个从不拒绝什么,也从未悖逆过自己意愿的受惯了骄纵的女子所特有的激情?在看看这种诙谐的方式,圭尔奇诺借此而使得我们暗暗寻思,究竟谁是这个故事里真正的被砍头者:由于他只画出她的头部,这么一来,被砍头的就好像是莎乐美了。此画暗示我们,她在一种对自己永远无法拥有的对象的狂热欲望中“丢了脑袋”(昏了头)。
这就是画中最深层的意思:真正的自由何在?当自我意志压迫我们时,是否要比牢狱的石壁和栅栏更严酷?这里当然暗含着一份裁断,尽管也会有怜悯。正如一个斜眼人总是斜着看东西,画家对这个富足的痴心女子也颇为同情。当她那神采焕发的脸颊,与被俘约翰苦行僧般的尊贵形成对比时,这一切陡然变成了一种讽刺。我们知道,眼前只有灾难,而这不能不使人心生悲悯:为圣徒,也为这个执迷不悟的年轻的罪人。”
虽然温迪·贝克特在2018年末离开了我们,但她为艺术所做的贡献却不会被时间掩盖。而最重要的是,她所倡导的爱与艺术,仍旧在这个寒日世界中发出温暖的光。愿上帝在天堂与她同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