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莫辨”?对不起我只是征用了你的眼光而已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魔幻的2020教会了我们一个词——“跳票”。没错,影迷们最期待的真人版《花木兰》在持续延期后,竟然定档线上播放!意难平,史诗级的意难平!!

不知为何,耳边却响起了那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好吧,在纠结该不该花209元看个“网络大电影”同时,让我们先来聊聊“雄雌”的概念吧。

原来有一种美名为“雌雄莫辨”,他们在不经意间夺走了你所有的注意力。

蒂尔达·斯文顿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听到她的名字你也许会有些许陌生。不急,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她的光影形象。

她是《康斯坦丁》中的天使加百列——

她是《纳尼亚传奇》中的冰雪女巫——

她是《雪国列车》中的眼镜女走狗——

她是《奇异博士》中的古一法师——

她是《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古稀老者——

没错,这些角色都是蒂尔达同学!真是演啥像啥,毫无违和感。

而其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则是她早年的文艺电影——《奥兰多》。电影中她用一张“雌雄莫辨”的脸诠释了何为“雌雄同体”,前半生少年,后半生少女,这得是怎样的颜值才能hold住的角色啊?!

蒂尔达·斯文顿做到了,并且将角色人转变拿捏得死死的。

或许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对于“雌雄莫辨”一词有了直观的理解。

无论男女,我还是原来的我。

尊龙

突破性别的美,是美的一种境界。

香港时装人黎坚惠曾经说过,高层次的男女观,应该是男中有女,女中有男。

“举凡修炼得炉火纯青的人,所谓半仙,或人精,样貌举止都十分中性”。当听到这句话后,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位香港演员就是尊龙和柯南伯格的《蝴蝶君》。

这部根据八十年代轰动法国的间谍案改编而成的电影,离奇点在于法国外交官伯纳德直到上法庭的那一刻才终于相信爱人时佩璞是男扮女装的!

看之前,总觉得剧情匪夷所思。看过之后,顿觉如此妖娆的气质与身段,确是应该的应该的。

是男是女?是爱是骗?如庄周梦蝶,难以分辨。

爱与不爱,终究始于皮囊,终于内心。

西本智实

漫画般的指挥家。

说起乐团指挥,我们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字就是“帅”。而对于凤毛麟角的女指挥家,我们脑海中蹦出的词则是“相当帅”呀~~~

西本智实,指挥界的独特存在——身穿黑色燕尾服,梳着日式动漫里的半长卷发,几根微黄的发丝不羁地翘着,映衬出线条分明的面庞。360°无死角地阐述了何为“帅,不分性别。”的奥义。

曾有粉丝留言说:“她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缕搭在前额的头发仿佛都是音符,带人进入无穷的想象空间。听不懂古典音乐,欣赏西本智实就足够了……”

只能说,总结得太到位了,死忠粉妥妥的。

这个看脸的时代,挺好的。

大卫·鲍伊

身体力行,不断“撞击”着时尚与性别的桎梏。

伴随着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在欧美的各个社会层面都有人用异装的形象为自己争取尊严,对已有的性别规训不断发起挑战。大卫·鲍伊则是其中的领军式人物。

异色的双眸和比例精致的五官,让他既有男性的刚又有女性的柔,像是拥有流动的性别。在嬉皮士盛行的年代中,鲍伊经常穿着女性化服装搭配美艳独特的妆容,红色长发,雌雄难辨,模糊了美的界限,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多元化人格。

也许我不是最帅的,但是让你过目不忘。

最后,“雌雄莫辨”之下隐藏着性别模糊和性别中立这两种现代美学,我们从固有的框架中跳脱出来,在框架外表达自我和个体是Z时代的重要诉求,人们在这种诉求中寻觅着更加自由和舒适的世界,同时也寻求着与传统制式的和解。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1.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