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化时代 台北双年展竟说“我们不在同一星球?”
“你和我,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自麦克·卢汉之后,地球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对于当下人类和所生存的地球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定义。而在疫情袭来之际,人们也更加感受到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趋势。
然而,如果这时有人和你说:我们其实并不住在同一颗星球之上,在科幻色彩之外,你又会产生怎样的念头?
“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这正是本届台北双年展主题。展览企图以星球的角度审视人们价值之间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当前持续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提出诘问。
我们自然是住在同一星球,但不同的政治环境又让人与人之间产生鸿沟,有的人跟上了全球化的步伐,有的人被其抛在后头,不平等现象日发严重,富有的人向往着定居火星,被抛弃的人在幻想中构建自己的星球。
作为策展人,法国哲学家布鲁诺·拉图(Bruno Latour)与法国独立策展人马汀·圭纳(Martin Guinard)表示:“人们对如何让世界保持宜居的分歧日益扩大,这不仅因为彼此政治意见相左,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地球现况的认知似乎毫无共识。甚至有些人直到今天还认为世界是平的!人们仿佛各自立足于拥有不同特性和负载力的星球上,造成个人在感受、移动,以及预测未来时的歧异。”
▲ 策展人布鲁诺·拉图(左)和马汀·圭纳(右)
本届双年展将美术馆视为一个模拟天体运动的“星象厅”,受邀的艺术家、行动者和科学家探索了不同“星球”之间的引力。每个星球都体现了不仅在外观且在物质上都相异的世界:无视星球极限而坚持实行现代化的“全球化星球”(Planet GLOBALIZATION); 感到被全球化背叛而意图筑墙与外界隔绝的“维安星球 ”(Planet SECURITY); 少数特权人士想在火星定居以避开世界末日的“脱逃星球”(Planet ESCAPE);无法负担昂贵星际旅行转而安身于形上学信念中、探讨存有本质的“另类重力星球”(Planet with ALTERNATIVE GRAVITY); 以及关心气候变迁并试图调和经济繁荣与星球负载之间平衡 的“实地星球”(Planet TERRESTRIAL)。
两位策展人希望就此理念脉络触发“外交新碰撞”(new diplomaticencounters)。在这里,“‘外交’(diplomacy)指的是碰到某个冲突情境的前后所采取的整套技能、程序和思考习惯。外交碰撞的特点在于,并没有任一仲裁者、裁判或法官可以高坐冲突情境之上,决定在某个议题上谁对谁错。正因为不存在这样的裁夺者,外交谈判才显得必要。我们希望在展览的虚构空间中制造大量的冲击,仿真真实世界人类与非人类不同的需求,从而让参观者为未来的挑战预作准备。”
▲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在疫情时代,2020年全球性的艺术活动极具缩减,各大老牌双年展纷纷宣告取消、延后,或转至线上。而在此时,如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担纲策划的台北双年展这样的学术性国际展览,便显得尤为突出。
台北市立美术馆于1983年开馆,为台湾第一座现当代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自1995年起负责策划威尼斯双年展台湾展览,并由1998年开始策办台北双年展。作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双年展,台北双年展一贯不带既定立场和预设目标,既寻求亚洲艺术网络里的一席之地,又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时,积极与国际对话。
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林平表示:“在疫情重创全球之余,我们意识到人类所能掌控的事物极其稀少,亦不再有权利去忽视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台北双年展虽顺利开幕,然而它不应该只被视为一个事件, 而应是一个促使大众逼视人类现实和生存处境的契机。”
▲ 开幕现场
在展览现场,墨西哥原住民艺术家费南多·帕马(Fernando Palma)的机械兽装置为展览揭开序幕,在大厅中穿梭移动,诱使观者面对这些由电子材料与现成物所组成,在电力引动下呈现旺盛生命力的纳瓦文化(Nahuas,墨西哥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塑像,体现纳瓦人的传统观点:当体认到万事万物皆为具自我意识的个体,人类便能与周遭环境建立互惠共生的关系。“全球化星球”由现代化梦想塑造而成,尽管这个世界气候变化与不平等日益加剧,仍然持续吸引着人们。
▲ 费南多·帕马·罗迪给兹,《羽蛇神》,2006,玉米、电脑软体、电脑硬体、复合媒材,尺寸视空间而定。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法国艺术家法兰克·列布维奇(Franck Leibovici)及法律分析师朱利安·塞胡西(Julien Seroussi)的作品《穆遵古》(muzungu)探究有关国际司法的问题。他们以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仲裁的一宗案件为研究标的,藉档案陈列装置展现法院从业人员的实验方法学。本计划特别招募导览员作为现场中介者,引导观众重整证据资料、通过图像创造出新的叙事,从而由其观点对该該案例产生新的论述。
▲ 法兰克.列布维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那些兜圈兜个不停的人)》(展览物件),2016,装置,磁性漆、磁性架、磁铁、雷射印刷、签字笔、亮光漆、中介者,尺寸视空间而定。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全球化星球”对那些感到被现行经济体系背叛的人来说似乎不太具有吸引力,他们反而认为应该于“维安星球”上躲在国家的高墙后方以求自保。星球的出现源自于如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前首席策略长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这样的人物,他们在众多纪录片中操纵部分群众的恐惧,让那些希望建立共享世界的人们之间产生分裂。尤拿斯·史塔(Jonas Staal)透过系统性地剖析美国极右翼党派的宣传机制,回顾了班农执导的影像作品。
▲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脱逃星球”探索少数特权人士的渴望,他们想要离开地球、殖民火星,或者深入地下建造碉堡以避开气候变迁的影响。荷兰艺术家范柯·荷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aven)以作品《腐败的空气──第六幕》(Corrupted Air–Act VI)邀请我们进入一个生存主义者的地下碉堡,一个假想在发生灾难时可供躲避的“安全屋”(透过追踪有关巨灾债券、人类死亡率和生态灭绝的统计数据,艺术家产出可视化数据、地景浮雕、声音和影像,为末代人类的未来提出预言与想象。)
▲ 范柯·荷瑞古拉芬,《腐败的空气──第六幕》,2019,复合媒材装置,尺寸视空间而定。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 伊山·贝哈达(Hicham BERRADA),《预言》,2017。烧杯、化学物质、影像转播及投影,影片片长4分50秒。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Le Fresnoy“科学之诗”展场影像,2017。影像由奥黑·布耶特拍摄,由艺术家与卡迈尔·门诺画廊提供。
“实地星球”无止尽地在地球负载界限内寻找实现人类文明繁荣的方法。台湾中部太鲁阁峡谷因地震、山崩、侵蚀、风化等地理动力格外活跃而设有地质观测站,艺术家张永达转化他在当地田野调查的经验,以装置作品探索地球临界区,亦即岩石、空气和动植物相互作用,创造生命存活条件的地球表层。部分设备的灵感来自一套仿真侵蚀机制的科学仪器,从而创造出一个塑造“微观地景”的工厂。
▲ 张永达,《scape.unseen_model-T》,2020,装置,尺寸视空间而定。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由史帝芬·维列-波特罗(Stephane Verlet-Bottéro)、萧丽虹及蔡明君共同制作的计划《储回大地的艺术》将系统地量绘2020 台北双年展对生态所造成的影响,尝试从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角度理解展览的物质性存在。此次行动本着一种集体共识——文化机构必须有所转化,以多样生物共荣与基进永续为发展方向。自今年起,北美馆将与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大地工程处进行为期数年的合作计划,在台北进行大范围的多样生态林地保育工作。
由亚梅定·肯内(Hamedine Kane)、史帝芬·维列-波特罗(Stéphane Verlet-Bottéro)及纳塔莉·姆什玛(Nathalie Muchamad)与欧利(Olivia Anani)和莫奴(Lou Mo)共同创作的《变异派学校》(The School ofMutants)探讨非洲大陆未来的种种表征,聚焦非洲后独立时代的建筑和塞内加尔的政治乌托邦理想。受 90 年代台湾与西非一项未完成的跨国合作计划启发,这件作品包括文献资料、三频道录像,以及由现成媒体和政治谈话剪辑而成,交杂台湾和塞内加尔方言的声音片段。
▲ 崔洁,《中部非洲国家银行,雅温德》,2020,压克力颜料、画布,200×150 公分。艺术家与伦敦 Pilar Corrias 画廊提供
▲ 崔洁,《新北市政府大楼,新北市》,2020,压克力颜料、画布,200×150 公分。艺术家与伦敦 Pilar Corrias 画廊提供
“另类重力星球”表明,如果我们同时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则必须适应这种奇特的地缘政治模式,来感受星球间的纵横捭阖。隽·巴尔达扎(June Balthazard)与皮耶·保兹(Pierre Pauze)的全新图像设备作品《Mass(质量/弥撒)》,通过现实中两位知名物理学家的对话,探索当代物理学有关世界物质性的辩论:空间对于部分人而言是虚空的;然对另一部分人而言虚空并不存在, 空间中实则充斥着不可见物质,而它可能是连接宇宙万物的纽带。
▲ 隽·巴尔达扎+皮耶·保兹,《Mass(质量/弥撒)》,2020,双频道录像、木头、泡沫、综维素、聚酯树脂、水性颜料、石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片、人造植物、缓冲器、钢、舞台灯、灯架,尺寸视空间而定。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 蜜卡·罗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2017,单频道录像装置,彩色、有声,26 分 36 秒。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去年9月,本届台北双年展先前已正式发布策展命题与概念,两位策展人于命题发布期间抵台进行研究考察,并在馆方引介下与傅大为、王志弘、雷祥麟、郭文华等多位在地学者进行讨论,积极展开横跨政治学、社会学、地理学、海洋科学、以及相关人文历史研究的对话,试图为本届双年展累积多元有机的发展基础。北美馆馆长林平表示,透过本次策展过程的跨域对话,及外交协商的独特方法论,面对人类与非人类世界的差异需求,或可延伸成为不同学科领域参考采用的研究机制,将双年展议题与论述的影响力扩延至展期与展间之外,为教学现场与社会公众带来解决问题的崭新模式。
双年展将以拉图的剧场式讲座影片《颠动地球》(Moving Earths)作为结尾,探讨两种对于运动中的地球所持观点的相似之处:伽利略大约在1610年的观点,以及詹姆斯· 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从盖娅假说中推衍出的当代见解:地球做为一个生命与环境相互回馈与调控的体系,会受人类行为影响而产生反应。
▲ 丹尼尔·史帝曼·孟加聂,《⧜》,2020,Kriska铝製帘、雷射切割、烤漆钢框,尺寸视空间而定。图像由艺术家、柏林 Esther Schipper 画廊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 尤利·奥罗,《向苦艾学习》,2019–2020,三频道录像、压克力颜料、油画板,尺寸视空间而定、影片长度 14 分 18 秒。原为卢邦巴希双年展委托制作。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此外,双年展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响应展览时空脉络并从在地出发的公众计划,代表不同星球之间碰撞的时刻。公众计划以“协商剧场”为开端,即本届双年展在“政治协商的合纵连横”概念之下的实践呈现。台湾科技与社会研究学会的学者及五所大学的学生,藉由争议中利害关系的角色扮演及代言,如:说客、法官、非政府组织、地方政治家等,以情境模拟讨论气候变迁觉察、核废料处理、塑化剂究责、离岸风电建置争议以及助孕科技等台湾当下社会议题。本计划企图建立一种教育方法学,让分持不同意见且反对彼此的人们得以有机会共聚一堂,进行协商并寻求可能解方。“罗盘工作坊”引导参与者重新定位自己,探索与他者的依附关系,并于日常生活中寻求转圜余地、具体实行改变。“通往世界的兽径”为由猎人、海洋学家和人类学家领队的三日徒步工作营,跨学科团队将带领参与者运用身体的感知穿越地图边界的土地,并共同构想出一条新的路径。
由奎郭利·卡斯特拉(Grégory Castéra)和艾利卡·博森(Erika Balsom)策划的影片放映计划将于双年展期间,分阶段播映18部影片。以《滨线运动》(Shoreline Movements)为题,放映计划探讨陆地和水交界之地,既指涉不断过渡的物质环境,也是对于世俗生存之不确定和冲突的挑衅隐喻。此计划本身并非“星球”,然而它聚焦一系列与双年展主题产生共鸣的议题,探索一群似乎不再分享共同世界的人们,如何同时渴求找到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以避免社会更趋堕落。
同时,双年展开幕当日还举行了空气漫游者移动展演,以及为期半天的论坛,汇聚国际及本地知名策展人、艺术家及学者就本届主题发表观点。儿童艺术教育中心则是首度推出环绕台北双年展的卫星计划,并将于 12 月呈献“第 11 号卫星—它它星球”。
Q&A
“凤凰艺术”对话林平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 台北美术馆馆长林平
Q:2020年诸多双年展纷纷取消,在年底这个时间点举办一场国际性的双年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本届双年展是如何调整克服的?
林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面向来说,一是前端的展览制作,二是后端的展览营销。双年展一开始原定于十月底举行,考量作品运输时程、以及大部分艺术家无法来台须因应调整制作方案等因素而延期至十一月底。双年展有大量委托创作的作品,需与艺术家远端协作,实证了专业同仁在展览制作上经得起挑战的克服力。
就展览宣营销而言,疫情下我们无法号召国际媒体、专业人士及观众的亲身参与,因此本届采取一些举措,希望能建立海外观众在线参与的管道。首先,我们在展前即在网站上建立直播专区,让关注台北双年展的朋友们可以远端参加记者会、论坛,并欣赏我们赶在开幕前制作出来的展览预览影片。另外,我们正在拍摄制作在线展厅,希望让海外观众可以更身历其境参观展览,进而参与议题。最后,本届我们和E-flux合作中英文专刊,这将会是第一本繁体中文的E-Flux专刊,藉由邀请各国优秀的学者,从各研究领域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以专文深化展览的论述。写者包含: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君玫、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副教授许煜、西班牙哲学家Paul B· Preciado、英国历史学家Adam J· Tooze、法国哲学家Yala Nadia Kisukidi等。这本专刊将体现双年展的任务:“引介来自全世界新颖的艺术概念,作为台湾与其他文化的对话驱动力”,同时实践后疫情时代,发展在线出版品的策略布局。我们以数位技术迎向疫情带来的挑战,探索其型态与方法的多种可能性。
Q:该如何理解本届台北双年展主题“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所有人类难道不是同住在地球之上,人们该如何理解“星球”的概念?
林平:本届双年展主题来自于拉图和圭纳提出的假设:“全世界的人们对地球现况的认知似乎毫无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们似乎各自立足于拥有不同特性和负载力的星球上,因而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行动,甚至预测未来。因此,双年展将美术馆视为一个模拟天体运动的“星象厅”,邀请艺术家、行动者和科学家探索不同“星球”之间的引力,每个星球各自体现了立场、价值观迥异的世界。藉此,我们企图审视人们之间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当前持续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提出诘问,并直问观众:“你原本属于哪个星球?看完展览之后,又被哪个星球吸引而移动?”藉此,我们或许有机会与脚踏实地的地球重新建立关系。
▲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Q:今年世界性的疫情让人们重新理解和思考全球化,本届双年展对于全球化或反全球化的态度是什么?
林平:“全球化”作为展览中众多星球的其中一个立场,双年展并非藉此去二元地赞成或是反对,而是希望能牵引出在全球化现况下,我们能够去多向审视它所带来的影响,而又能如何面对实地价值(包含文化)的独特与真确性,与其他价值互相折冲、彼此抗衡,在战争的选项外,寻找可行的价值协商(外交)道路。
▲ 秦政德+李佳泓+林传凯+陈怡君,《在冷战裡生火》,2020,复合媒材空间装置,尺寸视场地而定。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 秦政德+李佳泓+林传凯+陈怡君,《在冷战裡生火》,2020,复合媒材空间装置,尺寸视场地而定。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Q:从1998年起,台北双年展一路走来最大的变化和坚守是什么?
林平:台北双年展致力推动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及其与国际间的对话,透过多元文化观点串联台北与亚洲乃至全球当代艺术的连结网络,成为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驱动力。台北双年展透过国际视野的策展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社群,从深度、广度两方面回应当代艺术的趋势与思辩,并在过去20年中快速发展、累积能量,创造台湾与世界双向沟通的平台。
Q:在呈现相关议题的艺术作品之外,双年展自身如何能对地缘政治局势和生态危机产生影响?不同的“星球”是如何映射和影响当下现实的?
林平:从三个部分来谈本届双年展具体对相关议题产生影响的策略:
一、自觉反省与行动力:透过公众计划如罗盘工作坊、协商剧场、储回大地的艺术等,藉由将艺术空间转化为实验场域以回应在地情境与知识,策动公众与艺术群体的多向讨论与实际行动。
二、知识普及力:北美馆与教育部合作“文化轻旅行”计划,目前已邀请8所偏乡国中小学童参观台北双年展;而本届主力赞助中国信托文教基金会,也以其多年来厚植的艺术教育能量,广邀年轻世代参与。
三 知识扎根力:北美馆儿童艺术教育中心则将首度推出环绕台北双年展的卫星计划,于12月呈献“第11号卫星—牠它星球”,希望培养孩童对相关议题的意识与关心。
▲ 武玉玲(Aruwai Kaumakan),《绽放在当下》,2018。影像由艺术家提供。
▲ 武玉玲,《山林中的藤蔓》,2020,毛线、苎麻、棉线、铜线、丝线、琉璃色珠,尺寸视场地而定。图像由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Q:在过去几年中,一些人们渐渐开始全球目前有过多的双年展与博览会,而今年疫情则让这些全球性活动的数量缩至最少,您如何看待如全球性的双年展这样的艺术活动,在当下的数量、质量与作用?
林平:全球的双年展自19世纪末开始以来,历经自然汰换、更新而有所增减。而双年展源自国家及民间知识力、经济力的展现,我们期待它能超越艺术生态与产业限制的动能,带来跨领域知识生产及社会影响的契机。
Q:伴随着台北双年展的发展,在您看来,台北自身的艺术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林平:对学界、知识界来说,双年展带来了跨领域的知识生产与参与、新类型艺术的生发;而在观众培养层面,带进了不同领域的观众,彰显台北双年展不易追随国际文化趋势,而可作为台湾独特文化发声场域。
展览信息
第12届台北双年展
策展人:布鲁诺·拉图(Bruno Latour),马汀·圭纳(Martin Guinard)
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
展览时间:2020.11.21-2021.3.14
参展艺术家:麦可·阿米泰吉(Michael Armitage),肯尼亚、英国;隽·巴尔达扎(June Balthazard)、皮耶· 保兹(Pierre Pauze),法国;伊山·贝哈达(Hicham Berrada),法国、摩洛哥;尼可拉·波伊奇(Nikola Bojić)达米尔·盖姆林(Damir Gamulin),克罗地亚;张怀文、MASMAS 微建筑研究室,中国台湾;张永达,中国台湾;陈滢如,中国台湾;秦政德、李佳泓、林传凯、陈怡君,中国台湾;食事提案(丹尼尔· 费南多· 巴斯克瓦 & 阿隆· 夏贝(Daniel Fernández Pascual & Alon Schwabe),西班牙/德国;崔洁,中国大陆;动态自造实验室,中国台湾;安-夏洛特· 芬内(Anne-Charlotte Finel),法国;让-米歇· 弗东(Jean-Michel Frodon)、拉夏· 莎提(Rasha Salti)、COLLECTIVE,法国/黎巴嫩/香港;乔安娜· 哈吉托马斯 & 哈利尔· 乔雷吉(Joana Hadjithomas & Khalil Joreige),黎巴嫩;施永德(DJ Hatfield)、希巨·苏飞(Siki Sufin)、拉黑子·达立夫(Rahic Talif),美国/台湾;范柯· 荷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aven),荷兰;洪子健,中国台湾、美国;黄海欣,中国台湾、美国;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法国;亚梅定· 肯内(Hamedine Kane)、史帝芬· 维列-波特罗(Stéphane Verlet-Bottéro)、纳塔莉· 姆什玛(Nathalie Muchamad)及欧利(Olivia Anani)、莫奴(Lou Mo),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法国/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法国、贝宁/加拿大;让· 卡通百伊· 姆肯迪(Jean Katambayi Mukendi),刚果民主共和国;武玉玲(Aruwai Kaumakan),中国台湾;纳薇恩· 康-多叟(Navine G· Khan-Dossos),英国、法国;法兰克· 列布维奇 & 朱利安· 塞胡西(Franck Leibovici & Julien Seroussi),法国;刘窗,中国大陆;Milliøns 建筑工作室(泽娜・库里腾 & 约翰&梅(Zeina Koreitem & John May))、基尔・莫(Kiel Moe)、彼得・奥斯伯恩(Peter Osborne),美国、黎巴嫩/加拿大;玛利安· 莫里(Marianne Morild),挪威;尤利· 奥罗(Uriel Orlow),瑞士;费南多· 帕马· 罗迪给兹(Fernando Palma Rodríguez),墨西哥;蜜卡· 罗登伯格(Mika Rottenberg),阿根廷、美国;尤拿斯· 史塔(Jonas Staal),荷兰;丹尼尔· 史帝曼· 孟加聂(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西班牙、巴西;苏郁心,中国台湾;峨塞· 达给伐历得(Cemelesai Takivalet),中国台湾;领土中介所(约翰· 帕尔曼西诺 & 安-苏菲· 瑢丝克(John Palmesino & Ann-Sofi Rönnskog),瑞士/英国;诺梅达 & 吉帝米纳斯· 乌尔伯纳斯(Nomeda & Gediminas Urbonas),立陶宛;安东尼奥· 维佳· 马克提拉(Antonio Vega Macotela),墨西哥;史帝芬· 维列-波特罗(Stéphane Verlet-Bottéro)、萧丽虹、蔡明君,法国/中国台湾;慕尼· 瓦希夫(Munem Wasif),孟加拉国;姚瑞中,中国台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