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呈现”的呈现: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 1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蛰伏20余年后,这位“隐士”的画作终于面世

2021年5月15日,以“无意呈现”为题的杨沛霖首次当代水墨作品个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收录了艺术家在20余年幽居生活中的创作。呈现了艺术家以水墨材料为载体,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艺术探索。

▲ 展览现场

“出山隐士”测幽微

“无意呈现”展览是艺术家杨沛霖作品的首次公开亮相。在过去的20多年里,杨沛霖幽居在自己的家乡浙江余姚四明山脚下,一边保持着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和实践探索,一边也同时坚持着自己特立独行的极简生活方式。如他的同乡哲学家王阳明先生一样,杨沛霖执着于对生活真相的思考。而唯一不同的是,王阳明先生用文字将他的发现带到世人眼前,杨沛霖则拿起了他最熟悉的水、墨,在一张张简单的宣纸上呈现出千变万化的世界。

▲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以“非”为线索,由作品的创作方法论以及背后的哲学深意分为“非对称”、“非重复”、“非形象”、“非表面”、“非历时”、和“符书”六个系列。在每一个系列中,“是”与“非”的界限被模糊,正是中国古代画家张彦远如所言“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中的“测幽微”。而将微妙而隐秘的话题通过“是”和“非”进行艺术的探索,贯穿了杨沛霖的所有创作。

▲ “符书”系列其一

在杨沛霖最早的“符书”一作中,书法被拆解成了最简单的线条,线条蜿蜒缠绕形成闭环,“是符是书,非符非书,是谓符书”。在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文化物件上,杨沛霖选择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 “非对称”系列其一

在“非对称”系列中,杨沛霖通过规则或不规则折叠、反复涂刷喷墨、晾晒的方式,让水墨自然渗透纸张,形成了看似对称而又充满了细微不对称性的抽象图案。其中艺术家对于作品效果的控制和不控制耐人寻味。

▲ “非重复”系列其一

在“非重复”系列中,杨沛霖用建筑废料捆扎、延展宣纸的方式创造出图案的模式,而水墨则在模式中生成变化。

▲ “非形象”系列其一

在“非形象”中,杨沛霖使用随机滚压的方法将线条与水墨氤氲,形成极具动态感又充满书法张力的线条。

▲ “非表面”系列其一

而在“非表面”中,杨沛霖则直接使用物理拓印将多维的物质表面呈现到平面上,宣纸摇身一变生出如同金属、木纹、甚至山水的肌理,虽是表面但却收纳了表面背后的世间万物。

▲ “非历时”系列其一

而最后的“非历时”则展示了杨沛霖多年来的书法习作在水淹和捣碎后的堆积,是杨沛霖对于自身创作形式主义的告别。

是水墨,非水墨

此次展览虽被称作当代水墨展,杨沛霖的作品却很难用简单的“水墨”二字来定义。策展人许柏成解释道,相较于水墨作品的呈现,杨沛霖作品的过程也同样重要。从形式上看,杨沛霖的作品有着抽象艺术、新水墨绘画的风格,然而现成的作品却仅仅是杨沛霖艺术实践的一个物质载体。从方法上看,杨沛霖的创作历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然而这些方法也仅仅只是媒介。杨沛霖的作品虽然充满了视觉冲击和感染力,但其真正重要的核心,是其中所传达出的行为和观念。

▲ 艺术家杨沛霖

虽然起始于科班式的传统书画,杨沛霖从未忘记过身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使命。不同于西方艺术家“造物”的激进介入,杨沛霖的艺术充满了“无意”的东方哲学。

在创作的初始,杨沛霖往往并不对即将到来的项目进行明确构想,而是自然而然地在过程中体悟意义,在与材料的触摸、感应中逐渐做出取舍,形成想法。传统画家用笔勾勒出图像,而杨沛霖则几乎放弃了对于笔的使用,回归到了一种看似机械但却充满了随机、偶然的自然状态,将自我让位于艺术本身,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而也正是这些过程促成了对于杨沛霖的艺术实践来说最重要的哲学观念,“无意”——在作品中,艺术家的“参与”和“不参与”同在,“介入”和“自觉”同在。

▲ 展览现场媒体导览

“无意”并非一种被动,而是将身心交付给体验。策展人许柏成认为,从上个世纪开始,近现代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现代科学在文化中的介入。杨沛霖的艺术吸收学习了西方科学探索的精神,回归到东方哲学中“格物致知”的生活探索。他摒弃经验、物质、甚至意念在艺术创作中的个人干预,选择“先验”的艺术来表达对于世界纯粹的点滴体悟。因而在杨沛霖的眼中,生活和艺术本是一体,无需刻意。而正是“无意”的创作,才是对生活真实的探索,才能无限接近世界的真相。作品中的观念既是王阳明“心学”在当今艺术实践中的体现,也是杨沛霖作品的魅力所在。

▲ 展览现场

在杨沛霖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两位艺术家对他的创作起到了转折性的影响,一位是吴冠中,另一位是马塞尔·杜尚。通过学习研究吴冠中的水墨画,杨沛霖意识到未来的水墨艺术应不断地创造新的语言,一步步逼近真实;而在对杜尚的思想进行研究之后,杨沛霖意识到当代艺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主体”“客体”的剥离或真实的再现,而是更进一步,借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无”“虚”“空”来呈现“主客一体”的更博大的真相。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技术的社会决定论逐渐占据上风的时代,杨沛霖的艺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源于东方哲学的、更加潇洒自由的世界观。

▲ 策展人许柏成

在策展人许柏成看来,艺术家的创造可以分为三种:图像、图式和观念。而观念既是一个艺术家真正的自我创造,更是艺术最深层的意义。杨沛霖便是投身于创造观念的艺术家。他灵活地使用着实验性的创作手法,证明了当代艺术已经深深融化在了中国艺术家的思想中,更证明了中华文化高度的包容吸纳能力和再一次新生。杨沛霖的创作主题涵盖了中国传统书画所从未有过的主题,以哲学和科学的方法追问世界的真相。作为一位艺术家,他虽然只是当今文化洪流中的一件个案,却隐含了今天中国文化新的创造和发展。

学术沙龙

▲ 学术沙龙现场

此次展览开幕同时邀请到了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学术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彭锋,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礼宾与策展人许柏成、艺术家杨沛霖对谈观感。

学术主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 彭锋

彭锋教授认为,抽象艺术因为形式上的简单往往很容易成为装饰品或被冠上空洞的嫌疑,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抽象艺术的背后要表达的往往是深层的哲学观念。杨沛霖的作品从形式上看与美国抽象艺术家马克·罗斯科有着相似之处,但却并非像罗斯科一样用鲜艳的颜色给观者视觉冲击,反而带有强烈的东方美学中特有的纯净气质,与自然共存。

在20世界后,有一种艺术史观点认为艺术将逐渐走向灭亡。由于技术的日渐精益,艺术逐渐成为了哲学的解释,从而不再是艺术。但彭锋教授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观点:艺术将逐渐从对于艺术品的叙事转变为对艺术家的叙事。由此可见,艺术家的行为、生活和艺术家本身将逐渐代替艺术品成为关注的焦点。杨沛霖的艺术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我们应该观察艺术家与文化发生联系之后的成果,就像杨沛霖一样,将生活本身作为修养的对象,这是东方的智慧。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教授 刘礼宾

刘礼宾教授表示,在近年来的策展工作中,他欣喜地发现了许多厚积薄发的艺术家。杨沛霖也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在艺术史的工作中,现有的评价体系和归类总是难以逃开自身的桎梏。而正是像杨沛霖这样潜心钻研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能够带领我们跳出这些规则的限制,打开新的视野。

当今的艺术评价总是专注于作品品质。对于品质的追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但同时还有另一种自上而下,由自身出发的探索方式,是从思想、体验出发,最终落地形成作品,比如杨沛霖的艺术实践。这样的作品与传统的学习进程背道而驰,背靠作品本身的内在力量形成了同样高的艺术品质,在艺术的世界里任意穿梭。同时,在王阳明“心学”的加持下,杨沛霖的艺术做到了“无我”,也就是对于自我的让步。在这样的创作中,艺术家造化的介入是极少的,而造化的过程则变成了借艺术家之手揭示造化的过程。

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 晏燕

晏燕馆长认为,美术馆的工作便是发现艺术家作品的价值。在她眼中,艺术家杨沛霖的工作特别在他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了。这样的艺术是非功利的,流淌的时间既是对于艺术的实践,也是真实的生活。杨沛霖志在将东西方的绘画表达相融合、传承,所以他回到了表达的最初始,用实验性的纯粹手法代替固有的艺术技法,达到了对“无我”的个人化表达。比如在“非表面”的拓印系列中,艺术家便将“刻画”的传统绘画方式转化为了“拓印”。二者同样达到了真实呈现的目的,但拓印更进一步省略了创作者在表达中对真实的干预。正如在今天的时代境遇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处理个体与外界物质的矛盾和压力,杨沛霖的作品展现了一种与外界抗争的豁达和解。

在展览的开篇,杨沛霖写下这样一句话:古有王阳明格竹,今邀诸位格画。可以说,杨沛霖已经将生活和艺术的探求融为一体。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对他水墨实践的展示,更是一次艺术家对于艺术理念的革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5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