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2月15日,中国鼓浪屿,内厝澳路449号曾家园。
花轿入春园,二十余位“亲朋好友”举杯相贺,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邱泮林挽着“新娘”何正生的手拜天地、放鞭炮、分喜糖,华侨房东也前来祝贺。
▲ 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鼓浪屿曾家园
然而,惊心动魄才是这场浪漫的真正底色。以“婚礼”作为掩护,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秘密召开。年仅23岁的“新郎”邱泮林在本次大会上被任命为福建省委秘书长。大会通过的十项决议案,为日后指导福建省的革命斗争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流转,情怀滚烫。
2021年仲夏,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凤凰花灼灼,钢琴声悠悠。
同样在内厝澳路449号曾家园,白发苍苍的鼓浪屿退休音乐教师谢嘉陵,正动情地演奏《我和我的祖国》。这座曾经的印尼华侨住宅,因其光荣的红色历史,成为厦门市“鼓浪屿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一站。琴声悠扬,游客和百姓伴随谢嘉陵老师的弹奏哼起熟悉旋律。那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存亡、百姓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前辈,在他们心中浮现。
▲ 退休音乐教师谢嘉陵在曾家园红色遗址进行演奏
100年前,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在18平方米的房间里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个崭新的时代由此开启,中国革命的面貌就此改变。数以千万计的革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蹈死不顾,深刻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作为一名老党员,谢嘉陵说,这些红色革命的精神将激励和她一样的党员、群众,让红色血脉在鼓浪屿赓续发扬,而她也将继续培养新的青年人才,传承先辈精神。“我一直用我的音乐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很激动能在这特别的时刻,表达对党的热爱。今后我还会努力地工作,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爱国之情 传承发扬
提到鼓浪屿,你会想到什么?
“赤岸黄墙屋,青波白板船。鸥光来远屿,帆影落遥天。”描绘了鼓浪屿的浪漫图景。到了诗人汪国真笔下,鼓浪屿是一座“月儿也香、琴儿也亮、海浪也多情”的文艺小岛。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鼓浪屿也留下了重要一笔。
鼓浪屿不仅是国际文化交汇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处曾经演绎过血色浪漫、志士豪情的红色地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鼓浪屿作为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成为福建革命事业的策源地、八闽红色斗争的指挥中心、中共厦门地下党的重要活动基地。
彼时,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设立在鼓浪屿阡陌中的虎巷8号。1930年,厦门岛内机关附近出现危机,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入党5年、刚满29岁的罗明决定将省委机关迁至鼓浪屿。在这里,罗明及其他同志,伪装成来厦经商,继续着革命事业。
不久后,福建省委军委机关迁址至鼓浪屿福州路127号二楼,省委军委书记蔡协民在这里和罗明共同开展革命地下工作。四年后,蔡协民离开厦门前往中共苏区,行至石马,因叛徒出卖而遭逮捕。经受多次刑讯,坚贞不屈,年仅33岁的他在福建漳州英勇就义。
红船巍巍,星火燃起。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之时,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百年前的中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投身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洪流,播撒信仰的火种,点亮真理的强光。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琴音流淌 讲述中国
1932年,《东方杂志》向社会发问,“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
2021年,中国人民幸福的笑脸,给出了最佳的回答。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年。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厦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特区奇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厦门鼓浪屿岛上世代传承的原住民、青春迸发的学子,和居住于厦门的各界名人、新生代演奏者,自发地走进红砖古厝,发起了质朴而真诚的无边界钢琴音乐会。
▲ 鼓浪屿钢琴码头,群众百姓奏响钢琴
▲ 厦门市音乐学校林晓燕老师深情演奏
《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在钢琴码头扬起,琴声青春盎然。厦门市音乐学校钢琴学科主任林晓燕老师和数十位学习钢琴的孩童正共同演奏,激动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
作为无国界的语言,音乐最易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成为文化交流的绝佳媒介。
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构建了一个多元文化包容对话的人文环境。鼓浪屿及其居民对艺术和教育十分重视,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在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人均钢琴拥有率全国第一,生活着近100个音乐世家。在鼓浪屿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优美的自然风貌中,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陈佐煌、许斐平等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成长起来。
参与演奏的中小学生大多来自鼓浪屿原住民家庭。厦门市音乐学校九年级学生尤霖弹奏着《生日快乐》。尤霖的曾祖父尤美祖,在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苏德隆教授的影响下,毅然从事卫生防疫事业,对鼠疫、霍乱等传染病有深入研究,他为厦门及全国多个地区的公共防疫做出了重要贡献。尤霖的家族故事,仅是众多鼓浪屿原住民家庭的缩影之一。
▲ 尤霖的琴声,承载鼓浪屿原住民家族对党的祝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其父钟世藩和其母廖月琴同为厦门人,均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医学上颇有建树。钟南山母亲出生于鼓浪屿著名的“廖氏家族”, “漳州路64号”,是廖月琴女士在鼓浪屿的娘家。
十九世纪末,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先后曾有十多个国家在鼓浪屿岛上设立领事馆,公馆、教堂、洋行、医院、学校相继成立,爱国华人华侨来此“公共地界”定居。鼓浪屿原住民家庭大多拥有令人自豪的家族历史,祖祖辈辈热爱这座岛屿,并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如今,鼓浪屿原住民家庭的下一代,正茁壮成长于党的阳光下。孩子们不仅传承着祖辈的奋斗记忆,也受到时代精神的感召,成为更加拥有中华文化自信的一代。
百年同行 风华正茂
作为历史传承的独特载体,文化艺术在鼓浪屿,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厚度。
2017年,“国之瑰宝”鼓浪屿凭借“历史国际社区”摘得世界文化遗产桂冠。
风格多样、保存完好的近代建筑是中西文化多元融合的重要见证,是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
当你迎着海风,在鼓浪屿街头小坐,会发现自己身处于一座“万国建筑博物馆”:西方古典复兴样式、早期现代风格样式、华侨洋楼样式、闽南本土特色样式等各色建筑随处分布。
鼓浪屿最闻名的八卦楼,红色穹顶与蓝天辉映,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极其美丽的图景。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就坐落于八卦楼中。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馆长方思特介绍,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一直积极在引进国际大师工作室,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活动也会陆续举办。
▲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馆长方思特,悠扬风琴声为党庆生
百年建筑承载着历史记忆,承担着文脉传承,对文物建筑的精心保护与修缮至关重要。八卦楼和另外52栋历史建筑在鼓浪屿申遗过程中,受到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八卦楼修缮最紧张困难的时候,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决定划拨30万元支持修缮工作,彻底扭转了这座历史建筑的命运。
鼓浪屿深厚的艺术传统远不止于建筑。
中国油画艺术的先驱和大批西洋画艺术家,从鼓浪屿走出。
▲ 鹭潮美术学校旧照,图源: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三十周年纪念册
由内厝澳码头登岛,抵达鼓浪屿西岸。一栋栋教学楼随即印入眼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的第一所私立美术院校——鹭潮美术学校旧址。鹭潮美术学校曾为党和新中国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美术专业人才。1959年、2002年,两代鼓浪屿美院走出的艺术家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设计与布置,将《厦鼓风光》、《武夷之春》锦绣山河展现于世界眼前。
时光荏苒,鹭潮美术学校发展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鼓浪屿美院亦迎来了新生。今年11月,一座提高美育、对话世界、面向未来的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将于此对公众开放,构建“超级连接”的艺术中心。
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艺术拥有作为普世语言的崇高地位。艺术不断引发灵感、催生创意,给世界带来深远改变。对这座文艺之岛而言,鼓浪屿美院有特别的意义。青年钢琴家迟铁和青少年们因此来到这里,以钢琴与艺术家前辈们共鸣,以琴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 青年钢琴家迟铁,童年时期与钢琴之岛结缘
回望过去,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不仅是革命事业的策源之地,亦为中西文化的融汇之所。
相信,一个更“美”的中国,将与世界“美美与共”!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