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融合:中国笔墨下的绿水青山!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中国画在近百年来的改革浪潮中不断受到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当下变得面貌模糊、意涵流失。中国绘画的精神如何表达?中国笔墨如何回溯与重拾?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很好地给出了父子二人的回答。本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策展人,批评家皮道坚、殷双喜担任学术主持。

李可染是20世纪最著名的中国山水画大师之一,被学界认为是“古典山水向现代山水过渡这一历史阶段的大师”。他以“对景写生”的方法恢复了山水画艺术对大自然生机与活力的敏感,创造了一种墨色浓重、光影明灭、“墨团团里黑团团,墨黑丛中天地宽”的新时代山水画风格。

▲ 李可染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作为李可染长子的李玉双,其过人的绘画天赋以及对山水画艺术的终生挚爱无疑来自其父的影响和环境的熏陶。李玉双的绘画不仅使用传统水墨媒介,还通过丙烯、油画等形式多样的媒材,思考传统绘画语言及其相关媒介的现当代转换,并延续与传统水墨“意象”美学的文脉关系,使之与当代生活产生关联。

▲ “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广东美术馆

2021年11月17日,“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在广东美术馆亮相,首次展出包括父子两人的绘画、笔记、研究模型、历史影像、文献资料、手稿等珍贵文献资料与罕见作品,对两位艺术家在各自时代交织的艺术发展之路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通过展览可以感受到父子二人在追求艺术本源的道路上志同道合,二人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又各自突破、相互辉映。此次展览是对“李家山水”艺术内核的一次创造性的展示,是对传统画学的资源重识与中国当代绘画的价值重建。

▲ 此次展览策展人、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开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此次展览学术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批评家、策展人皮道坚在开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此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殷双喜在开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批评家尹吉男在开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父子情深:展览中的那些对话

艺术永恒的内核之一就是“真”,展览中所营造的诸多父子对话场景令人感动。整个展览分为“东方既白”“我用我法”“浑然时空”“大化自然”四个部分,而“对话”主要集中在前三个部分。展览展现出父子二人毕生对于艺术的追寻之路,为“李家山水”进行了一次最好的时空注解。

▲  “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一些画面泛黄的照片画面,李可染端正地坐在户外写生,思考山水的呈现;而同样的身影也出现在很多彩色照片中,李玉双和父亲一样拿着画板与画笔,陶醉在变化莫测的大自然中。展览中更多的是李可染与李玉双作品的时空对话,虽然作品的面貌截然不同,但都是对中国艺术进行的一次精神上的共鸣。

▲ 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李玉双父子在北京合影,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1986年李可染、李玉双父子合影,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实际上,李可染与李玉双在艺术上的对话很早就开始了。李玉双在青少年时期就随父亲一同在北京大雅宝胡同生活,翻翻画册、摸摸画笔,耳濡目染中也听到了诸多大师对于东西艺术的指点江山。李可染曾将李玉双在动物园画的速写《大象》挂在卧室墙上,这不但说明李可染肯定了李玉双的艺术才华,更说明李玉双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李可染产生了影响。李可染与李玉双不仅相互通过信件交流艺术观点,更是共同进行艺术创作:李可染邀请李玉双将自己的手稿放大,二人艺术交流的成果跃然纸上。

▲ 李可染《德国写生》,纸本设色 ,49×36cm,1957年,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在父亲李可染赠送给他的书上创作,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李玉双看到自己父亲李可染曾画过的漓江山水,相信他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展览中李可染与李玉双各自创作的漓江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漓江在李可染的笔下显得雄浑、低沉,在李玉双笔下则显得崇高、壮丽。两种心境、两种面貌,是父子二人对于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反思。

国画改革:中国的就是世界的

中国画在近代启蒙运动中也不能独善其身,在社会思潮中沉浮、飘摇。在改革者康有为、陈独秀的眼中,中国画是衰败的,且积弊已深;在蔡元培的眼中,中国画是因循守旧的,西方绘画是写实真切的。所以“国画改良”呼之欲出,成为了社会现代化的一种需要。

▲  “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中国画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50年代的中国画家依然需要面对时代提出的社会改造课题。由人物转向山水,是李可染为自己今后的艺术走向做出的选择,他在《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中提到了要深入生活、扩大生活内容的来源。李可染在这个时候也身体力行,开展了很多长途写生活动,还形象地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号召艺术家要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精神。

▲ 李可染《颐和园写生》,纸本设色,53×32cm,20世纪60年代,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在李玉双的眼中,李可染的一生都在从事中国画改革,让中国画从旧的面貌中焕发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新精神。中国画除了水墨作为核心的媒材之外,还包含着具有独特思想系统的语言范式。

▲ 李玉双《听雨》,纸本综合材料,99×201cm,2021年,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东湖花开》,纸本综合材料,77×146cm,2021年,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实际上,李玉双也在思考“国画改良”的问题,只不过他并没有在水墨画中解决,而是通过另一种语言范式描绘中国山水。显而易见,李玉双的画不是修拉也不是西涅克,而是一种独特的意象呈现。他的很多画都不能指向一个具体的地理坐标,但是人们知道这就是中国的山水。因此,李玉双偏重于绘画中“中国性”的表达,充满了对于笔法层面的讨论,反映出一种文化层面的自觉性。

▲ 李玉双,《废墟(二)》,纸本油画,393.5×54cm,1990年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南京淮清桥》,纸本水彩,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李可染与李玉双的艺术在展览中并置,是中西方艺术脉络的交融。因此,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两个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西方艺术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对他们也进行了滋养。所以“李家山水”不仅是中国的,同样是世界的。

纸上山水:光如何转移为色彩

李可染对于中国画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对于光的表现方面。李玉双指出,父亲画面中所表现的直射光和逆光在古代绘画里没有出现,这种变化最早发生在广州从化温泉的一次创作中。

▲ 李可染《山亭清幽》,纸本设色,39×56cm,1987年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对于光的表现是西方艺术史上著名的印象派所讨论的问题,而李可染也曾受到过这一流派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于从中国画的角度理解李可染,但是他在1923年就读于上海美专,之后又于1929年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学习了西画素描和油画。而在西湖国立艺术院有一位名叫克罗多的老师,就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之一。所以克罗多与李可染的师生关系,可能对于李可染在中国画改革道路上的探索方向有关。但是李可染显现不是印象派画家,印象派面对的自然界的光影,而中国画更强调人对于光影的感受与表现。因此,李可染将自然的光在纸上转译为黑白分明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虽然黄宾虹的画也有黑白分明的表现效果,但黄宾虹描绘的多是夜山,李可染描绘的是关于光的问题。

▲ 李可染使用过的毛笔,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李玉双也在研究光,光一直在变,眼睛里的绘画就跟着变。于是大自然在李玉双的眼中,则以另一种色彩斑斓的形式显现:“画画的时候,我看不见那真东西,这一块红色,那一块蓝,那块黄,全看成色彩,当然其中还包括明暗。后来我就研究这个,什么道理?这里边科学道理在什么地方,这里边哲学道理在什么地方。”

▲ 李玉双《二月兰》,纸本综合材料,68×138cm,2008年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二月兰》,纸本综合材料,68×138cm,2008年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李玉双把自己对于光进入眼睛后的视网膜成像问题总结为了一套“光编码系统”,这在他看来是上帝传递给人类的最初信息。展览中“大化自然”部分展示了李玉双通过二维光编码进入大自然后所看到的一切,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以及一个有色彩构成的绚烂新世界。

科学之眼:建构个体艺术系统

《圣经•旧约》创世纪篇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句子:“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中,光大多代表希望、圣洁与救赎。光是一部文化史,亦是科技史,涉及到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一定是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保罗·塞尚曾说:“绘画,首先是视觉的。艺术的实质是人类眼睛的思考。自然,当我们服从她时,她将会告诉我们这一切的意义。”

▲ 李玉双《早晨十点钟的逆光山》,纸本油画,21×30.5cm,1979年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2017年李玉双在日本京都写生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虽然人类眼球的结构十分精密,但是有些生物的眼睛却比人类还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说,大脑愈是简单的动物就愈有较为复杂的视觉感官,而大脑愈是复杂的动物就愈是具有一个更为简单的视觉感官。所以,在艺术创作前如何进行观察,往往决定了作品最终的呈现。

▲ 展览现场中,李玉双对于视觉的研究材料以及笔记,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在1984年的视觉研究笔记,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李可染的观察来源于生活和传统,他既“师古人”、又“师造化”。李可染强调在观察自然之前,要放下对于自然的成见。他认为人们由于平时生活与自然接触的太近,反而忽略了对自然的留神观察。因此他在对景写生时观察十分精微,所以在画面中的表现也更为丰富。李可染的观察是感性的,他曾表示最好在山腰睡醒的时候猛然睁眼观察自然,那时的感觉 将与平时不同。

▲ 1969年李玉双在开封制作的透视实验模型,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1982年李玉双发研究与创作笔记,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李玉双的观察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他至今保留着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订阅的《科学》杂志,与亲手制作的视觉模型。李玉双的观察除了生活与传统之外,还对观察的重要生理基础——眼睛,以及与之相连的大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写生中要求自己的眼睛不能随着自然中表象的变化而变化,而是要把握每时每刻的本质规律。李玉双在长期的观察种炼就了一双“科学之眼”,用独特的观察方法建构自己的绘画系统,打开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造化心源:自然的认知与表达

李可染和李玉双都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悟大自然的崇高、壮美与力量。相信谁都知道李可染先生的名言:“对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面对如天堑一般的传统长河,父子二人都鼓足勇气从不同的方向发力,避免自己落入自然主义的窠臼。

▲ 1953年元旦,李可染送给李玉双的笔记本,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的绘画工具,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中国山水画不是自然本身,而是心中之境。李可染把自然本身与人心中的自然合二为一,总结为“意境”二字。展览中展出的李可染山水画作品,处处可以看到被他喻为“山水画灵魂”的意境。但是对于李可染来说,中国画只有意境还远远不够,传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也十分重要,即“意匠”。李可染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两个特点,才最终形成了“李家山水”的面貌。

▲ 李可染、李玉双共同创作《漓江胜境》,纸本设色,68×45cm,1971年 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李玉双在自然中营造的“意境”,就是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他所追求的“意匠”,就是“光编码”。自然孕育了生命,生命产生了感情。仔细观察李玉双的作品,可以看到他用画笔在底部写下的一串日期,这些都是他感受自然的痕迹。因此,李玉双的创作更像是用颜色去平衡自然界中诸多关系,也是在平衡自己过往的艺术人生。

▲ 李玉双《金之秋》,纸本综合材料,98×198cm,2020,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龙潭湖晚霞》,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笔者曾伫立在他画的一幅风景画《龙潭湖晚霞》前:天空中一半是亮粉色、一半是天蓝色,水面上不仅倒映着天空的颜色,还倒映着两种颜色激荡起的水花。这种日落的晚霞在生活中总能遇到,但是从未见过有哪幅作品表现的如此激烈、如此动情。笔者在这里看到了人世间一切情感的交汇,那正是人们心中对于最美好事物的期盼。李玉双通过光的变化,发现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静止的物理结构,对象是在与主体的动态实践关系中得到揭示。李玉双笔下的风景反映出一种宽广的人生体悟,把大自然的意境营构作为自己心灵呈现的一种方式。

无涯唯智:笔墨思维当随时代

石涛的传世金句“笔墨当随时代”,可能比他的作品对中国画影响更为深远。这里的“笔墨”在过去是毛笔与水墨组成的艺术语言,李可染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但是在今天看来,“笔墨”二字不仅仅是一种媒介语言,更包含了一种具有文化结合的思维。李玉双的绘画艺术就可以视为一种当代的笔墨思维,他继承、发扬后总结的“光编码”画法反映了时代的审美、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 李可染《漓江泛舟》,纸本设色,69×46cm,20世纪60年代,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李玉双《阳朔公园(漓江)》,纸本综合材料,98.5×198cm,2019年,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李可染在晚年总结自己的艺术生涯时说:“现在我年近八旬,但我从来不能满意自己的作品,我常想,我若能活到百岁可能就画好了,但又一想两百岁也不行,只可能比现在好一点。无涯唯智,事物发展是无穷无尽的,永无涯际,绝对的完美是永远不存在的。”李玉双曾说道:“父亲在临终前还说要变法,说‘要吓你们一跳’”。虽然我们没有看到李可染在晚年的变法,但是我们却看到了李玉双对于“李家山水”的革新。人们往往认为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李玉双能够长期坚持于一种不同于他人的创作方法,难能可贵。

▲ 李玉双在写生,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 2009年李玉双在北京十渡写生,图片来源:李玉双工作室

在李玉双的山水中,人们熟悉的草木山石并不是不见了,而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语言。李玉双在谈到“光编码”时说:“那到了我们这一代,因为世界科学发达了,眼睛科学发达了,大脑科学发达了,再一个就是哲学发达了,科学、哲学和艺术学三位一体以后,这个观察方法对于绘画来说,应当说是其中一个比较先进的方法。”在李玉双的画面中,没有任何两张作品是一样的。色彩在李玉双的画面中呈现出一种流动性和可变性,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而眼下,流动性已经成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所以李玉双的艺术与时代产生了共振,他发展出一种与不确定性共存的艺术体系,是对于人类艺术发展的一项新贡献。

结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殷双喜表示:“在我看来,画家李玉双应该属于浪漫主义类型的抒情画家,他的绘画重在表现个人对于自然的观看和内心的表现。虽然他以风景中的写生为主要创作方式,但远离了对客观现实物象的摹仿和再现,这使他超越了摹仿现实的技术屏障,以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对自然物象和光影的色彩关系的提炼,在画面上构建自己的风景意象,如同塞尚所追求的,在画面上建立‘自然的等值翻译’……李玉双的艺术之路与众不同,不具有学院艺术的可传授性和可复制性。在某种意义上,李玉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独行者,他长年行走在中国的山水和异国风景之间,静观坐忘,沉浸其中,在画面上独自展开与天地的对话。”

展览信息

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

艺术家:李可染、李玉双

策展人:王绍强

学术主持:皮道坚 、殷双喜

文献支持:李玉双工作室(李冬梅、李新天、韩淏、王诗迪、赵慧、邢一琳)

展期:2021.11.17 - 2021.12.10

展厅:广东美术馆5、6、8、9号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公众号
微信号

友情链接:

页面加载用时:1.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