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开始,王璜生就与挚友李毅结伴骑行,行程三千多公里,辗转粤桂滇黔四省,追溯珠江的源头。在这段翻高山,过谷底,走荒坡,宿野店的旅途中,王璜生及其同伴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回应了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背景下,一代青年人对自我、对生活、对生命的追寻以及赤诚的人文主义态度。
2022年1月22日,“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2·巡回展”在广州图书馆开幕,展览曾巡展至桂林、昆明、贵阳,最后一站才回到广州这座城市。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广州图书馆、广东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评论家、策展人胡斌、孙晓枫担任策展人。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2·巡回展”于2022年1月22日在广州图书馆开幕,展览曾巡展至桂林、昆明、贵阳,本次巡回展最后一站在广州展出,除了是对艺术家故乡与对珠江文明的呼应与回归,也象征着艺术家对故乡的深厚情谊,以及多年静心沉淀与积累后的重新出发。同时,这也体现了艺术家在溯源历程中寻找历史文本与当代文本之间的内在契合和渊源。
从1984年开始,王璜生与挚友李毅结伴骑行,行程三千多公里,辗转粤桂滇黔四省,追溯珠江的源头。在这段翻高山,过谷底,走荒坡,宿野店的旅途中,王璜生及其同伴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回应了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背景下,一代青年人对自我、对生活、对生命的追寻以及赤诚的人文主义态度。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王璜生在书信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这段在中国文脉之中踏寻华夏之根的路途,并以水墨写生、黑白胶卷摄影等多元创作手段描绘了珠江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人物状态与民俗风貌。如今来看,艺术家所留存的扎实又结构清晰的图像材料和历史文本,构成了关于珠江流域文化与精神象征的丰富“考古”材料,也作为记载性的旅途忆录,铭刻了其鲜活的艺术思考与行动,以及人生之途中平凡真实却又弥足珍贵的所见、所闻、所感。
▲ 展览现场,艺术家王璜生与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等嘉宾交谈
▲ 展览现场,策展人胡斌导览
▲ 展览现场,策展人孙晓枫导览
▲ 展览现场,艺术家好友李毅导览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2”并非一次完全个人化的青春追忆。一方面,他的“骑走”与“溯源”可以作为特定年代青年个体意识觉醒而采取有限行动的特例文本进行保存。另一方面,出版及展览的发生源于艺术家在疫情社会的集体休眠中对个体价值的内省和对社会发展的审视,在重新发现自我和重新出发的意义之外,这次巡回展览作为一种高蹈于物理时空之上的神游与折返,同时提供了一个虽高度个人化但也高度诚实的与珠江文化、历史交集的对话档案。
▲ 王璜生《骑走》 纸本水墨拓印 1460x730cm 2021
▲ 王璜生《珠江溯源》书影
▲ 1985年珠江溯源画展招贴
▲ 《珠江溯源》速写本
1984年,潮汕青年王璜生与其好友李毅一起骑车从汕头出发,辗转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去追溯珠江的源头。他们或许没有想到,那个时候正处于“85美术新潮”的前夜,其后,一场被认为受西方现代哲学和艺术影响,反叛单一化思想和艺术制约的青年前卫运动席卷中国。而在遭遇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伴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另一种艺术探索的取向则是试图从中国的文脉之中找到可相比拟的立足点。
▲ 《出发》1984.9.19 姚玳玫摄
▲《路上》1984 李毅摄
▲ 《珠江溯源》 1984 李毅摄
走向西北,走向那曾被视作中国文化和精神象征的黄河和黄土高原便成为重要方式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联想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面对民族危难之时那股“去西北”的艺术浪潮,他们一方面是出于民族的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也因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风貌以及丰富的传统文化遗存而推进了艺术语言的变革。在这样一波又一波的赴西北的浪潮中,我们不难发现:总是以黄河和西北承担了中华民族溯源的任务;而在山河国族化的过程中,又主要以黄河、长江、长城作为凝固的象征符号。由此,我们不禁要问,那并未构成潮流的只身溯源珠江的行动意味着什么?
很显然,王璜生的“骑行”个体性要更强,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青春的萌动,一种挣脱狭窄空间的诉求,一种对于本区域人文自然渊源关系的探索驱动。而作为艺术家,这自然牵动起由此而进行的艺术混合实验。之所以说混合,是因为这里面有由对景写生引发的水墨探索,也有不自觉地带有艺术和人类学综合性质的摄影,还有那随着步履记录所见所感的文本。
▲ 王璜生 “珠江溯源”写生作品 《珠江溯源》出版物
▲ 王璜生 “珠江溯源”摄影 《珠江溯源》出版物
▲ 王璜生 “珠江溯源”随笔 《珠江溯源》出版物
▲ 王璜生《珠江源植物图志》20ZJY0906 水墨拓印 34x45cm 2020年在当年的日记本里,发现一片作为生命经历印记保存下来的珠江源植物标本。于是,艺术家重返珠江源,延续了当年的做法,采集植物标本,将它们转化为影像、绘画,以古老的水墨与拓印方式,记录下植物的物态与肌理,而特殊的手法又使图像产生X光片的效果,蕴涵着对生命本质探寻追问的含义。
▲ 王璜生《远方与河》系列 胶片摄影绘制,112×498cm,2021年(共七件)
如若将这种个体的“壮举”纳入到当时整体的文化情境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当中的几重关系:其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在新潮艺术上似乎并未拔得头筹,以广州为据点跃身其间的艺术家显得更加的观念化,而与全国的步调并不一致,自然也不属于后来所谓当代艺术史书写最闪耀的“弄潮儿”。那时的“小城文青”王璜生则在汕头折腾他的青年美协,又以“游学”的方式拓展视野、广结友朋,他同样不满足囿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而积极寻求变化。在这名处于“双重边缘”境地者的视域中,一种区域-中心关系的网络逐渐形成。而“骑行”这一既根植于区域又带有强烈个体性的历险行动在年轻的王璜生那里烙下了深刻印迹,埋下了他后来掀起一个个由地方到全国的艺术行动的伏笔。
▲ 王璜生新作品:远方与路(草图)这是一个关于“远方”:理想、未知、遥远、信念、诗意、浪漫,与“路”:现实、坚持、汗水、尘土、力量、意志等的生命体验与心身历程,这些都将渐渐地成为另一种“远方”另一种“路”。
37年过去,这位从汕头到广州再到北京,人生和艺术的轨迹已经经历一个轮回的果敢的行动者,重返广东,并再次萌生溯源珠江的念头。而在本次的行动中,水墨的行迹表达,植物的采集、拓印,以及一路上所经历的地理和社会的变迁当然可以和37年前的文本及作品形成有意思的对照。这可谓是由一个跨时空的个体行动牵引出的社会人文进程的的鲜活档案,也是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充盈和深沉回视。
▲ 王璜生《骑走》纸本水墨拓印 730x1450cm 2021年,展览现场
▲ 王璜生《骑走》纸本水墨拓印 730x1450cm 2021年,展览现场为珠江溯源记巡回展贵州站专门创作的混合着行为、拓印、书写、影像的大型作品《骑走》,重新唤回了当年在黔东南黔西南莽莽高山砂石路上艰难骑行的记忆与体验,以及在那个年代“骑过去,走过来,不知在哪里;走过去,骑过来,寻找我自己”的茫然而坚定的心态。
然而,我们仍然希望有一个横切面的比照,那就是当下整个政治地理文化格局的变动。如果说在上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美术运动中,“去西北”还是作为一个内在整体来应对外部冲击的话,现在的一些着眼边疆或区域的行动则带有鲜明的全球化语境下的地缘政治特征。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沿着铁路,顺着河流,抑或沿循跨越边界的大山,众多的深入到社会和地域肌理当中的研究和行动在产生。它们牵涉东北亚、西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的跨语际、跨文化的历史、政治、民族、传奇、想象等议题,正成为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焦点之一。王璜生的珠江溯源以及相关创作,也因由地理自然景象而传达出社会性和政治性隐喻;而他所推动的一系列巡展亦不是各大城市的巡演,而是顺着区域水系的生长线路行进,多少打破了常规的艺术展览的权力架构布局,让原本散落的、不均衡的板块联结到了一起。
▲ 王璜生 “珠江溯源”系列2-《深圳园岭》 纸本水墨设色 46x35cm 1984.
▲ 王璜生“珠江溯源”系列15-《合山煤矿》 纸本水墨设色 46x35cm 1984.
▲王璜生 “珠江溯源”系列43-《天生桥水电站》 纸本水墨设色 64x69cm 1984
▲王璜生 “珠江溯源”系列51-《珠江之源 》纸本水墨设色 69x64cm 1984
曾经骑行使用的是单车,裹挟着汗水和青春肉身的律动,跋涉于蜿蜒的泥路;现如今以汽车飞驰于宽广的高速公路,一块块写有公里数的路牌不断从眼前飞逝,它们不仅记录的是路程的远近,还不断标示着“界别”,由此地到彼处。在这个社会秩序和心理秩序不断失衡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将自身定位于何处?对于一个个体,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族群,一个国家而言,溯源,寻找那“源头活水”,既与往昔有关,又构成对于当下紧急时刻的回应。
▲ 王璜生新作品《源头·活水》(草图)
▲ 王璜生《源头·活水》 2021年,展览现场
《源头·活水》是为珠江溯源巡回展广州站创作的综合材料装置新作品。珠江溯源记巡回展的最后一站安排在广东,当年1984年是从广东出发的,而珠江的出海口也是在广东。当年溯江而上,直抵珠江源头,而这次,艺术家从源头带来了“源头活水”(矿泉水),让它在南粤沃土上与这里的植物共生,孕育出新的生命;而珠江出海口万山岛上的“浮石湾”,唤起我们对从涓涓细流到汹涌澎湃的珠江水能量的遐想。
展览信息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2·巡回展·广州站
展览时间:2022年1月22日至2月20日
展览地址:广州图书馆
学术主持:范迪安
策展人:胡斌、 孙晓枫
展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广州图书馆 、广东美术馆
展览协办:广州33艺术中心 、广州尚榕美术 、广州方所文化中心
支持:广州行人文化传播 、广州大典展览 、良风设计事务所 、秘境PHOTO 、大犟·艺术家系列 、推门文化 、富力(广东)酒业、曲靖万圣山泉
学术活动:“作为问题的跨区域行走”学术对谈
公共教育系列活动:分享会 | 珠江溯源的“路与思”
专家导览|与策展人一起看展览
拓印工作坊 | 生命中的光与影
公众互动 | 种子生长计划
美育课堂 | 关于种子的想象
特别活动:纪录片《骑走》启动发布仪式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