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4月3日,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呈现开幕展,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徐冰、冷冰川、刘建华、展望、缪晓春、宋冬、邢丹文、陈文令、庞海龙、邬建安、杨心广、卢征远参展,通过3大板块、14件/组饱含城市记忆的多元媒介作品,以“叠层时空”为名,回应城市更新的深刻议题。此次展览由艺术史知名学者朱青生担任学术主持,高远担任策展人。
作为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中国著名艺术家冷冰川与我们谈论了他的艺术和他眼中的当代。欢迎大家亲临现场,近距离观看艺术家冷冰川本次参展的精彩作品。同时,敬请期待我们接下来陆续推出的艺术家专访视频及文章。
KCCA将于2.13-2.14进行情人节特别开馆,2.17-2.18临时闭馆,欢迎您前来参观。
画作
一定是画出来的吗?
冷冰川,《“大音”之八》,2004-2019
布上综合材料
180 x 125 cm
© 艺术家
隔着手机屏幕,
从裂痕、肌理、纹路中,你看到了什么?
“布上综合材料”
你能猜到是什么材料吗?
作为KCCA开幕展“叠层时空”唯一的架上绘画作品,它的“时空”特别在哪?
KCCA开幕展“叠层时空”展厅
©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这组作品的主要媒介是传统大漆、油,而非普通的颜料。
大漆,并不是油漆!它的英文名是Chinese Lacquer,是中国商代便开始使用的天然涂料。
而画作上凹凸不平废墟般的痕迹,是由建筑废料、枯枝杂草,
以及其他一些有历史痕迹的废料组合而成。
冷冰川,《“白石”之六》,2018
布上综合材料
100 x 100 cm
© 艺术家
也许你会对小k提出这样的疑问:
“在这组艺术作品中似乎没有传统艺术苦心营造的审美价值?”
而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美学价值,
并非是评判艺术作品的最高标准。
艺术作品背后的作者观念,变得尤为重要;艺术家基于生活的感受性,
更加受到关注。
艺术家冷冰川正在作画©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冷冰川,正是这组作品背后的艺术家。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朱青生,曾写下过这样的评价:“冷冰川的手法,除了其图画本身的超越于技艺的意蕴之外,他在技术上还有一种艺术史上的特殊贡献,即刻墨。”
艺术家冷冰川正在作画©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刻墨”,是冷冰川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用小k直白的话讲,他的刻墨作品是先在纸上泼墨,然后用刀刻进行创作。
但在这次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开幕展中,冷冰川似乎找了一个与“刻”完全相反的创作语言。但相同的是,这些画作都不是画出来的。
冷冰川,《夹竹桃》,2013
50cm×38cm
艺术家是怎么想到用大漆进行创作?通过“废料”艺术家想要表现什么?冷冰川如何解读他的作品与“叠层时空”?
在此,小k选择了冷冰川在接受策展人高远采访时提到的两个关键词:“自然”与“传统”,愿与大家一起走进一点艺术家的内心。
自然
“重要的是情感,
而不是画面的描述。”
冷冰川,《小寒》,2020
布上综合材料
100 x 100 cm
© 艺术家
从刻墨到大漆,冷冰川并没有刻意地改变创作方法,“我一直只是自然地创作”。
这里的自然,不只是指环境的大自然,更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与矫揉造作相反的、自然的状态。艺术家注重自然的感情、自然的灵感,因此才会使用来源于自然的传统大漆、找寻自然中存在的枯枝败叶、并且使用自然的泥土来作为颜料粉。
艺术家将多种自然融合,希望以此来捕捉那份自然的痕迹与天机,那是一种意识珍贵力量,“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情感,而不是画面的描述。”
艺术家冷冰川正在作画©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也许有人会对小k提出这样的疑问:来自于自然画作,是否描绘了什么呢?
在这里,其实不需要什么具象的现世描绘,它是艺术家创作的浪漫景象,蕴含着一种类似于对海底深处、天空深处、心灵深处的幻想。凝视冷冰川的作品,会有短暂逃离现实的喧嚣之感。
正如冷冰川自己所言“我在创作时我会试图把形形色色的经验全部忘光,与自己的心境开启一场秘密的交流。”
传统
“千年的历史,
可以给我们一种力量。”
冷冰川,《花开花落》,1996
50 x 44 cm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对于此次参展所使用的“大漆”这种媒介,冷冰川如此评价:“大漆千年的历史,使它浓烈而又包容,可以给我一种力量。”
无论是墨还是大漆,艺术家冷冰川的所使用的媒介总是与中国传统相关,本次参展作品诸如《小寒》、《冬至》,亦是以中国传统节气命名,他自己也曾如此说道“无论用什么材料,我其实画的还是中国绘画。”
冷冰川,《冬至》,2019-2020
布上综合材料
100 x 100 cm
© 艺术家
在这份传统背后,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冷冰川其实旅居欧洲多年,这也使得冷冰川站在一个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叠层交汇点,他创作的图像是西方化的,而作品气质却是东方的。
而当传统走进当代美术馆,冷冰川相信艺术的力量,作品建筑废料的使用亦是一种对现实的关照,“文化艺术可以激活城市的理念,营造一种城市自发生长的亲密感和凝聚力,延续城市发展的新活力。”
关于艺术家
冷冰川,1961年生于江苏南通,现于巴塞罗那和北京两地生活、创作。1996年毕业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艺术学院,2014年毕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美术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
冷冰川在形而下的材质、技法到形而上的观念、方法论等方面都有过很深的探索,他的独创手法是选择用刀并在墨色的底板上创作,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刻墨”,彰显了东方式的思维。同时冷冰川习惯于用文字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悟,出版的作品包括《冷冰川》《二十四节气》《无尽心》《遁词》《最后的罂粟》《乌东西》《二十四节气的恋人》《触处似花开》《纵情之痛》等。
他的作品曾在海内外举办过多次个展,包括 2012 年台北大未来画廊“至素朴”个展,2010 年上海美术馆个展,2009 年今日美术馆“至朴素”个展,2007 年苏州博物馆“冷冰川艺术展”,1999 年加泰罗尼亚 Olot 赫罗纳银行基金会个展,1998 年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艺术中心个展等,其作品还曾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南京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