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欧中心地出发的双年展,全方位展示新疆的国际视野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近日,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展。

此次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疆和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张子康担任总策展人,由新疆美术馆馆长王树声,原新疆画院院长白钢担任展览总监。

新疆双年展是西部内陆唯一的国际性艺术双年展,是从新疆出发的全球视野。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亦不知中国文化的浩瀚。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新疆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之地。譬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便是集合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域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抒发感情的民歌、俗乐,以及多种类型的民间舞蹈。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密切,新疆同样也在国际艺术的交汇处,向世界表达了在地-全球、传统-当下的新视野。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海报

2023年1月10日,两年一度的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掀起了红盖头,与广大观众见面。这是继2014年“相遇丝绸之路——首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与2016年“艺术与科学的对话——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也是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成功举办至第三届的国际艺术双年展。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启幕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局(港澳台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第三届双年展以“和美共生”为主题,从新疆的区位人文特点和未来前瞻的开放优势出发,着眼于新疆发展的未来蓝图,以“开放” “多元” “交融” “生态”作为此次展览策展的关键词,通过一次极具全球视野的国际艺术双年展,探索、试验与展望新疆未来的文化艺术生态,从而拓宽新疆的对外文化交流,与此同时提升新疆的文化创新内涵,展现新疆的文化活力,全方位呈现新疆文化艺术之美、生态文明之美、人文景观之美。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张子康担任总策展人,由新疆美术馆馆长王树声,原新疆画院院长白钢担任展览总监。展览于2023年1月10日开幕,将持续到2月25日。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现场

本届双年展由三个主展与两个特展组成,在总主题“和美共生”下设五个分单元主题层次递进的呈现新疆之美,中亚之美,全球之美,生态之美,传统之美。“和美共生”从时间角度呈现了中国传统水墨到科技艺术的发展跨越,从空间角度呈现了从新疆到世界的艺术潮流。本次展览共呈现了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含中国),143位艺术家,共计260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文明与交融”“共生与对话”“生态与家园”三个主题展,以及“写生新疆”“天地之间”两个特展的设置进行有逻辑的视觉呈现。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现场,总策展人张子康致辞

“共生”这一概念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成为了人们普遍性的共识,“共生”是愿景,揭示出全球语境中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共生”是传承,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便是“共生”的起源,“共生”是行动,只有通过具体的交流和对话行动才可能形成“共生”的世界。“和美共生”在“共生”的普遍性中呈现出了新疆的特殊性。

“和”,新疆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沿,是中国与中亚交流的纽带;新疆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和”揭示出新疆在所处的文化地理的重要意义,“和”也体现出新疆文化交流的国际视野,更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美”,新疆的风景之美众所周知,“美”代表着人们对事物的追求,包括艺术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即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新疆之美是风景之美,风物之美,人文之美,从美出发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同时带动世界了解美丽的新疆。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现场

开幕当日还举办了“和美对话”系列文化沙龙。分别分为上下两场:“双年展何以造城:大型国际性展览推动城市创新”和“发现新疆之美:全球视野中的地区文化”两个主题进行对话。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和美对话”系列文化沙龙对话嘉宾

和美对话是新疆美术馆围绕此次双年展特别策划的系列活动,之所以称之为和美对话,是因为本次双年展的主题是和美共生,新疆美术馆摘取了“和美”这个关键词,也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公众能够参与到本次双年展的讨论中,同时也是想要建立人与艺术的关系,围绕艺术创新带动社会经济文化创新、文化艺术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等话题。

本次对话中,丁乙、宋冬、尹秀珍等知名艺术家共同探讨、建言献策。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论坛第一场,对话嘉宾从左至右:新疆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持人杨帆,新疆双年展分策展人郭小晖,参展艺术家尹秀珍、丁乙、宋冬,新疆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新疆双年展展览总监、新疆美术馆馆长王树声

和美对话第一场是由新疆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杨帆主持,邀请丁乙、宋冬、尹秀珍、张子康、王树声、郭小晖作为嘉宾,就“从当代艺术的角度,以及当代艺术介入社会的视角,为什么双年展对一个城市是如此的重要?”“以对新疆的印象来谈一谈本次双年展。”“在策划‘生态与家园’单元和‘写生新疆’板块时的一些对新疆独有的情缘”以及“我们将来如何把新疆双年展办得更好”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论坛第二场,对话嘉宾从左至右:新疆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持人杨帆,新疆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张永旭、臧坤坤,新疆双年展分策展人孙天艺、段少峰、刘霖,新疆美术馆典藏部殷杰

和美对话第二场由双年展””文明与交融””单元和特展“天地之间”水墨板块展览策展人段少锋和新疆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杨帆联合主持,邀请张永旭、臧坤坤、孙天艺、刘霖、殷杰作为嘉宾,就“为何这场对话要确定‘发现新疆之美:全球视野中的地区文化’为主题?”“从个人角度来谈一谈全球视野和这种区域文化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交流。

现场有自治区以及乌鲁木齐市相关美术机构的代表与热情报名的观众参与,反响热烈。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张子康,他曾在新疆做援疆工作,推动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双年展。

张子康还担任《美术馆》杂志主编,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策划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展览,如2022武汉双年展、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等。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总监、新疆美术馆馆长王树声

新疆美术馆馆长王树声,原新疆画院院长白钢担任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总监。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分策展人,从左至右:郭小晖、段少锋、韩昆哲、刘霖、王静、孙天艺和李暨涵

郭小晖、段少锋、韩昆哲、刘霖、王静、孙天艺和李暨涵等七名在艺术界颇有建树、策展经验丰富的策展人共同策划了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双年展。

前言:张子康

和美共生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一直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新疆正加速由对外开放的“末端”转变成向西开放的“前沿”。作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 的多元文化交汇点,新疆域内众多民族与周边国家语言相通、风俗相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条件。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新疆双年展)以充分展现新疆多元开放的文化艺术姿态,努力推动新疆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宗旨。以“和美共生”为展览主题,从新疆的区位人文特点和未来前瞻的开放优势出发,着眼于新疆发展的未来蓝图,以“开放” “多元” “交融” “生态”作为此次展览策展的关键词,通过一场高级别的艺术对话,探索、试验与展望新疆未来的文化艺术生态,从而拓宽新疆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地区文化内涵提升所具有的可能性。

▲ 主视觉常规海报

本届双年展包含文明与交融、共生与对话、生态与家园三大板块,及特展“写生新疆:20世纪以来新疆主题创作研究展”和邀请展“天地之间·中国当代水墨的传统与再现”五个部分,充分体现出新疆多元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由于知识系统的差异,展览中艺术家的创作在形式、表象和语言上展现出了各自的特点,映射出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而在这些参差中,我们也会发现其艺术表达中的相似性,这来自于他们面对全球愈发同质化的问题而展开的思考,这些作品共同为展览碰撞出和谐的序曲。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丁乙《十示2022-9》,椴木板上丙烯木刻,120x240cm,2022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宋冬&尹秀珍《筷道:18岁》,木、玻璃、日常用品、穿过的衣服等,1298×120×50cm,2019

“文明与交融”国际单元的作品主要围绕着空间与时间两条线索展开,一方面关涉自然与城市环境,例如对沙漠和海洋的描绘,对城市景观的再现,甚至包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另一方面深入人类精神,包括对人类集体性记忆、情感、欲望的探讨与展现而时间作为本单元的另一条线索,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们,他们的作品或直接探讨时间本身,或深入到历史中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穿梭,进入不同文化的深层解读里。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王郁洋《人造月》

“共生与对话”中亚单元以“物的共生”“人的共在”和“文明的对话”为线索,呈现有关风物、人情和精神特征的思考和表达,“物的共生”或着眼于绘画语言本身,或着眼于材料媒介的差异,或关涉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相互之间形成有关物的共生的对照关系;“人的共在”围绕人的存在状态、精神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在不同语境下的交流、交往展开,包含着传承与对话的线索;“文明的对话”关注历史文明、精神特质、技术演进之间的关联,并在这种关联中形成差异性的思考脉络和共通性的解决方案。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臧坤坤《联”》2020,木板木刻、不锈钢门把手,80 x 160 x 9.2 cm;《隐》2020,亚麻布、丙烯、美金(一美分)、金属、胶,双联:90×120×4.2cm,单联:90×60×4.2cm;《直立(II)》2017,水泥,铜,牛皮,不锈钢,木,橡胶轮,水泥,200×22×19cm,木板,240×60×2.5cm,牛皮,24.5×20.5×20cm,总高,64.5cm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王子月《从不,有时,经常,总是》,霓虹灯管,镜面抽象雕塑,四频录像&声音装置数件,尺寸可变,2020

新疆,山脉与盆地交错、昼与夜的拉锯、矿产和果实共结连理、民族和文化多元融合,“生态与家园”生态单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构建出多物种实体共生并一同诉说新的家园的现实基础,用艺术作品来展示人们生存家园中的既有之物,揭示出对多元物种的领悟与发觉,既回应当前全人类环境生态议题,也试图以家园叙事的在地视角参与建设可持续、离网的、永续的存在联结。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

“写生新疆”特展通过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前赴后继来到新疆采风写生的思想源流,讨论新疆主题创作对中国艺术的贡献乃至对丝路文化推广和传播的意义。“天地之间·中国当代水墨的传统与再现”聚焦于1980年代以来涌现出的优秀水墨艺术家,以他们为样本呈现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现状,也为讨论水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契机。 

整个展览多元的艺术形态和文化景观穿越历史,绵延于当下,从物的角度,人的角度,文明演进和对话的角度对当前的艺术创作进行梳理和概括,虽不能说是全貌,却从文化上形成基于地域的观察和研究的切口,在共生的层面展开交流和对话。在作品的互文性连接中,让话题在共同与差异中铺陈展开……

和美共生

展览信息

展览信息

和美共生——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局(港澳台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支持单位

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

鸣谢单位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3.1.10—2023.2.25

展览地点新疆美术馆

文明与交融

国际单元

策展人:孙天艺 段少锋

“文明与交融”汇聚了19位国际与国内的知名艺术家,旨在传达全球化语境下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与传统的对话与交流,凸显新疆在历史上独特的文化位置。正是由于知识系统的差异,展览中艺术家的创作在形式、表象和语言上展现出了各自的特点,映射出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而在这些参差中,我们也会发现其艺术表达中的相似性,这来自于他们面对全球愈发同质化的问题而展开的思考,这些作品共同为展览碰撞出和谐的序曲。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文明与交融单元展览现场

这一单元内的作品主要围绕着空间与时间两条线索展开。这里的空间既包括物理空间也包括心理空间,一方面关涉自然与城市环境,例如对沙漠和海洋的描绘,对城市景观的再现,甚至包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另一方面深入人类精神,包括对人类集体性记忆、情感、欲望的探讨与展现,或通过沉浸式装置为人类精神提供休憩之所。空间作为一条直观的线索,将全球文明串联起来,展现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丰富艺术样态。而时间作为本单元的另一条线索,以一种相对隐性的方式埋藏在单元中。作为同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们,他们的作品或直接探讨时间本身,或深入到历史中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穿梭,进入不同文化的深层解读里。

▲ 乔瓦尼·欧祖拉,《#1 梦-安娜扎在北京》,摄影,2021

▲ 劳瑞斯·切克尼,《μ图像浮雕(深金 1245C)》,装置,300x200x5cm,2020

在“文明与交融”中,“交融”格外重要,正如“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恰是依存于“和”的大背景,这正是不同文明得以发展与弥散的前提与基础。“交融”是一种价值观念,它破除了二元的思考模式,进入到“一”的更宏大的想象中,这也是我们今天对艺术发展的态度和期望。

▲ 缪晓春《陀螺舞》,3D打印光敏树脂,2019

▲ 张恩利《跑龙套的演员》,布面油画,200x250cm,2022

文明与交融 参展艺术家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 艾恩(德国) 陈文骥 丁乙 恩里科·巴赫(德国) 弗兰兹·艾稞曼(德国) 乔瓦尼·欧祖拉(意大利)汉斯·欧普·德·贝克(比利时) 江上越(日本) 金泽友那(日本) 康海涛 劳瑞斯·切克尼(意大利)李宝荀 刘展 缪晓春 王迈 王思顺 徐冰 张恩利    

共生与对话

中亚单元

策展人:韩昆哲 李暨涵

中亚地区(Central Asia)地处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拥有相近的自然景观,共同或相似的历史、文化、语言,又随经贸往来成为中西方文明互通和思想交汇之地。伴随当代艺术的全球转向,中亚地域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广泛地参与到全球化展览语境之中,展现出相互交融又彼此独立的多元文化样貌,以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表达对人类共同问题的差异化思考。

▲ 王川 《史》之《PXL×石器之巅》《丝绸之印》《中亚-虎》《PXL ×斯基泰人》《PXL ×火》,灯箱,收藏级艺术微喷,120×240cm,130×200cm×2,100×65cm×2,2015-2022

▲ 拉希德·阿瑞恩(巴基斯坦-英国)Rasheed Araeen,归乡系列:在黑暗之中2A、3A,布面丙烯 ,114.3 × 139.7 cm,2012,致谢Rossi&Rossi画廊

▲ 徐震《激情》(28.10公斤,27.90公斤,13.60公斤,11.60公斤),布上油画,300 × 200 cm×2,210×140cm×2,20×10cm×100, 2022年,致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本单元展览以“共生与对话”为主题,邀请28位中亚地域、以及在创作上与国际化和在地性相关联的艺术家共同参与,以“物的共生”“人的共在”和“文明的对话”为线索,通过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呈现有关风物、人情和精神特征的思考和表达。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共生与对话单元展览现场

其中“物的共生”围绕中亚地域的自然风物和地理景观进行。牛皮,树木,地景这些意象被艺术家反复加以提取,或着眼于绘画语言本身,或着眼于材料媒介的差异,或关涉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相互之间形成有关物的共生的对照关系;“人的共在”围绕人的存在状态、精神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在不同语境下的交流、交往展开,包含着传承与对话的线索;“文明的对话”关注历史文明、精神特质、技术演进之间的关联,并在这种关联中形成差异性的思考脉络和共通性的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这个单元的作品,让观众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感受中亚地域绵密的历史质地和人情风物,感受驼铃古道,草木枯荣,人类生生不息的绵延精神。

▲ 马海伦 《新疆牛仔》,收藏级艺术微喷,166×111cm,100×70cm,100×70cm,2019,致谢高台艺术中心

▲ 琴嘎《万物》,行为影像,15’00″” ,2018;《黑色的欲望》,树脂烤漆,尺寸可变,2009-2016

共生与对话 参展艺术家

埃尔博森·梅尔季别科夫(哈萨克斯坦) 策仁皮勒·阿荣特古斯(蒙古国)古扎丽(哈萨克斯坦) 拉希德·阿瑞恩(巴基斯坦-英国)马海伦 玛利亚姆·纳扎里(伊朗) 莫德格玛(蒙古国) 奈萨·坎 (巴基斯坦) 彭斯 琴嘎 邱志杰 苏新平 谭平 王川 王画 王焕青 王家增 王子月 邬建安 徐震®  徐梓博&唐啸  闫冰 杨千 张永和 

生态与家园

生态单元

策展人:王静 郭小晖

新疆是一片广袤丰饶之地,山脉与盆地交错、昼与夜的拉锯、矿产和果实共结连理、民族和文化多元融合,这里具有的亚欧大陆腹地的地质景观、自然遗产和人文风貌,为生态话题讨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及资源,借新疆双年展的契机,以“家园与生态”为主题,以“家园叙事”和“生态智慧”为策展线索,邀请了30位国内外艺术家共同展开一次关于家园认识论与全球生态学的跨学科对话。

展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构建出多物种实体共生并一同诉说新的家园的现实基础,用艺术作品来展示人们生存家园中的既有之物,揭示出对多元物种的领悟与发觉,既回应当前全人类环境生态议题,也试图以家园叙事的在地视角参与建设可持续、离网的、永续的存在联结。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生态与家园单元展览现场

“家园叙事”通过精微而生动的记录,尝试讨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物质材料和传统知识的关联,分享和建构独属于此地的家园叙事,唤醒基于地域自然世界的重新构想,重新塑造对物种身份、依存关系和家园依恋的认识。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王郁洋《人造月》

▲ 汪建伟,《行于泥浆No.14》,布面油画,173X250cm(左),2022; 汪建伟,《行于泥浆No.16》,布面油画,173X250cm,2022(右)

▲ 梁绍基,《大漠银辉》,装置 ,蚕丝、蚕茧、LED 灯、亚克力罩,245X123X15cm,2022

▲ 张大力,《百草园-红玫瑰(20)》,纯棉布红晒,236x236cm,2020(左);张大力,《百草园-红玫瑰(21)》,纯棉布红晒,236x236cm,2020(中);张大力,《百草园-黄海棠(20)》,纯棉布红晒,248x23cm,2020(右)

“生态智慧”则通过整体而细微的想象,呈现万物共生、协同演化的全球性生态景观,通过艺术作品引领我们对有机世界的存在展开想象,探讨人类责任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构建人类与多物种共居家园的现实基础,揭示对全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领悟与发掘。

生态与家园 参展艺术家

陈琦 程然 高文谦 耿雪 郝经芳&王令杰 侯炜国 胡佳艺 梁绍基 李洪波 李赢 林芳璐 刘商英 龙盼 吕松 樊军民 邱宇 沈采 宋冬&尹秀珍 托尼·布朗(法国) 汪建伟 王郁洋 臧坤坤 曾孝濂 张大力 张永旭 赵国洁 郑丰林 钟飙 周力  展望   “可持续新疆食物设计”课题研究小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写生新疆

20世纪以来新疆主题作品研究展

展览聚焦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一个独有的现象,即大批艺术家远赴新疆写生这一群体性艺术创作活动,着重审视和探究“新疆”作为视觉素材给近代艺术家的创作带来的影响,以及艺术家在“写生”绘画语言和实践意义上的拓展和突破,展现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探索和成就。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写生新疆单元展览现场

写生,这种艺术家直面被描绘客体的创作方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从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如陈独秀、康有为等文化先驱便推崇写生之法,借鉴和学习西方油画的写实精神以改良中国画,以此作为冲击旧文化的有力武器。展览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的展示,期待引发对以下问题的讨论:“写生”观念和实践在20世纪以来的发展和转变,以及这些转变在艺术表达过程中是如何运作并产生效应的。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写生新疆单元展览现场

新疆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遗迹异常丰富,阳光赋予了这片土地独有的色调,这种色调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带给艺术家对景写生的冲动,多彩的民族服饰、典型的民族形象和丰富多变的自然气候环境,成为内地油画家不断赴疆、施展自己色彩创造性的审美对象。自古以来,新疆对于视觉造型艺术便有着重要的贡献,远古的岩石壁画拱卫出古代西域文明的摇篮,汉唐的佛教造像将艺术之光铺照向天山南北,丝绸之路又交汇着中国、印度、阿拉伯、希腊等多地文化。新疆的文化和地理的特殊性在写生和艺术创作实践中发挥着特有作用和意义。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写生新疆单元展览现场

新疆写生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国山河之壮美奇雄,更引发人们对艺术文化价值的思考。可以说,写生新疆这一活动,既是艺术家个人的选择,又与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重要的文化思潮的转变息息相关。展览形象地展现这片广袤土地上发生的文化交流融合到现代潮流中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创造,深刻领略中国20世纪以来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本展览作为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交流传播推广资助项目,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同时得到了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彩票公益金的资助,新疆美术馆开启巡展首站,之后还将巡回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继续展出。

 

写生新疆研究展特展 参展艺术家

司徒乔 韩乐然 董希文 叶浅予 罗工柳 钟涵 伍必端 谭权书 梁玉龙 黄胄 李山 龚建新 全山石 戴泽 王合内 闻立鹏 靳尚谊 苏高礼 张仃 刘秉江 朱乃正 庞钧 列阳 阿布都鲁曼 谢家道 杨鸣山 张威 叶毓中 张群 龙清廉 刘小东 文国璋 杨茂源 李晓林 陈坚 范迪安 于小冬 胡西丹·克里木 赵培智

天地之间

中国当代水墨的传统与再现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是从中国文化出发,立足新疆现实,以开放创新的视野组织的、面向世界的艺术交流活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繁荣与复兴离不开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也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以创造性转化推动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天地之间单元展览现场

水墨画是中国画重要的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典型艺术特征占有极为重要的艺术地位。如何利用中国水墨画资源,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促进中国画在当下形成新的表达语境,为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的文化贡献,这也是本次展览策划的视角。实现中国美术的传统和再创造离不开一代代水墨艺术家的探索与奉献,正因为此,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专门设置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汇聚国内享誉国际的中国画艺术家以及正在成长起来的青年艺术家,形成本届双年展当代水墨单元,集中呈现1980年以来涌现出来的中国最为优秀的水墨艺术家,以他们为样本呈现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现状。

▲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天地之间单元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天地之间”为主题,以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为基础,以天地演化和万物不息体现中华文化的发展观。“天地之间”亦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气势磅礴和大千气象,从“天地之间”演变为展览的四个单元:山水间、人世间、风物间、境象间,以此契合当代水墨的四种表达趋向。

 

天地之间水墨单元特展 参展艺术家

丁观加 杜小同 杭春晖 黄丹 康春慧 李皓 李津 梁铨 刘丹 刘德维 刘明波 刘庆和 刘琦 彭薇 丘挺 桑火尧 沈勤 孙浩 王牧羽 王绍强 武艺 邢罡 徐华翎 徐龙森 徐勇民 章燕紫 张天幕 周名德 曾健勇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局(港澳台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支持单位: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

鸣谢单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3.1.10—2023.2.25

展览地点:新疆美术馆

文明与交融 参展艺术家: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 艾恩(德国) 陈文骥 丁乙 恩里科·巴赫(德国) 弗兰兹·艾稞曼(德国) 乔瓦尼·欧祖拉(意大利)汉斯·欧普·德·贝克(比利时) 江上越(日本) 金泽友那(日本) 康海涛 劳瑞斯·切克尼(意大利)李宝荀 刘展 缪晓春 王迈 王思顺 徐冰 张恩利    

共生与对话 参展艺术家:

埃尔博森·梅尔季别科夫(哈萨克斯坦) 策仁皮勒·阿荣特古斯(蒙古国)古扎丽(哈萨克斯坦) 拉希德·阿瑞恩(巴基斯坦-英国)马海伦 玛利亚姆·纳扎里(伊朗) 莫德格玛(蒙古国) 奈萨·坎(巴基斯坦) 彭斯 琴嘎 邱志杰 苏新平 谭平 王川 王画 王焕青 王家增 王子月 邬建安 徐震®  徐梓博&唐啸  闫冰 杨千 张永和 

生态与家园 参展艺术家:

陈琦 程然 高文谦 耿雪 郝经芳&王令杰 侯炜国 胡佳艺 梁绍基 李洪波 李赢 林芳璐 刘商英 龙盼 吕松 樊军民 邱宇 沈采 宋冬&尹秀珍 托尼·布朗(英国) 汪建伟 王郁洋 臧坤坤 曾孝濂 张大力 张永旭 赵国洁 郑丰林 钟飙 周力 展望  “可持续新疆食物设计”课题研究小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写生新疆”研究展特展参展艺术家:

司徒乔 韩乐然 董希文 叶浅予 罗工柳 钟涵 伍必端 谭权书 梁玉龙 黄胄 李山 龚建新 全山石 戴泽 王合内 闻立鹏 靳尚谊 苏高礼 张仃 刘秉江 朱乃正 庞钧 列阳 阿布都鲁曼 谢家道 杨鸣山 张威 叶毓中 张群 龙清廉 刘小东 文国璋 杨茂源 李晓林 陈坚 范迪安 于小冬 胡西丹·克里木 赵培智

“天地之间”水墨单元特展参展艺术家:

丁观加 杜小同 杭春晖 黄丹 康春慧 李皓 李津 梁铨 刘丹 刘德维 刘明波 刘庆和 刘琦 彭薇 丘挺 桑火尧 沈勤 孙浩 王牧羽 王绍强 武艺 邢罡 徐华翎 徐龙森 徐勇民 章燕紫 张天幕 周名德 曾健勇

 

(凤凰艺术 乌鲁木齐报道 编辑/解雅祺 责编/索菲 dbk)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