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术介入工业,谁说东北只有烧烤和直播?
11月25日,以“融艺术之灵,造工业之美”为主题的铁西工厂艺术季于沈阳正式开启。在本次艺术季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的“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正式与一场快闪时装秀亮相工厂。
“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直播”
这句话成了近年来东北人自我调侃的段子,但也表现出昔日辉煌的老工业基地如今的落寞。经过四十年的市场化改革,曾经作为社会主义工业中心的中国东北地区,增长势头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风光不再。东北众多工厂与工业基地如何振兴?东北城市的当代文化又该如何得到再生?也许艺术为其提供了另一种新可能。
▲ 沈阳铁西老工厂
艺术与工业,向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我们在工业上的审美,百年来一直受着艺术行业的影响。衣食住行的一切所用之物,皆可能是从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中获取的灵感,艺术可以作为工业发展的驱动力。同时,艺术家创作所需的媒介也依赖于工业。新的工业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也是艺术走入当代性的必要条件。
同时,艺术介入工厂,以此再生城市活力的案例不在少数。北京的798艺术区,原本是北京国营电子工业的老厂区,现在已成为北京城内最新潮的文化新区。纽约的高线公园原本只是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现已成为独具艺术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
▲ 北京798艺术区
▲ 纽约高街公园
而在东北这片老工业基地的土地上,艺术基因一直存在。在当代艺术发展的三十多年里,东北经历过80年代的临时组织和前卫小组的艺术实验,90年代的纪录片运动和地下音乐表演,以及随后逐渐“被流放”的东北艺术家对于“东北”的描绘。与大多数人对东北刻板印象形成对比的,也存在着一个深刻又隐忍着的东北。
▲ 刘小东,《郭强在自己开的KTV里》, 2010
由此,艺术可以成为东北工厂与工业基地未来的答案之一吗?艺术可以再生东北城市的活力与文化吗?
于沈阳开幕的铁西工厂艺术季给出这样的答案:“工业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存在,艺术带给工业生产更丰富的创造力,工业亦可给艺术创作带来无限灵感与启迪。”
▲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艺术季现场
工厂中的“创型者”
2019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艺术创意团队(包括:莫芷,柳威,周勤,程桥木,郑华康等18位成员),以BMW车型、铁西工厂的精湛制造工艺和先进生产理念为灵感展开在地性艺术创作,倾力打造出“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幻方》《由零开始》《创型》及衍生品《制造#2019》。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铁西工厂厂长张涛,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造型创意团队颁发典藏证书
作品涵盖绘画、雕塑、综合装置、版画等多个类型,从时间、空间、结构、开放性四个维度诠释工业与艺术的融合之美。“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于本次艺术季活动中正式揭幕,不仅诠释了铁西工厂员工锐意进取、追求不凡的信念与价值观,更彰显出华晨宝马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与“创新设计”理念。
▲ “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在铁西工厂亮相
“创型者”第一章 : 《幻方》
“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的第一章名为《幻方》,由6个立方体堆叠而成,其灵感源于超立方体,即四维空间结构,它在三维空间中展现为正四面体的形态。《幻方》装置将多位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串联在一起,暗示着艺术创意的绵延变化如幻方在三位空间不断变换。同时,幻方的结构也是一种象征,展示出设计的概括性形态,喻示着空间内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构成铁西工厂这样一个艺术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
▲ 《幻方》,100*300*100cm,布面油彩、亚克力板材与木质外框综合装置
“创型者”第二章 : 《由零开始》
“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的第二章名为《由零开始》。艺术与工业制造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不断的迭代,通过亚克力切片营造景深视觉效果,作品揭示了汽车制造从纸面设计理念发展到实际生产的演变过程,也反映着在实践与创作的进程中,产品与作品都不断优化革新的相似进程。
▲ 《由零开始》,100*300*100cm,透明亚克力板材与白钢支架
“创型者”第三章 : 《创型》
“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第三章名为《创型》。作品中使用了大量零部件绘画,并最终拼合为一个车身。艺术家们通过创作追溯每个零件诞生之初,以手工绘画的方式呈现高度平整的现代工艺制造表面下未被人体验到的带有温度的劳作。
每个形态各异的部件都经由艺术家、工业设计师、匠人、技术工人之手而完成,每个部件都是“创型者”们专注执着于时间的凝聚物,倾注着他们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 《创型》,230*150cm,布面绘画与车辆零件综合装置
“创型者”衍生品 : 《制造#2019》
“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的特别板块名为《制造#2019》,是由艺术家团队亲自操刀制作的艺术衍生品。其灵感汲取自工厂车身车间内先进的焊接技术,并由不同的车身零件轮廓方块拼合构成,取意工厂生产线上的模块化合作模式。
同样,衍生作品也包含了所有参与加工者的署名,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再承担着绝对作者的角色,作品尊重所有实践的真实性,并肯定所有身体力行者的劳动价值。
▲ 《制造#2019》,30*40cm,纸本丝网版画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创意互动形式,“创型者”主题艺术装置与现代工业制造共同搭建成为一个体验式多维空间。此次跨界艺术合作,是现代科技和人文艺术交汇相融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为探索艺术创造与工业生产在新时代下的共同繁荣开拓出创新路径,带给未来无限可能。
▲ 铁西工厂员工在铁西工厂艺术季现场
铁西工厂中的“时装秀“
“时装是游走的建筑”。
作为工业生产和艺术元素的汇集地,铁西工厂近年来逐渐成为沈阳地区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吸引了广大潮流先锋们前来拍照打卡。
2019年艺术季时尚设计师,以铁西工厂车身车间和总装车间中的工业元素为灵感,分别打造以“酷型未来科技感”和“彩色潮酷工业运动风”为主题的跨界服装,并以快闪时装秀的形式,上演工业与艺术的碰撞与融合。
▲ 铁西工厂时装秀
▲ 铁西工厂时装秀
与其说铁西工厂是一个工业园区,不如说它是一座巨型艺术空间,能够承载各种艺术形式并创造无限可能。
主办公楼大厅中陈列了许多来自中德艺术交流“艺术10+10”项目的优秀作品,如《单位人》雕塑和《玻璃碎片》绘画等,这些创作成为这座艺术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基因,为东北的工业与工厂提供更多活力。
▲ 铁西工厂现场
艺术与工业始终密不可分,设计师以艺术思维赋予事物美感,生产者则通过精湛技艺将设计完美呈现。而铁西工厂,也为东北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缕别样的艺术暖光。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