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部艺术类纪录片打开“没有”博物馆的日子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展览的空窗期,终于有时间看这10部艺术纪录片了!

你也和我一样想出门看展了吧?国内美术馆恢复运营的时间暂且未知,国外的展览又因国际航班停飞而遥不可及。这段艺术空白期,该怎么打发呢?继上次设计类纪录片之后,我们又整理了10部艺术类的高分纪录片,和大家分享。可别担心它们太过学术,这些纪录片在拍摄上花的心思不比综艺节目少,过去看不懂的名画,现在都有演员来表演,常常让人刷到停不下来。欣赏艺术远没有那么多门槛,纵使美术馆打烊,影视效果也掩盖不住它们的光芒,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用眼睛先看起来就对了。

《局部》1-3季

在这系列影片的主角陈丹青看来,“希望大家都能戒掉‘我不是专业的’这句话,因为是个人就可以听音乐,就可以看画,就值得享受劳累一天后,获得短暂平静的这几十分钟”。艺术并不是专业人士的自嗨,艺术的美值得各行业的每一个人去感知讨论,因此我们将没有“门槛”的《局部》系列作为第一个推荐。

取“绘画的局部中蕴藏着无数的细节”之意,《局部》第一季的每一集以巴赫大提琴(Cello Suite No.1, Prelude )缓缓开场。陈丹青坐在自己的画室里,一盏台灯,一张书桌,从古今中外的每一张名画的细节开始,深入浅出地带我们进入艺术史的天地。

有人说他的艺术史观不一定是最正统的,却总能和自己不谋而合。

已是研究大家的陈丹青并未站在很高的台阶上向下宣讲,他语调不急不缓,诚恳而从容,以情感式的表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不少语句中,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浪漫天真。

第一季的第一集便讲了近两年再度火热的《千里江山图》,“开阔得非常具体,切割起来每个局部都是一幅画,都是细节。”关于这幅画的讲述只有十几分钟,却成为了第一季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

《局部》的第二季,陈丹青不再独坐书桌前,不讲艺术史,而带着我们走进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家相信书本、教条,不太肯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眼睛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我们通过这双眼睛看遍了数十个展厅中的馆藏,从名作一个个细微的局部,看到令人感慨万千的细节。

“二十年前,我为什么去到纽约?不是为了移民、发财,而是为了到西方开眼界,看看油画经典的原作。当我走进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上下古今的西方油画看也看不过来,可是没想到就在那里,我从此开始了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启蒙,认清了我们民族从上古到清末的艺术家谱。”

这一季穿插着他的人生经历,他不是博物馆的讲解员或工作人员,但他对这里如数家珍,比如提到一个特别喜欢的小房间,他说我经常来这里。陈丹青对大都会博物馆的熟悉程度会让你有一种沉浸式体验,仿佛也置身馆中,走在这些名画前。

第三季的内容其实在第一季就有了苗头。在《局部》第一季《圣马可教堂》中,陈丹青就讲到湿壁画的精美、传奇,胜过油画,却鲜为人知,于是他用第三季来讲湿壁画,去揭示文艺复兴之外的另一个意大利画坛,翻出那些被光芒掩盖的佳作。

他带领我们走进佛罗伦萨大大小小的教堂,不看名画,专讲那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的墙。若非身处实地,湿壁画很难被欣赏讨论,它不是可供印刷的单幅作品,教堂的天顶、圆顶、拱顶、祭坛、门墙周边、窗户周边、廊柱周边,可以全被画满湿壁画,没有边界,但震撼至极。毫不夸张地说,第三季的每一帧都让人心动。

《局部》会是我们今天推荐的纪录片里少有的国产作品,以国人的眼睛欣赏世界,带世界欣赏我国的艺术。局部的魅力,就在于用我们熟悉的语境讲看似深奥的艺术,再复杂的东西也能看得人如痴如醉。

《三色艺术史》

这是一部高“颜值”的纪录片,色彩本身的魔力、主讲人詹姆斯·福克斯的个人魅力、摄影镜头的美丽让它在一众纪录片里小众而优秀。

影片里登场的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三原色,而选择了代表权力的金色、象征梦幻的蓝色和容纳一切的白色。

古人认为黄金与太阳是同一种东西,这也预示着金色直到今天在色彩中依然占据高位。从古埃及图坦卡蒙大墓到文艺复兴时期金制的盐罐子,再以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画作《吻》作为压轴。我们迷恋黄金也许是因为它代表了内心最神圣的东西。

第二集从极难获取的青金石讲起,转到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作品,也自然少不了闻名于世的克莱因蓝,最后以我们这颗蓝色星球收尾。蓝色象征着天空、海洋,没有边界,几乎很少有人会不爱这种颜色,它饱受艺术家热爱也是情理之中了。

白色,我们常理解为纯净的象征,从18世纪开始,我们深信白色能给我们以启迪和鼓舞。但到了现代,白色却有了极权的含义,它只允许秩序和统一,不容忍任何不协调和异议,最纯净的颜色同时也是另一种黑暗。

除了色彩本身,整部纪录片的编剧兼主持人詹姆斯·福克斯也是影片的魅力之一。他着衬衫西装,打扮永远得体;赞叹中总带有一丝节制,靠近艺术品时从不大声说话,如此谦逊,想不吸引人都难。

《三色艺术史》中的摄影构图同样美丽至极,每一帧都可见摄影师的用心。

《奇趣美术馆》1-2季

如果名画里的人物会说话,你猜他们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喜欢幽默的叙事手法,答应我一定不要错过《奇趣美术馆》这系列喜剧纪录片。近两年诞生的《奇趣美术馆》注定是前卫的,它让法国著名的喜剧演员化身名画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开启脑洞吐槽。

单集片长只有2分钟,入坑毫无压力。每一集的最开头倒是从一本正经的介绍开始,然后,画中人就画风突变了。

在《美国哥特式》这一节里,人物之间的吐槽还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创作背景与不少看画者长期以来的困惑。

幽默的故事情节,魔性的背景音乐,不经意间的艺术科普,这系列纪录片绝对会让你刷到停不下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艺术与我们大众其实也并非遥遥相隔。

《现代艺术大师》

安迪·沃霍尔、马蒂斯、毕加索和达利,不得不说这部纪录片的导演选择了4个恰到好处的主角。只要对艺术稍微感兴趣的人,都听说过他们的名字,略知一二。这四位也是名副其实的伟大艺术家,一集60分钟单讲其中一位都足够充实,再专业的人士在他们身上仍能学到点什么。

在影片中,我们跟随主持人Alastair Sooke的脚步,走访这四位20世纪伟大艺术家们生前的居所、游历、求学、谋生、发迹的国度,与他们相交的至爱挚友交谈,走进艺术家诞生的年代。

第一集从安迪·沃霍尔开始,对于他热爱的“复制”和人生后期的商业化,一直以来争议不小,这部影片却将更深层的缘故呈现给我们。他用连续的画面进行表达,简化过程,突出想法,这在新媒体艺术还没普及的早期尤其具有哲思。

主持人采访了安迪的好朋友——纽约的一个艺术家和演员Dennis hopper,被问及安迪为什么喜爱复制时,他说:“这不就是我们的时代吗,媒体、报纸、滚动新闻联播……迈克尔杰克逊都死了多少回了?”尽管不是艺术家本人发声,但这些亲朋挚友的回答仍然发人深省。

在四位艺术家里,马蒂斯的那集最让人潸然泪下。

简洁的线条,大胆的构图,鲜艳的色彩,这位野兽派大师没有那么专业的训练,依着热情画了一辈子。晚年的他罹患肠癌,身体虚弱得无法作画,便拿起大剪刀作拼贴,伊卡洛斯的红心就是他仍然跳跃着的理想之心。

马蒂斯为感谢修女而督建的小教堂出现时,弹幕里太多人留下了热泪。湛蓝玻璃之上,黄色的枝叶茁壮伸展着,满目的生命与希望。

我们今天熟悉的卡通人物米菲也是在马蒂斯的启发下诞生的,尽管色彩简单,形象简单,谁又能说这不是艺术的初心?

《旷世杰作的秘密》

《旷世杰作的秘密》,光听名字都有几分跃跃欲试,“窥探”是人的本性,人总会对隐秘、八卦感兴趣,就算对象是艺术也不例外。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春》举世闻名,整幅画宽超3米,9个人物所身处的草坪上盛开着500多朵花,分属170个品种。然而为他们聚集在此的意义,人们已争论了500多年。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得知画面正中的维纳斯与丘比特组成的母子形象是那个时代的“命题作文”;翩翩起舞的美慧三女神则成为画面的主视线她们似有若无的着装是呼之欲出的性暗示;画面的左侧是美少年信使,右侧则是一起暴力事件,西风强暴了森林女神,女神转而成为花神。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这是法国年轻艺术家乔治·修拉神秘而又闻名的画作,6.39平方米的画布上,他用了几百万个色彩点组成画面,为此花了两年时间。在画面里,人物数不胜数,但最令人不解的却是一只格格不入的猴子。

通过揭秘,修拉的7幅画里都画了猴子,影片用X光进行照射后竟发现猴子原来并不存在,是后来加上去的。1880年代,嫖娼的人太多,警察常常来扫黄,而那只母猴子便是娼妓的象征。

像这样的揭秘,纪录片中还有不少,有的揭示了创作手法,有的叙述着画作背后令人唏嘘的故事。这系列纪录片就像给我们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旅行”,其中的收获将会对我们今后每一次看展时的感受产生持续的影响。

《河流与潮汐》

这是IDMb排名最高的艺术纪录片,在所有纪录片中排名第七,目前是8.3的高分。这部纪录片讲述了英国大地艺术家安迪·高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故事,有关河流,有关自然。

在安迪·高兹沃斯的想法里,“河流”与“时间”是两个重要的概念,他取来树叶、花瓣、石头、冰块等大自然中随手可得的元素,展现时间河流的意境。

这些创作元素取材于自然,又因其很难被持久保存而屡屡被自然收回,再度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正如潮汐,美而易逝,周而复始。

缓慢悠长的节奏,空旷静默的镜头,与消失才算完成的艺术作品相得益彰。这种与自然“无意为之”的交谈方式,正是大地艺术的魅力、这部影片的魅力、艺术家本人的吸引力。安迪·高兹沃斯不是爱称自己为“艺术家”的那种艺术家,他就像他所表达的河流一般润物细无声,在小河流淌里说出自己的澎湃。

《印象派 绘画与革命》

这部纪录片一定会让你出乎意料,唯美清新的外表下藏了不少幽默元素。

Hold your horses乐队的《70 million》,配合着各种名画的奇怪打开方式,这些奠定了本片的风格:用有趣代替严肃,把历史讲得浅显易懂,令人难忘。

这部关于印象派的纪录片,以时间为序,回顾印象派的缘起、兴盛和过渡,同时提及与印象派关系密切的点彩画派和后印象派各位画家。诸多大家,一个不落地登场。

如今人人都爱梵高,但他的性格怪癖在当时你恐怕很难接受。有一句阴郁的荷兰格言这样说到:“A frog will always jump back into the pool,even if it sits on a golden throne.”后来梵高在法国居住时想念荷兰,又说:””Exiled in this pretend Holland,a lonely Dutch frog was missing its pond.””前后对应,关于梵高的这一段被拍得妙趣横生。而类似这样的细节,在这部纪录片里还有很多,一定会带给你惊喜。

《艺术的力量》

熟悉的人或许一眼就能看出这张美得不可方物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的名作《捧果篮的男孩》,但这并非原作,而是由曾扮演过蜘蛛侠的演员安德鲁·加菲尔德来演绎,光影不输原作,美感更能为现代审美所接受。这正是《艺术的力量》这部匠心之作的创造力,用场景重现带我们回去艺术大师的生活。

《捧果篮的男孩》原作

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罗斯科,这八位血脉贲张的狂人艺术家便是《艺术的力量》精心挑选的主角,他们每一个都有动荡的人生,在苦难中创作伟大,他们的作品与装点生活无关,皆是为了震惊世人,这正是“艺术的力量”。

跟很多同类型纪录片四平八稳的访谈风格不同,《艺术的力量》采用真人演绎、现场还原的方式牢牢吸引你的注意力。每集的开头,讲述人都从某件作品入手,提出一个疑问,在短暂但异常华美的片头之后,答案慢慢从艺术家的生平和其精神的激荡中浮现出来。整部影片引人入胜,即使在BBC的一众艺术类纪录片中,也仍然出类拔萃。

除了演员精彩的演绎,讲述人Simon Schama的见解也十分动情。

在最后一集关于罗斯科的故事之前,讲述人提出了一个最核心的疑问:艺术到底具有怎样的力量,能改变我们,改变世界吗?最后的回答是:不能。

但我想,艺术是一定能改变我们内心的,它的力量不是钝器,而如河流缓缓流淌。当每个人都被艺术的力量浸氲后,世界自然会产生变化。

《画廊外的天赋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这是一部你无法看清主角的纪录片,主角或打码出现,或者隐藏在黑暗,他保持着他的神秘性,甚至需要其他人去寻找。

没错,这是英国艺术家班克斯的第一部个人纪录片。他的涂鸦作品遍及英国各城、维也纳、洛杉矶、纽约、巴塞罗那、巴黎各地令人意想不到的街头巷尾,人人知道他,却从没有人见过。他的作品能轻松撬动百万级的艺术市场,但他却能在互联网时代做到完全匿名,这真是个奇迹。

锲而不舍地寻找班克斯的大有人在,影片中第一视角的法国移民泰瑞·库塔正是。他痴迷于街头涂鸦文化,走访各地的街头艺术家,班克斯便是他的终极目标。终于他等到了这个机会,也在班克斯的允许下跟踪拍摄了不少片段。然而,班克斯看过他的“纪录片”后却劝他远离这行,并怂恿其走上了艺术道路,最后班克斯自己将这一切经历做成了至今仍有人在讨论是否为“伪纪录片”的影视作品。

班克斯的最后宣言相当恶搞: 我再也不会建议别人去搞艺术了。与其他个人纪录片不同,影片背后是班克斯对艺术商业/工业化的深深嘲讽。如此轻松地反转了最初的题材, 把一部纪录片变成黑色幽默, 相信也只有班克斯才能做到了。

《卢浮宫的珍宝》

与其他纪录片比起来,《卢浮宫的珍宝》俨然更像一次视频云看展,以主持人安德鲁·侯赛的视角,一路边走边讲卢浮宫的历史,欣赏卢浮宫里数不清的珍宝。

在纪录片中,安德鲁·侯赛除了探索Veronese,Rubens,David,Chardin,Gericault和Delacroix等画家的杰作之外,还从建筑和设计的角度来观察卢浮宫本身不断变化的面貌,这一点是我们普通游客即使身临现场也很难完整探究的。

一个人穿越卢浮宫的辉煌艺术和历史,当然好处多多,因此我们得以借主持人之眼,看到很多艺术品的细节,因走马观花式地欣赏而错过的一些有意思的艺术品,也得以重现。

一个博物馆的前世今生,也是一个国家的恢弘历史。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手法其实我们借来也十分合适,从博物馆讲起,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故事缓缓揭开。

(图片来源一夜美学)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4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