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取得新收获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29日对外消息指,考古部门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巴达拉胡嘎查发掘的金斯太遗址取得新收获,该次发掘最大的意义在于为东西方古人类迁徙提供考古实证。

金斯太遗址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参与的此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共发掘及清理面积约20平方米,共清理火塘7处,其中多数火塘受到了啮齿类等穴居动物的扰乱而不完整,仅有两处火塘相对较为完整,火塘主要为挖浅坑堆烧,尚未见到石块构筑迹象。

此次考古中,考古人员还发掘到陶片、青铜残件、装饰品、骨器、贝壳、石制品、动物骨骼及牙齿等,其中以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最多;在坍塌等堆积物内还筛选到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陶片,及较多的装饰品、骨器,以及少量的青铜残件和贝壳等。

专家认为,本次发掘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可为研究人类行为的历时性演变、其与环境变化的互动关系等提供材料;遗址出土的少量海贝、装饰品和黑曜岩石制品,可为讨论远古时期古人类的社会交换网络、群体关系等提供丰富材料。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平认为,金斯太遗址所在地区是欧亚大陆东部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一站,是研究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及中国北方和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文化互动的关键地区。

在他看来,此次对金斯太遗址的发掘,显示了该遗址所具有的重大学术价值和潜力,能为东西方古人类迁徙、技术扩散和文化交流等提供考古实证。

(原标题: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取得新收获 为东西方古人类迁徙提供实证。文字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1.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