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艺术名家作品展""亮相香江""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宣誓就任。   

▲ 习近平主席监誓,李家超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鹏

 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凤凰卫视在6月30日和7月1日两天,推出多档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报道。启用在香港尖沙咀和湾仔设立的直播室,以及北京节目中心演播室,派出多路记者和评论员,在香港和北京两地邀请重量级嘉宾全方位报道香港回归25周年的各项庆祝活动,敬请关注!

▲ 2022年6月30日,凤凰卫视《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报道》香港演播室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鉴往知来——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型主题展”于6月21日至2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展出。

▲ 2022年6月21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鉴往知来——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型主题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卢新宁,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毛超峰,中央人民政府驻港国安公署副署长孙青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紫荆文化集团总经理文宏武出席并担任主礼嘉宾。120多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莅临开幕仪式。

▲ 2022年6月21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鉴往知来——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型主题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宾主参观展览

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毛超峰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主题展就是从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撷取500多个代表性瞬间,用图文并茂的全景化方式立体展示香港发生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让大家真实触摸、深切感受到香港是从哪里来的、走过哪些路、将要向哪里去。

▲ 2022年6月25日至7月13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今朝更好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艺术名家作品展”在香港天际100举行

随后,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于2022年6月25日至7月13日在香港天际100举行。齐白石、高剑父、陈树人、刘海粟、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赵少昂、李可染、黎雄才、启功、关山月、杨善深、饶宗颐、吴冠中等二十多位大师领衔,其精品力作在本次展览集中亮相,以艺术之美,汇聚香江,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香港同胞将在7月1日前后的半个月时间里近距离感受二十余位大师上乘佳作和数十件当代艺术创作精品。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希望通过感知经典,搭建艺术交流平台,增进内地与香港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助力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最新报道。

▲ 2022年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紫荆花开香江岸,妆点今朝更好看。

香港回归祖国25年以来,香港社会迸发出全新的活力。25周年,一个新的起点,东方之珠在紫荆花开的香江之畔,更显夺目耀眼。

▲ 香港天际100

25年来,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都深深体会到血浓于水的真情。从98年抗洪到汶川地震,香港同胞总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强大的支援;从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到抗击新冠肺炎取得显著成效,也无不显示出香港稳定发展背后祖国强大的身影。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下,新时代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也正初见成效。

25年来,香港同胞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不断提升,对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感不断增强。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让更多的香港同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观赏大师原作,“今朝更好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艺术名家作品展”将于2022年6月25日至7月13日在香港天际100举行。

▲ “今朝更好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艺术名家作品展”在香港天际100举行

本次展览由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紫荆杂志社承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新鸿基地产慈善基金协办。展览6月25日至7月2日为预展,并计划于7月3日举办开幕式。 

林风眠的《秋》、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潘天寿的《小龙湫下一角》、李可染的《牛性纯驯时亦强犟》、吴冠中的《青城天下幽》等典藏珍品不仅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史上的成就,也展示出紫荆文化集团立足香港、深耕大湾区,增进香港社会文化福祉的初心和决心。

本次展览分为“致敬经典”“文脉传薪”“印象湾区”“紫荆花开”四个单元,以世纪经典、时代精品、湾区繁荣、青年创作四个维度展现当代中国文艺尤其是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港文化融合的大繁荣大发展。

单元一:致敬经典

本单元展出了齐白石、刘海粟、林风眠、潘天寿、高剑父等十余位艺术家创作的精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创作,包括齐白石的《虾》、潘天寿的《小龙湫下一角》、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李可染的《牛性纯驯时亦强犟》等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正是中国百年文化的缩影,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创造精神,是今天我们依然要坚守传承的文化价值。

▲齐白石《虾》纸本水墨,97x34cm,1952

▲ 高剑父《山水》纸本设色,67x40cm,1938

▲ 陈树人《金碧山水》纸本设色108x32cm

▲ 刘海粟《奔流》纸本水墨94x65cm 1980年代

▲ 潘天寿《小龙湫下一角》纸本设色112x106cm 1960年代

▲ 林风眠《秋》纸本设色66x62cm 1960年代

▲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纸本设色125x145cm 1964

▲ 赵少昂《松鸟图》纸本设色40.5×70.5cm 1960

▲ 李可染《牛性纯驯时亦强犟》纸本设色69x45cm 1960年代

▲ 黎雄才《森林之晨》纸本设色167x92cm 1953

▲ 启功《八言联》书法 197×40.5cmx2

▲ 启功《秋山红树》纸本设色99.5×34.5cm

▲ 关山月《俏不争春》纸本设色90x63cm 1973

▲ 杨善深《山水人物》纸本设色34.5x78cm

▲ 饶宗颐《山水》纸本设色45x120cm 1984

▲ 饶宗颐 金石拓本荷花对幅 纸本设色155×83.5cmx2 2015

▲ 饶宗颐 敦煌简体二言大对联 书法232x52cmx2 2010

▲ 吴冠中《青城天下幽》纸本设色145x93cm 1970年代末

▲ 黄胄《牧驴图》纸本设色88x47cm 1959   

单元二:文脉传薪

本单元展出的作品如包括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大师的弟子以及当代中国画名家的作品,这些当代艺术名家之作,为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国艺术风格的传承,更是中国艺术创造精神的生生不息。

▲ 陈辉荣《和风》纸本水墨135x35cm 2022

▲ 蔡豪杰《海峡水 民族情》纸本设色160x95cm 2018

▲ 傅二石《巴山晓雾》纸本设色132x67cm 1982

▲ 金耀基 梁启超诗句 书法 78x35cm 2022

▲ 何家英《回归庆团圆,华夏一家亲》书法140x70cm 2022

▲ 何百里《古城曦望》纸本设色95x95cm 2022年

▲ 刘文西《傣族姑娘》纸本设色68x46cm 1981年

▲ 李宝林《峰高图》纸本水墨 136x68cm 2022

▲ 李庚《山水》纸本设色138x68cm 2022

▲ 林蓝《清朗十页》金箔设色146x34cm 2015

▲ 吕林《熊猫》纸本设色82x50cm 1980年代

▲ 李夏夏《花间拾趣》纸本设色135x35cm 2022

▲ 李九红《山水》纸本水墨138x68cm 2022

▲ 马新林《花鸟》纸本设色136x68cm 2022

▲ 潘小明《春风得意》纸本水墨136x35cm 2022

▲ 孙其峰、王志林《双鸽梅花》纸本设色67x45cm 1980年代

▲ 施子清《行法-乾坤浩荡》书法136x34cm 2022

▲ 宋陆京《惠风和畅》纸本设色 136X34cm 2022

▲ 童中涛《山水》纸本设色97x45cm 1980年代

▲ 涂国喜《春天》纸本设色135x35cm2022

▲ 王明明《听松图》纸本设色68x68cm 1985

▲王镛《宁河晚照》纸本设色78x49cm 1982

▲ 伍月柳《泉声响遍满山间》纸本设色 139x68cm

▲ 熊海《黄山云涌》纸本设色142x70cm 2019

▲ 萧晖荣《春色满庭芳》96x180cm 2022年

▲ 杨之光《新疆舞》纸本设色133x66cm 1980年代

▲ 袁运甫《荷花》纸本设色67x67cm 1995

▲ 卓鹤君《黄龙洞》纸本设色77x47cm 1984

▲ 张足春《安平泰》纸本水墨135x35cm 2022 

单元三:印象湾区

本单元共计展出来自广州画院、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以及香港众多艺术家19幅作品。在加快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香港和内地的交往交流更加密切,经济合作成果日益涌现,文化交融步伐持续向前,“湾区”成为粤港澳艺术家寄语未来的共同主题。

▲ 陈鸿彪《远眺港珠澳大桥》纸本设色136X68cm 2022

▲ 陈娟《浓情九龙站》中国画160x120cm 2021

▲ 陈川《幸福湾区》纸本水墨 135x35cm 2022

▲ 董小明《维港晨雾》纸本水墨96x185cm 2016

▲ 方向《香港城市一角》纸本设色136X34cm 2022

▲ 方晓龙《繁华》纸本水彩76x110cm 2022 

▲ 林天行《港珠澳大桥》纸本设色138x68cm2022

▲ 林鸣岗《维多利亚港湾的清晨》纸本设色140x200cm 2022

▲ 李秀玲《同心聚力深港情》纸本设色200x153cm 2022

▲陆佳水墨画《香港故事组画》69X69cm 2017年

▲ 李仕明《狮子山下》纸本设色138×68.5cm 2022

▲ 苗瀚文《结构之光》纸本水墨55×39.5cmx3 2019

▲ 石刚《天下飞梁——港珠澳大桥》铜版画100x57cm 2022

▲ 沈平《静静的港湾》纸本设色138x70cm2022

唐承华《香港之夜》水彩画、油画棒56x76cm 2022

王海昆《香港明天更美好》纸本设色138X68cm2022

▲ 王秋童《星光熠熠》纸本设色68X68cm2022

▲ 杨晓洋《香港西贡渔村》纸本水彩80x120cm 2015

▲ 赵志军《铭刻1997》纸本设色100x105cm 2022 

单元四:紫荆花开

本单元共计展出6幅作品。紫荆花是香港的象征。紫荆花开满香江,亦是今朝更好看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青年艺术家们踊跃地拿起画笔,欣然绘就不同风格和形态的紫荆花,祝福香港明天更加美好,紫荆花开更加灿烂!

▲ 陈俊宇《灼灼其华》纸本设色137X35cm 2022

▲ 邓远清《紫荆花开》纸本设色33x33cmx4 2022

▲ 罗兰《紫荆迎春来》纸本设色200X140cm 2021

▲ 皮祥玲《紫荆花开》纸本重彩230x150cm2020

▲ 翁真如《紫荆花开正烂漫》纸本设色137x69cm 2022

▲ 张玮《紫荆花开》纸本设色138x68cm 2022 

此次展出的作品为主办方精心挑选,其中不乏二十世纪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林风眠的《秋》、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潘天寿的《小龙湫下一角》、李可染的《牛性纯驯时亦强犟》、吴冠中的《青城天下幽》等,这些来自紫荆文化集团旗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典藏珍品不仅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史上的成就,也展示出紫荆文化集团立足香港、深耕大湾区,增进香港社会文化福祉的初心和决心。

本次展览得到了广州画院、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集古斋、李可染画院以及众多内地、香港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分为“致敬经典”、“文脉传薪”、“印象湾区”、“紫荆花开”四个单元。展览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大师的代表作,也展现新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文脉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既呈现以大湾区建设为背景的粤港艺术家的主题创作,也推出青年一代中国艺术家以紫荆花为对象创作的艺术精品,从而以世纪经典、时代精品、湾区繁荣、青年创作四个维度展现当代中国文艺尤其是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港文化融合的大繁荣大发展。

展览信息

▲ “今朝更好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艺术名家作品展”

 

(凤凰艺术 综合报道 策划/肖戈 王家北 编辑/李心蕊 责编/李心蕊 索菲)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1.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