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移动美术馆联合11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大咖开展了首期“当代艺术大师班”,为从普通爱好者至艺术从业者的各群体提供系统性多视角当代艺术内容学习。
课程旨在发扬艺术教育精神,分享行业专业理论及经验,并成立长期的交流学习平台以便引导和培育优秀的当代艺术人才。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相关课程讯息,以及通过凤凰艺术平台订阅课程的优惠政策,注意文末有彩蛋。
当代艺术大师班
吕澎、张子康、苍鑫、杜曦云、费俊、何桂彦、黄锐、乔纳斯·斯坦普(Jonas·Stampe)、艾墨思(Thomas Eller)、沈少民、杨重光等十一位国内外著名的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或史学家等豪华阵容,共同精彩奉献思想与专业的顶级大餐。
“当代艺术大师班”结构重磅升级!“大师生”VIP升级!大班生开放,几百元即可听顶级大师课!不容错过。
✦ 课程宗旨与介绍 ✦
“当代艺术大师班”老师均为国内外最著名、活跃的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馆长等名师。“大师班”旨在发扬真正的艺术教育精神,倡导当代艺术的传承,引导和培育优秀的当代艺术人才,更公平的分配高端的艺术教育资源和思想资源,设立优秀奖学金、励志助学金,提供当代艺术各领域专业、前沿、精华的思想、经验、方法和理论,成立一个长期的、重要的当代艺术的学习、交流和传承平台。
首期“大师班”课程内容主题与下相关:当代艺术的创作,当代艺术的终极问题,国内外当代艺术重要问题,策展与策划,艺术哲学,艺术批评、研究与写作,国内外艺术机构、环境与生态等。对于顶级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须要对(狭窄的)专业性问题的精通,还需要以多种视角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整个当代艺术的重要环节;同时,顶尖的前辈们对艺术本质和前沿的理解,艺术人生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对于优秀的艺术家、策展人,还是优秀的写作者、收藏家或管理运营者(馆长等),这样的“通识”教育、交流和传承,是造就顶级人才的必要条件。
✦ 师资介绍 ✦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策划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展览,如“马克·夏加尔”中国首展、“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安尼施·卡普尔”、“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超越”西海美术馆开馆大展、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等。
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史学家,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院特聘硕士导师、教授,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人文学院特约教授。1956年出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历任四川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艺术·市场》杂志执行主编、广州双年展艺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那特艺术学院院长。2011年入选“全球艺术影响力100人”。先后策划第53届、55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首届和第二届安仁双年展,“艺术史:40 X 40——中国当代艺术40年”,成都双年展等若干大型艺术展、中国多届艺术展及艺术家个展。
出版著作二十余部《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20世纪中国艺术史》、《艺术史中的艺术家》、《美术的故事》、《Fragmented Reality –Contemporary Art in 21st-Century》、《如何学习研究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0》、《吕澎自选集》等。译著《论艺术的精神》、《风景进入艺术》等。
著名当代艺术家、行为艺术家,1967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包头市,1986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1988-1989年进修于南开大学、天津美术学院。1991年开始自学绘画,直至1993年进驻北京“东村”。“东村”时期,苍鑫逐渐成长为一名活跃国际的中国行为艺术家。同年,苍鑫分别创作出《病毒系列》、《踩脸》、《舔系列》等行为艺术作品。1995年包括苍鑫在内的北京“东村”艺术家集体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9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而蜚声海外。苍鑫的艺术秉承了“萨满”的精神气息,他的行为作品总以一种异想天开的身体感官方式体验世间万物,将自身作为维系自然及社会的焦点。展览包括2013年《惊雷》蒙特利尔Arsenal Montreal画廊,2011年《精神的转译》美国圣地亚哥中国文化中心,2009年《物性道场》北京C-空间,2009年《苍鑫的萨满视觉》首尔Space Can,2008年《苍鑫神话》北京今日美术馆、 香港十号赞善里画廊,2007年《生存的转译 苍鑫个展》巴塞罗那Espace Cultural Ample,2006年《身份互换》伦敦红楼轩基金会 2020年《恒常与异变》麓山美术馆等。苍鑫现居成都。
1978年生,2000年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
曾策划多个展览和项目,近期包括:赵半狄的小窝(上海、武汉、南京、厦门、沈阳、顺德……2020-2022);我与博伊斯·王广义,上海昊美术馆,2021;确实中的冲击:上海首届全球 NFT 加密艺术展,上海西岸,2021;联合构筑,苏州金鸡湖美术馆,2020;蒙塔达斯:亚洲礼仪,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ART+TECH 创意总监。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
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场域共同构建的混合场域叙事。他的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德国设计特别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美术学博士,现为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四川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重庆雕塑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欧美现当代艺术、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等。
曾在国内学术期刊《文艺研究》、《美术研究》、《艺术当代》等发表批评文章70余篇,共50万字。2008年以来先后出版个人著作与编著13本,如《走向后抽象》、《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清晰的地平线》、《前卫的没落》等。2004年以来曾策划数十个当代艺术展,如“社会风景”当代艺术邀请展,2013年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日常之名”,“神话,叙事,想象”、“形式乌托邦”;联合策展: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四川美院建周校80年展,成都双年展等。
1952年出生于北京,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黄锐是中国先锋艺术团体“星星画会”的发起人之一,他的创作在1980年代以绘画为主,1990年代开始朝更实验和多元的方向探索,涉足于装置、行为艺术、摄影、版画等广泛领域。他的重要个展包括“动物时间的北京城—— 1204-2009”(地下城博物馆,布鲁塞尔,2009);“动物时间的中国历史”(罗马城墙博物馆, 2008);“黄锐星星时代——1977-1984”(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07);“黄锐展”(大阪府立现代艺术中心, 1990),“拆那/CHINA”(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07)。参加的重要群展有“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7);“中国8”( 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馆与波恩国立美术馆,2017);威尼斯双年展(2013)和“星星美展”(中国美术馆东花园,北京,1979)。
艺评家、策展人,瑞典和丹麦双国籍,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资深研究员、艺术史学家。1965年2月出生于瑞典哥德堡市,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学习当代艺术理论和历史,并于瑞典兰德大学攻读当代艺术史博士。他在法国生活工作了24年,现居住工作于北京。2001年和2003年,他在瑞典哥德堡组织了北欧当代艺术双年展(绘画、雕塑、装置、多媒体),推出了分别来自27个国家的59名艺术家的作品。
自2001年开始他已经在欧洲、美洲策划了近50场不同活动与展览,推出了近400名艺术家。除了作为法国违规国际行为艺术节的创始人之一和策展人,他还是瑞典哥特堡现场行为艺术节的创始人之一和策展人。2008年他当选北欧国家行为艺术组织者联盟主席。此外,他还创办了“威尼斯·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每两年与威尼斯双年展同期推出。2009年,他在中国创办“广州·现场”(Guangzhou Live )国际行为艺术节,连续举办了五届,被誉为亚洲最好的行为艺术节。2016年,他创办了“北京·现场(Beijing Live )国际行为艺术节”。2017年,他加盟北京红砖美术馆,现任美术馆高级策展人及资深研究员。2019年,他与肖戈策划了 CHAO 艺术中心年度大展“观看之道”,并获得《罗博报告》年度策展人奖。2020年,他与肖戈再度合作策划“从屏幕到观念—50 年的历史”“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等。
著名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北京、深圳和澳大利亚悉尼。擅长多领域、跨媒介创作,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纪录片、观念绘画、诗歌、互动公共艺术等。现为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
著名策展人、评论家、媒体人,现任《兰迪》杂志总裁、清华大学的副研究员、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成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国家现当代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成员。
1964年出生于德国科堡,在柏林艺术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学习艺术和人文学科,1987年至1995年,他在柏林的社会科学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5年至2004年,他生活于纽约。2004年回到柏林后,他创办了《在线艺术杂志》(artnet.de),并在2004年至2008年担任主编和执行主理。2008年和2009年,他担任柏林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执行董事和艺术总监。2014年,他搬到了北京。同年,他策划了23位北京艺术家在柏林的展览””8号道路””。2018年到2020年,任江西省世界瓷都景德镇的陶溪川中国艺术文化项目艺术总监。
曾获奖项:柏林艺术学院 Käthe-Kollwitz 奖, 2006年,艺术奥米国际艺术中心,纽约,2002年,罗马别墅奖,佛罗伦萨,2000年,卡尔-施密特-罗特鲁夫奖,1996年。
著名艺术家,1955年生于安徽芜湖,1990-1997就读于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自由绘画系,1997获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自由绘画系Meisterschueler学位,1997-201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主讲现代艺术史。主持并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艺术中心,任现代艺术中心主任。2014-至今退休后从事自由绘画。
✦ 招生简章 ✦
项目名称
“当代艺术大师班”
课程情况
18次课,共54节
课程方式
线上上课,腾讯会议
课程时间
2022年9-12月(平均每周约两次)
招募学人
开放对象
专业人士,收藏家,业余人士,爱好人士等
大班生
原价1699元
限时首期特惠:?99元!!
“大师生”VIP升级
限额20人
(十五项专享待遇,详询招生老师)
报名与咨询
来,关注 + 彩蛋!
(通过凤凰艺术平台报名即可享受优惠)
扫描凤凰艺术二维码
留言#“当代艺术大师班”
或邮件:1974004697@qq.com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录取与须知
1、报名成功后不予退款、退课;
2、移动美术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时间作出适当调整,包括但不限与由于疫情或其他不可抗原因导致的停课或者延期开课;具体上课时间由导师选择决定,在班内公布。
3、本《招生简章》解释权归移动美术馆所有。
移动美术馆
移动美术馆数年来先后策划过三十余场实验项目,举办过六十余场跨学科高端艺术论坛、讲座、研讨会等,超过三百名重要嘉宾参会演讲或研讨,一直以非营利性方式在当代艺术的土壤中持续做出一点点微薄的贡献。“当代艺术大师班”是以全新的模式、定期的方式长期举办,贯彻其教育宗旨和精神的重要项目。
移动美术馆,成立近六年,是一个全新型、创新型艺术文化机构;是一种新型的集展览、创意、艺术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和文化品牌。她以“动”的过程和变化为鲜明特色;以非一般空间和非一般样态的创作、实施和展览为常设项目;以非常规形式、网络虚拟空间、新媒体媒介和跨界交叉等去实施和对接艺术家、艺术项目、艺术机构以及艺术盛会等为主要进行方式。移动美术馆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和艺术机构,旨在探索全新的艺术文化模式和独立品牌,为新时代的世界艺术生态增砖添瓦,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生态力量和价值。移动美术馆志将成为全球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项目和崭新的综合平台。
Moving ArtMuseum is a brand-new art form and art institution, which is owned by BeijingNon-stop Moving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 Co. Ltd. Moving Art Museumis a new comprehensive platform and cultural brand which integrates exhibition, creativity, art, culture and education. Creation, execution andexhibition of non-ordinary space and non-ordinary forms are ourregular projects. It is our common project to execute and link up cooperativeartists, projects, curators, art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art fairs, Biennaleand festivals in unconventional forms, virtual spaces and cross-bordercrossing, as our main way of actions. Moving Art Museum hopes to explore a newart and culture model and independent brand, for contributing to thenew era of the world art ecology, create a unique new strength and value.The Moving Art Museum will become a globally featured and representativeart projects and a new integrated platform.
(凤凰艺术 预热报道 责编/胡倩仪)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