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6 开馆首展,从陈漫工作室全新升级为艺术空间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转身前的 Studio 6 曾以摄影师陈漫的工作室被众多人熟知,它致力于为中国及国际客户提供全面、专业的摄影相关服务。

如今 Studio 6 正式新生为一个艺术空间,功能上不仅是展示过去精彩纷呈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成为城市的艺术细胞,带来全新活力。

今年 Studio 6 将焦点拉往具有独特艺术语言的年轻艺术创作者,并从新的视角对话当代艺术,发起“众人皆无人 Everybody Nobody”全新展览计划,将于9月2日盛大开幕,并于9月3日至10月15日对公众开放。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预热报道。

STUDIO 6

✦ 

众人皆无人

从2020年初开始,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甚至是运作机制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混沌爆发之后,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恢复平静,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也会伴随着发生了变化,形成一种“新常态(New Normal)”。

在这段社会与世界复苏的过程,身处这独特处境的人们,似乎被抽象成了集体的无有境界。在展览“众人皆无人”当中,共有三个主题逐渐引进,相互串联,致力于完成一场对当下生存方式中几个重要议题的表达:物质消费、文化进阶、探索次元。

一千零一亿

▲ 商思敏,《漂浮成功》,2022,布面丙烯,120x80cm

“一千零一亿”展厅由艺术家商思敏和潘望舒的作品呼应呈现,营造了一种“回望未来”的梦境。

商思敏的作品《漂浮成功》——一个巨大的充气装置悬挂在空中,闭着眼睛。从空中仰视这个场景的观众看来,这简直就像是一场神奇的空间入侵,又带着安逸的氛围。这个具高度比喻的物件说像是一个介质,串接起艺术家与观众的引子。但即使场域转换,艺术家所描绘的梦幻主题仍旧不变。

▲”一千零一亿”展区现场

墙面黑底上巨大的夸张数字,即「一千零一亿」,正是《一千零一夜》的谐音,同时电子数据中的虚拟世界正是由数字1和0排列组合而成,双关直指神话与梦境。

▲ 潘望舒,陶瓷作品

展厅中构建了一个类似考古废墟的现场,展台东倒西歪,陶瓷雕塑万年不毁,地面洒满玩具金币。整个装置暗喻着自古至今,物质带给人欲望与创造力、成就感,但也隐藏着强大的不确定性,在看似时髦有趣的造型背后,却在反讽与自省,提示着人们现实与虚空的尺度。

在这场展览中,物质的思辨作为关键要素时而显露,时而隐匿,既可以是真实存在的联结点,也可以是在自我意识中徘徊的迷局。

2

回到地表

✦ 

可能对于当下的大多数人来说,

在元宇宙冲浪还是⼀个有点遥远的事情,

让我们一边憧憬虚拟世界的奇幻可能性,

一边回到地球表面。

▲ 孙宇,《大世界》,2018,灯箱,167x100x6cm,5/6版

▲ 童昆鸟,《蓝蝙蝠与人体像》,2021,金属、油画布、丝袜、大腿模型等复合材料装置,50x40x200cm(蝙蝠旋转直径190cm)

「回到地表」展厅内,陈列着包括孙宇、童昆鸟、商思敏、郑田明、武子杨、硬虎制野、甄颂皓70zsh、刺刺在内的8位艺术家及团体的多元化作品。

▲ 刺刺,《I was never the cool kids》,2021,霓虹灯装置,130×80×8cm

他们有着鲜明不同的创作理念、工作方式与视觉风格,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双重身份”——既能真实地感受生活,又对超前的虚拟世界无所畏惧的一群人。“人人都有做艺术家的权利”虽然听起来浪漫,但真正敢于选择艺术作为人生的少之又少。

“地球表面”因有他们的现实创作而有趣。

3

在速度中消解

▲ 杨淞,《⽆限》,2022,钢丝、光源等复合媒材装置,910x600cm

展览的最后一个展厅内,艺术家杨淞巨大的钢丝装置作品横亘于空间当中。0.1毫米粗细的钢丝,由艺术家进行手工排布和编织,再以设定好速度的光线投射于上,由于观者视角的位移而形成不同的光圈视像。

这过程中,消解了速度、物理空间与物质媒介,超然于时空,唤醒精神性,诞生意想不到的美学。

▲ 杨淞,《蓝移》,2022,钢丝、不锈钢板复合墙上装置,300x300x15cm

与强烈空间感的装置作品同时呈现的,还有杨淞的墙面装置作品。此系列由艺术家严格控地制线与线之间微小而统—的间距,每层单独喷涂色彩,最终叠加构成多线层的彩色图像。

同步亮相

限量数字艺术收藏

▲ 商思敏,限量数字收藏作品(截取静态)

当下,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突破了各种圈子与社群的界限,以丰富的传播媒介进入大众。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跨界形式出现,时尚、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创作,更是受到年轻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与期待。艺术传播媒介的变迁必然带来艺术的无限可能。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则是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 郑田明,限量数字收藏作品(截取静态)

此次展览中的3位艺术家——商思敏、潘望舒、郑田明同时将在 edge 平台上发布限量数字收藏作品。不仅让大家能欣赏到比平面作品更为惊喜的视觉表达,同时也为新生代艺术爱好者与喜爱的艺术家增添一种互动的介质。

展览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3号竞园6号库

展览时间

2022年9月3日至10月15日

观展须知

工作日:10: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10:00-19:00

门票:¥20人(入口购票)

参展艺术家

✦ 

众人皆无人

杨淞 YANG SONG

1987年⽣,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活⼯作于北京。作品收藏于⽩兔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等。个展包括:“灭点”,AYE画廊,北京,中国(2021);“⽊⾉⼟”,杨画廊,北京,中国(2017);“治愈”,杨画廊,北京,中国 (2014)。

商思敏

1983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及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其尝试不同领域的创作及探索,通过多维度对社会及当下事件的研究,继续进行观念的视觉语言解读和探索。作品语言严谨,不乏风趣幽默的调侃色调。

潘望舒

1987年生,201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现生活工作于杭州。目前其创作主要围绕“关系”问题剖析研究。着重探讨,在东亚儒家社会结构下,人在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后期走向社会后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童昆鸟

1990年生,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主要个展:《不了鸟知》,船厂1862,上海(2019);《鸽子肚子里不只有屎,还有面包》,Galerie Liusa Wang,法国巴黎(2017);《你为什么不吃臭豆腐》,Nicodim Gallery,美国洛杉矶(2016);《梦地球》,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中国北京(2016)。

武子杨

1990年生,生活工作于纽约和杭州,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并为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INC孵化器项目成员。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硕士,佛罗伦萨艺术学院艺术学士。他的视频,AR,AI模拟和互动视频装置等在国际不同的展览展出,包括包括费城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美术馆与旗下根茎,沃克艺术中心,罗切斯特艺术中心,SXSW,迪拜艺术博览会,伦敦Annka Kultys画廊,柏林Eigenheim画廊,佛罗伦萨美第奇宫,米兰设计周,北京今日美术馆,成都双年展,北京松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等。

孙宇 

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获学士以及硕士学位。主要展览有:“理想世界”,无忧艺术,北京(2018);“光明想”孙宇个人项目展,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17);“现在的未来”,杨画廊,北京(2018);“不足为外⼈道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6)。

甄颂皓

1998年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攻读影像艺术研究方向硕士学位。过往作品涵盖录像、摄影和装置等,关注个体与公共之间的复杂关系,近期创作集中探索新媒介对人与社会的影响。

郑田明

1987年生,2010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获壁画学士学位,2013年获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获绘画硕士学位,以色彩独到,充满张力,细节丰富的绘画打造出醒目的个人艺术语言,善于对消费和当代流行符号进行大胆的再创作,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硬虎制野

2019年成立于广州,成员有曾远东、陈锐城、丁士伦,各来自不同的专业与学术背景,涉及新媒体艺术、街头艺术、绘画领域,试图以一种轻松且幽默的合作方式,重新审视传统艺术作品的生产和展览体系,以野生且独立的姿态介入当代艺术创作生态及合作模式。

刺刺 CACTUS

1991年⽣,于旧⾦⼭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与装置。现⼯作⽣活与北京。其观念根植于荒诞主义理论,从⽽发展出以雕塑、装置以及表演作品。她认为艺术所展现出来的不应该仅仅是审美上的满⾜,更是艺术家的意识与⾃我边界在各种⼈⽂与社会学科中的延伸。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编辑/曹佳慧 责编/索菲)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6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