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格兰路思发布40年臻品威士忌,带来一场沉浸式艺术之旅。此次发布携手知名艺术家徐累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联袂打造的四大品牌意象体验空间,将格兰路思品牌精神和独特风格融入到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中。以下是“凤凰艺术”带来的报道。
在游记《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中,村上春树对威士忌表达出了无比的痴迷。当他参观苏格兰的一处酒厂时,与一位酒厂的造桶师傅攀谈:“我所以喜欢造威士忌,是因为这个活计很浪漫”。对方说到,“等我现在酿造的威士忌拿到世上的时候,有可能我已不在这个人世了,但那东西是我酿造的,你不认为这很妙?”
威士忌如此,艺术也是如此。
它们与人的双手密切相关,同时也常常将自己抛入时间的长流中,此起彼伏,让不同时代中的人们去感受曾经的温度与创造;它们离不开水的滋养,却又在不同的浓淡之中,展现出种种特异。
对于威士忌而言,漫长的时光不仅仅意味着桶内的陈化;由时光织成的历史涓流,还为人们绵延出不同地理位置和谷物成分,衍生出不同口味的威士忌,供以选择;而对于艺术来说,时间让那些笔触在历史的场合中留下痕迹,艺术也因此成为了隽永时间的见证者与护卫者。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中国的传统中,除了家仇国恨,似乎也只有雅集才能让文人墨客们在艺术的海洋中获得喷薄的灵感。曲水流觞,诗酒唱酬。画家与文人同席而坐,那些开放、敏锐而丰富的心灵相互碰撞。这种随意性与艺术本性相契合,使得文人雅集中产生大量传世佳作,更是达到一种文化情结与艺术状态。
中国有酒圣杜康,西方亦不缺酒神。古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Dionysus)对应罗马神话的巴科斯(Bacchus),均是画家笔下的常客。酒精与自由的创造力往往相伴而行,让我们重新想想尼采酒神精神的宣言吧。西班牙著名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曾这样说过:“No Whisky, No Dripping Clocks!”(没有威士忌,时钟也不转了)。或许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没有威士忌,他们的创作便也减少了滋味——从印象派的马奈、超现实主义的胡安·米罗,到立体主义的毕加索,酒在前卫艺术家的创造力下幻化出不同风格,助他们一次次突破自我、完成蜕变。
近日,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格兰路思发布40年臻品威士忌,带来一场沉浸式艺术之旅。此次发布携手知名艺术家徐累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联袂打造的四大品牌意象体验空间,将格兰路思品牌精神和独特风格融入到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中。
四大沉浸式展览空间全面阐述了格兰路思的品牌价值与格兰路思·旷40年威士忌的制作工艺,带领嘉宾从不同角度“洞见新域”。而知名艺术家王志鸥与徐累的作品更是为此次格兰路思·旷40年中国专属版发布的鉴赏之旅锦上添花。
徐累是一位有气质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是一种建立在文学与哲学之上的观念产物。徐累善于隐喻,善于玩弄悖论,又精于假借,读他的作品是一种层层抽丝剥茧的品味。
本次展示的《霓石》系列标志着艺术家自2013年开启的新的创作阶段。作为精专于工笔绘画探索的艺术家,徐累既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丰厚的遗产和技巧,同时吸取了现当代多元的图像来源和绘画趋势。
《霓石》中的对象既是一道灿烂的霓虹光线,同时也是一堵具有古代文人意象的弧形供石,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在这幅作品中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描绘出来。融合了中国传统宋画的端然、古典绘画的写实再现、超现实主义的想象力,徐累的《霓石》标志着艺术家更具普世性的关怀、更具思辨性的表达和更具探索性的表现手法。
▲ 徐累作品《霓石》在现场
艺术家陈丹青曾在《图像的寓言》中,夸赞徐累善用隐喻,善于玩弄悖论,又精于假借,“他的图像‘故事’调弄小说的‘误导’或‘伏笔’,意象的跌宕跳动则像是散文片段;他偏爱采用舞台布景式的人工化空间……他对设计原理颇有心得,极善落幅、剪裁,他运用的装饰效果来路高明,兼蓄水印木版的洁净、日本屏风的端然、波斯插图艺术评论家皮力认为,徐累在绘画语言上遵循宋画尤其是写真绘画的传统。对于这一点,徐累应该不会有任何异议——在众多访谈中,他一再提及中国画的写真传统,并认为在元代文人画兴起之前,宋人绘画的写真呈现一点也不比欧洲同时代绘画弱。”
▲ 艺术家徐累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爱丁顿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宋后箎也在现场表示:“很荣幸能有机会与众多威士忌爱好者共聚一堂,以‘新视角’来讨论艺术与威士忌的现状与未来。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借本次格兰路思·旷40年新品发布晚宴,将格兰路思这束旷世之光照的更远、更亮。同时,我们也希望其能够给威士忌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洞见’,为行业的蓬勃生机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功成不居
Dedication
▲ 羊肚菌
沉浸式展览空间由“羊肚菌”开启。展区内的布景与数码技术向嘉宾再现羊肚菌的生长过程。羊肚菌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在野外,如果不仔细寻找很难被发现。正如格兰路思,酒厂并不设有访客中心,通往酒厂的小径淹没于草丛之中;羊肚菌在对严苛的生长环境选择之后,会历经漫长时间的沉淀,逐渐从树木中提取复杂而微妙的味道,孕育出仅属于羊肚菌的独特香味。同样,自格兰路思品牌成立100多年以来,至今仍深耕于自己的制酒理念,坚持使用代代相传的工艺制造威士忌,使得酒液轻盈优雅,果香四溢。
▲ “功成不居”展区
戮力同心
Community
从“羊肚菌”的余韵中抽身,映入眼帘的是“参天”树枝与树根在“地下网络”中的交纵蔓延。“木”,同样也是威士忌制造中关键因素,象征着每一位在格兰路思的员工是格兰路思这棵参天大树欣欣向荣的“根基”。历经一代又一代的威士忌制造者参与旷40年的调制与蒸馏,使其在雪莉桶中缓慢陈年40载,是所有员工凝心聚力、协同合作的结晶。
▲ “戮力同心”展区
远见卓识
Vision
继续向前,模拟徐累《霓石》意象的通道,带领嘉宾进入“望远镜”展区。在这众多彩色石头排列的拱形门外,只有拥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视角才得以看见作品的全貌。“望远镜”,象征着酒瓶上的“皇冠”水晶瓶塞,彷佛能汇集酒瓶周边所有的光芒,保护酒液不受侵扰。酒厂自1879年成立以来,格兰路思高瞻远瞩,从一开始就注重对原酒的保护,才有了今日旷40年的耀目问世。
▲ “远见卓识”展区
坚韧不拔
Resilience
▲ 贡石
在展览的最后,王志鸥以数字艺术《原型II》向嘉宾传递“原型石”背后蕴含的精神。贡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间给予其的是风吹雨打,雕琢出对知识的渴求。格兰路思酒厂自成立100多年以来历经磨难,但仍然默默发展,茁壮成长。每一滴格兰路思威士忌都从自然中汲取知识,每一位员工都源源不断地贡献他们的热情与专业知识。
▲ “坚忍不拔”展区与王志鸥作品《原型II》
嘉宾穿梭其中,细闻羊肚菌的幽微气息、惊叹树木的茁壮生长、体验望远镜的神奇妙用、欣赏贡石的形色天成,亲身体验经历格兰路思品牌以及旷40年威士忌所蕴含的特质与精神。
关于格兰路思
格兰路思酒厂于1879年正式投产,一个多世纪以来,品牌一直致力于生产苏格兰斯佩塞(Speyside)产区品质出众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至今仍秉承其制造宗旨:生产一款纯粹且精致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酒厂位于威士忌之乡的腹地,不设有游客中心,偏安一隅,远离尘嚣。人们总是寻觅别具一格的事物,而这也正是格兰路思吸引威士忌爱好者的一大因素。长久以来,格兰路思威士忌不显于人前,缓慢熟成,却能够让威士忌爱好者一眼识别它独特的风格。格兰路思威士忌由技艺娴熟的威士忌制酒师倾心制成,风味纯粹、始终如一,是斯佩塞产区鲜为人知的秘密。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采访/索菲 dbk 剪辑/李广楠 拍摄/张洋 责编/dbk)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