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以“‘未来出走’——媒介、形式与愿景”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在山西太原千渡长江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由祝羽捷担任策展人,集中展示了包括尹秀珍、周力、翟永明、刘佳玉、李维伊、马秋莎、孙一钿、王韫琛、王维思、杨圆圆、杨熹、周褐褐在内的12位中国女性艺术家的26件作品,展现艺术“她”力量。
12位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迂回于绘画、雕塑、影像、媒体探索之中,展出作品探讨主题包括:身份、感知、现实、数字技术及她们之间的交叉融合。该展览试图勾勒当下利用传统及新兴技术媒介基于中国女性艺术家视角观照下世界的可能性。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新的形式语言探索与应用,让艺术创作无论在实质还是观念感知及隐喻层面都变的不确定。《未来出走》是借由12位女性艺术家在不同时空下持续创作,来窥见性别、人种、民族与信仰⋯⋯等的多样性与其改变。
▲ 《未来出走》策展人祝羽捷在现场
▲ 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们的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圈的作品齐同摆放,更可将以体感多重艺术解释。自绘画、映像、雕刻、公共艺术与表演,试问她们一生悬命的“另一种能量”为何,并在各种信念的刺激下,让观者更勇敢从容得面对未来的挑战。
▲ 开幕式现场
“出走”曾是我们对易卜生经典戏剧题目的挪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而是一种跳脱于刻板偏见的走出,也是对全新坐标的探索——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史的书写上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艺术家作为“出走”的主体,将向观众提供感受艺术形态及想象的可能,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出走形式藩篱,就要从精神层面和感知层面做到真正的独立和脱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独立与超越。
▲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试图勾勒当下利用传统及新兴技术媒介基于中国女性艺术家视角观照下世界的可能性。在语言探索之中体现当下价值及未来挑战。正如50年前罗莎琳德·克劳斯所说:“如今对绘画(当下我们可以指代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说,最紧迫的问题不是要理解其客观特征,如材料表面的平面性,而是要理解其具体的处理方式,并使其成为一套新的惯例源头。”
▲ 展览现场
假“出走”之名,艺术家们自由释放想象和创造,通过创作获得对于未来的先验,召唤超越自己的各种可能性。策展人祝羽捷持续关注、研究中国女性艺术,本次展览也是策展人的女性艺术家群展的进一步系列呈现。
▲ 策展人祝羽捷于现场
向自然学习,从自然延展至工业化的制造,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重要命题。当景观被描绘后,人在其中会有何种思考?
艺术家周褐褐的作品《矩阵》《能量塔》是一个重生与毁灭、毁灭再重生的循环。其中重要的不是物质,而是能量。作品让人想到火山喷发、熔岩流淌,雷电从天而降,毁灭后是一片虚无,而“有”被从“无”中创造出来,化作山谷,构成花园——这一切变化,也是生命。或许不能只是基于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来讨论外星文明,还可以从更高一个层次去看,这是生命的毁灭、创造、再毁灭与重生。
▲ 周褐褐,《矩阵》《能量塔》,光敏树脂、铝,1.6mx2.4x5m,2020
▲ 周褐褐,《矩阵》《能量塔》,光敏树脂、铝,1.6mx2.4x5m,2020
《COVID-19肺》系列将《矩阵》《能量塔》包围呼应,本系列作品灵感源自新冠肺炎。作品创作之初让艺术家意识到关于自然中的“对称性密码”与工业化产物“对称”,与其相应的对应的自然“非对称”则是无法破解的,属于自然界的。作品的“非对称性”,也是艺术家抛给观众的一个谜题,让观众自己去发现自然密码到底是什么。
▲ 周褐褐,《COVID-19肺》8个, 组合方式尺寸可变,铝,2020
刘佳玉的影像作品《窗边》,描绘了看向自然的新可能性,从而衍出多向度的思考,这样一种语言可以恰当的讨论人与自然所发生的多重关系,也微妙的暗示人们观察自然时的复杂视⻆。作品置于艺术馆的中庭区,像光筒一样的空间与《窗边》中静谧的云景交织出新的矛盾性,也正如艺术家所期望的,通过作品探索人对空间的经验感知与装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刘佳玉,《窗边2.0》显示屏 、尺寸可变,2021
艺术家李维伊将日常使用的勺子转化成大型装置作品《日常物件》,当日常生活变成艺术品时,置身其中,你会有何种感受?在挪威,打造一个用锁链连接一双木勺是曾经的婚礼传统项目,夫妻每日同食,锁链又直白的描述了情爱本质,当如此直白的连接建立时,日常物件变成艺术品,物品本身的属性是否跟随“消失”?
▲ 李维伊《日常物件》,金属链、勺子,256cm,2017
捂住眼睛与嘴的手是艺术家李维伊的绘画作品《甚至都不是我自己的手》,艺术家借助emoji中的经典猴子表情,传达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体系。在许多地区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三只猴子的身影,从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转化成手机中的可爱表情符号。作品所展示“不闻、不听、不言”的亦给予人新的思考,尤其,当堵住他眼耳口的,不是他自己的手。
▲ 李维伊,《甚至都不是我自己的手》,木板色粉,200x200cm,2019
科技日新下,你是否想过在“高科技,低生活”的生存状态之下人会如何生活?艺术家王维思通过旧衣与物件搭建起一起帐篷状的“家”——Lo-Fi,而Lo-Fi代表低保真,是一种生活。在这里,人和物件都穿插和连接在“家”之上,人的日常的时间和空间纠缠和凝结在一起,并将“家”的概念逐步模糊,呈现一个具有更多含义的空间。在这种状态之下,艺术家希望通过粗暴又可爱的形式,让观众更加直白的感受交杂的状态。
▲ 王维思,《Lo-Fi》,3mx2mx1.5m,纺织品、废旧衣物、废旧面料、丙烯、不锈钢架
女性艺术家常被冠以柔软的刻板印象,艺术家王韫琛在装置作品《无意识等级2077》中呈现出女性的新形象。《无意识等级2077》是无意识等级系列4.0版本。无意识等级系列以上帝视角展开发散性讨论生命、基因、历史、信仰、未来科技等,4.0版本综合了2017年的虚拟新偶像,2018年的柜子里人类历史图像文献,2019年上帝眼中的“信仰”“元世纪”“自然”,发散地讨论了下一世自我重生,与对过去生命、历史文本大胆的进行虚幻重构、重塑。
▲ 王韫琛《无意识等级2077》,综合材料装置,尺寸可变,2022
《无意识等级2077》与李维伊的《窗外是弗洛伦萨,桌上是死——众生/》构成新的空间对话,观众在这种物物的对话中会有何种体验,也是策展人抛向观众的提问。《窗外是弗洛伦萨,桌上是死——众生/》是艺术家尝试通过深拼贴呈现的作品,通过建构出的表皮拼贴,对数码时代的解剖重新定义。
▲ 李维伊,《窗外是弗洛伦萨,桌上是死——众生/》,收藏级数码打印,200x550cm,2019
艺术家杨熹将柔软的织物塑形成坚硬的雕塑,柔软与坚硬的形成两股对冲力量。作品《生命体》与《困兽》描绘了因当下时空的挤压而造成的即将到来的“未知感”,这种私人化感受是在抽象语境中的不断探索。它是虚构创造与物质现实的浓缩,是想象也是活生生的经验,是一种突破界限的结合,并建立超越现有存在事物的任何身份认同。
▲ 杨熹《生命体》,人造织物、填充物,2020-2021
▲ 杨熹《生命体》,人造织物、填充物,2020-2021
▲ 杨熹《生命体》,人造织物、填充物,2020-2021
▲ 马秋莎《从平渊里 4 号到天桥北里 4 号》,单频录像,7'54"",2007
艺术家的另一件影像作品《我所有的锐气源于你的坚硬》向观众展示一辆行驶的残疾人摩托车拖动着两条穿冰鞋的腿,脚下飞速经过的路面打磨着鞋底的冰刀。伴随着震耳的“嚓嚓”声,刀刃变得越来越锋利,一度变成了真正的刀。速度使过往的路面变得如 丝绸般柔软,唯一坚硬的东西-脚下的这双刀永远处在磨与被磨、锋利与粗钝之间。
▲ 马秋莎《我所有的锐气源于你的坚硬》,单频录像,25'29"",2011
与马秋莎作品相对应的是杨圆圆《给未来的回忆》与《上海来的女士》在1990年11月21日,艺术家杨圆圆的爸爸为她留下了最早的影像。像是一个时空胶囊,承载着一段我所切身经历、却毫无记忆的时间。
▲ 杨圆圆《给未来的回忆》,7'35”,2020
《上海来的女士》讲述里78岁的吴锡锡始终将自己视为“来自上海的女士”,尽管她已经在旧金山渡过了大半生。而她101岁的失忆母亲,每天会在口中喃喃自语 “这是哪里?我在上海吗?” 找第三任丈夫时,她甚至只考虑来自上海的男人。在电影中,吴锡锡分享了自己与上海前夫的爱情日记,讲述了二人跨越语言与地理限制、在千禧年通过交友网站结下的爱情故事。
▲ 杨圆圆《上海来的女士》,单通道彩色有声高清录像,16'24”,2019
▲ 杨圆圆《上海来的女士》,单通道彩色有声高清录像,16'24”,2019
▲ 杨圆圆《上海来的女士》,单通道彩色有声高清录像,16'24”,2019
翟永明的《弗里达系列》之四屏作品,画面中模仿模特模仿着弗里达的装扮,而作品也似乎在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弗里达。
▲ 翟永明《弗里达系列》之四屏,摄影、艺术微喷,80cm X 180cmx4
2019年开始,周力开始新系列的创作,而周力的新系列,是以自然为线索的主题曲创作。她用到“春”来命名新作品,《春之一》、《春之二》是从那时候开始动笔的,但是慢慢画到2020,突然发现,2020年的春天“消失”了。画面中的硬边线、软边线就是如此,春风吹拂草地,行走的姿态就像画中的软边线;光线透过树枝它泄下来,就是一个有力度的直线。而画面里粉色、绿色的细节,其实就是花园开花的时候的一些局部。
▲ 周力《春》系列作品、《水之梦》
▲ 周力《请坐》,综合材料,180cm X 50cm X 50cm(H),2022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是艺术家王韫琛抛向观众的问题,同时,也是艺术家追问自己的过程。高更在创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大背景是在19世纪处于殖民时期的希塔岛,对女儿的死亡后发出悲痛的宏观人生感悟——人类无法解脱的迷茫、忧伤、困惑和焦虑。艺术家的二次创作上,对于高更在画面中“认识自己”的理念是相同的,并对于后疫情时代下虚实互相渗透的社会,元宇宙概念后的娱乐扁平化、自我形象(image)的虚拟渡让,产生的“我们在人类中的哪个时代”,“将会是什么”,“世界将会怎么走”等问题思考。
▲ 王韫琛《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UV打印,2022
当我们追问终将去往何方时,很多人或许会同时追问:黑洞,真的存在么?艺术家尹秀珍装置作品《黑洞》,将多层木板、二手衣物与LED组成切割完美的钻石形态。或许,在当下,被完美包装起的“消费”,是我们身处的切实黑洞。
▲ 尹秀珍,《黑洞》,多层木板、二手衣物、LED,150 x 250cm
▲ 尹秀珍,《黑洞》,多层木板、二手衣物、LED,150 x 250cm
艺术家孙一钿笔下的消费世界带有完美的审视。她的作品以""物""为切入口,揭示消费主义的内在机制。完美无缺的背后或许是审视的诱惑与恐惧,而消费主义与男性凝视共同塑造的联系成为新的物质形态。
▲ 孙一钿,《世界矮了7厘米》,布面丙烯,230x230cmx2pics,2021
▲ 孙一钿,《When you looking intomy eye》,布面丙烯,183x183cm,2016
▲ 孙一钿,《Throne of Apollo Diptych1 太阳神的王座 双联1》,布面丙烯,183x183cm,2021(图2)
18世纪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高更,长期在太平洋度假胜地大溪地生活并创作,绘画作品ß”Ia Orana Maria (also known as Hail Mary)”是《大溪地2021》的原型。艺术家王韫琛对高更原作进行了二次创作,运用虚拟的人物、场景组合搭建,构成新形式的风景人物图像,唤起当代人对人工营造的舒适浪漫度假胜地的回忆与抽象的幻想。
▲ 王韫琛《大溪地2021》,喷绘,220 x 150cm,2021
展览以《大溪地2021》作为尾声,从对话自然回到自然,女性在当下不断突破创作媒介,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 展览现场
在开幕式上,千渡长江美术馆创办人陈文致辞,引用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表述如是开场:“'女性只有通过附属于另一个男性才能定位自己的社会地位。’并非上帝创造(人类)时(为女性)构建了一些短板,我想事实也正是如此。'这次展览,以12位女性艺术家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来表达她们对世界的理解。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推动女性在当今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的地位产生一些变化。""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或许女性艺术家的成长背景与我们完全不同,但借由观看这些作品,似乎仍可以连接某些关于自我的奋斗、叛逆、执著,以及对社会的好奇与关爱。于是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心血成为了帆布上挥洒的颜色,经由视觉传达能量予我们,艺术家与民众的共创参与,一起思考女性在生命过程中的存在与创造,环境与生命之间的共生关系。
媒介、形式与愿景
未来·出走
策展人
祝羽捷
艺术家
尹秀珍
周力
翟永明
刘佳玉
李维伊
马秋莎
孙一钿
王韫琛
王维思
杨圆圆
杨熹
周褐褐
展览时间
2022.10.1 – 2022.12.19
展览地点
太原市千渡长江美术馆
(凤凰艺术 太原报道 编辑/曹佳慧 责编/索菲)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