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波点女王”草间弥生再续与路易威登的“情缘”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近日,一场全新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 )联名活动在东京揭晓,这就是与 93 岁的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的合作系列,也是他们10年后再次联手进行的第二次合作。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以其目眩神迷、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作为嬉皮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偏执的幻觉与她如影随形,特定图案无限反复、增生、繁衍,直至布满整个画面。

 通过追求无限工艺的过程,路易威登与草间弥生完美融合,创造出超越时空的物品,全心投入,彼此契合。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深度报道。

 

指针又走到了岁末,当我们回想过去时,却常常恍然间发现时间早已以极快的速度飞逝而过。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十年前似乎还是少时的2002;然而,它早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十年前,是2012年。一切皆如弹指一挥间。

……

2016年,路易威登与纪录片导演范立欣合作的《缪斯之旅》系列纪录片于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播放,草间弥生也是五个主角中的重要一位。

一生中从未停止艺术创作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被视为20世纪至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2011年她与路易威登首次合作,诠释极具标志性的“波点”艺术。

这是草间弥生在回到家乡后曾写下的诗句。

 

时间流逝

不知不觉地

我已经被人们奉为世俗的一个偶像

他们从我身上寻觅艺术的乐趣

命运的车轮在我身边盘旋

辉煌的荣誉 鲜花和掌声 把我围绕

这是何等的惊喜

奖赏和金牌 我也领受了许多

什么都不能给我满足

一路走来

我的人生远离悟道

夜不能寐  以至想了结此生

从幼时到此时的漫长岁月里

我幡然醒悟

在生命的道路上

我正在直面的是死亡

年华老去

黑发变成了白发

求真之路也模糊

永别了 我的生涯

让我飞上天际

                                                ——草间弥生《华丽的道路》

 

今年93岁高龄的她,或许对时间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而她眼中人与世界的种种关系,也在其艺术作品中表露无疑。

“一生中所有的艰难我都亲力亲为”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英国《泰晤士报》曾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日本有4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草间弥生、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和野口勇(Noguchi Isamu)。

《时代》周刊誉她为世界现存的史诗级艺术家;

艺术网站 My Morden Met 称其为“21世纪十大前卫艺术家”;

草间弥生曾被 Art Newspaper 评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艺术家”。

 只有真正了解草间弥生的内心世界,人们才知道她原来是一名写实画家。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虽然有这么多的标签,但都不足以囊括草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

▲ Accumulation #1,1962,94.0×99.1×109.2cm,混合绘画法,碧翠丝·佩里收藏

▲ Untitled Accumulation,1963,十双女鞋,混合绘画法, 安载艺术办公室收藏

▲ Infinity Mirror Room-Phall’s Field,1965,装置艺术,混合绘画法,纽约卡斯特兰画廊

▲ Happening “” Love in Festival””,1968,草间弥生组织的即兴艺术表演,纽约中央公园

▲ Orgy Dress from Kusama’s Fashion Show, 1968,纽约

1939年,10岁的草间弥生,由于得了神经性视听障碍经常出现幻觉,她眼里的世界就像有一层斑点状的网。那个时候她为母亲画的画就已经充满了圆点。

她所谓的幻觉,在忙于经营家族企业的母亲眼里,简直是胡言乱语,她母亲罚她和工人一起干活,而且经常把她关起来,年幼的草间弥生也因此经常产生自杀的想法。

▲ 艺术家草间弥生,童年时期

后来她才发现,只有当把幻觉中的斑点画出来的时候,自己才能平静下来,于是她开始了疯狂的画画。这些圆点在她眼里就像是细胞、种族或分子等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草间弥生把它们看成是来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号——“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

草间弥生特别喜欢用高对比颜色的圆点,去铺满各种物体的表面,比如墙壁、地板、画布全都不放过。事物之间通过这种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有限但不收敛的空间。

年少时,一心想要出国的草间弥生,偶然在旧书店里看到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1887 –1986)的画册,听说她是美国很有名的艺术家,草间弥生为了要写信给她,搭了6个小时的火车到东京的美国大使馆,在名人录里找到了欧姬芙的联系方式,于是毛遂自荐写了信给欧姬芙,竟然得到欧姬芙的回信。

▲ 欧姬芙在1955年回给 草间弥生的信

这是这位年轻的东方女性艺术家与西方世界的首次接触。1957年草间弥生获得美国西雅图的左依・杜桑(Zoe Dusanne, 1884 – 1972)画廊的邀请,在那里举办个展。

草间弥生如愿以偿来到美国,在西雅图展出后,第二年即移居纽约。1962年,她在纽约市的绿艺廊参加了七人联展,参展艺术家有安迪·沃霍尔、克勒斯·欧登柏格等,1964年草间弥生的《千船会》轰动纽约艺坛。

后来,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草间弥生将极度重复扩展到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这竟然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草间弥生在纽约的成功,将日本人的名字写入了西方波普艺术史。

▲草间弥生创作作品中

“没有好不好 只有敢不敢”

著名艺术评论家陆蓉之曾在评价草间弥生之所以如此迷人时说到,其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样和网状图案,与她的装扮服饰纹样经常是一致的。她浓厚的眼影妆和颜色鲜艳的假发,都使人一见难忘。

事实上,在艺术之外,草间弥生一直以来都与时尚休戚相关。

1969年草间弥生在纽约开了服装店,首开艺术家跨界时尚的先例。1970年她短暂回国后,1971年主要在欧洲进行街头的偶发艺术表演,她同时也在欧洲许多城市推出她设计的服装秀。

▲ Marc Jacobs与草间弥生

2006年,时任 LV 艺术总监的 Marc Jacobs 与草间弥生相识。

作为艺术收藏家的他非常喜爱草间弥生的雕塑及绘画。他说:“ 草间弥生那执着的性格与其纯真的作品深深触动了我。她成功的与我们一同分享了她的幻象世界。” 草间弥生同样非常欣赏Marc Jacobs,她的作品中很多对衣服及身体的细致表现充分借鉴了Marc Jacobs的创意。那时两人的合影留念至今还挂在草间弥生东京工作室的墙壁上。

▲2012年路易威登与草间弥生联名的部分作品

 

2012年草间弥生与路易威登合作作品:

 

而就在十年前,2012年,Marc Jacobs 与草间弥生展开了双方的首次联名合作,他们推出的联名波点快闪店在伦敦的塞尔福里奇百货登陆,以红白色圆点为主题,将草间弥生标志性的圆点设计与路易威登的经典产品相融合,共使用了24个橱窗展示商品。这家快闪店从2012年8月一直开到10月,是LV全球七大概念店之一。

▲香港草间弥生主题快闪店

▲日本银座草间弥生主题快闪店

▲日本伊势丹草间弥生主题快闪店

▲伦敦塞尔福里奇百货草间弥生主题快闪店

▲纽约第五大道草间弥生主题快闪店

▲巴黎巴黎春天草间弥生主题快闪店

新加坡草间弥生主题快闪店

路易威登与艺术家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品牌创始人的孙辈与家族美学家 Gaston-Louis Vuitton 曾委托艺术家为专卖店设计橱窗和作品。1988年以来,品牌多次邀请知名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合作,包括 Sol LeWitt、Richard Prince、村上隆和 Jeff Koons 等。彼时,草间弥生与路易·威登合作推出的联名系列,波点印花几乎毫无悬念地出现在每件单品上。

而对于草间弥生来说,品牌带给草间弥生的不只是某件商品的联名发布,路易威登更是赞助了她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近日,十年之后,草间弥生再次开启与路易威登的合作之路。品牌方除了在LV的官网和官方的社交媒体平台中将草间弥生标志性的圆点元素融入路易威登品牌Logo中之外,还特别针对此次的联名合作,设计了一个LV×草间弥生联名Logo,将路易威登的品牌字体标志和草间弥生的手写签名融合在了这一具代表性的南瓜图形之中。

在今年这次合作中,所有类别作品上的波尔卡圆点均由草间弥生亲自监督,追求毫厘不差的精确度,细心讲究每道笔触的细节,完美展现质地和分量。通过追求无限工艺的过程,路易威登与草间弥生完美融合,创造出超越时空的物品,全心投入,彼此契合。在此,路易威登与草间弥生希望拥有这些物品的客人能够感受到制作时的真心,使它们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甚至传承到下一代——无穷无尽,持续延伸。

 

为致敬路易威登与草间弥生的深厚友谊,亦为双方合作的十周年纪念,一组限量款包袋首次亮相于路易威登女装艺术总监 Nicolas Ghesquière 设计的2023早春系列。

草间弥生挚爱的波点元素重新演绎了路易威登经典款和新款手袋,拉开此次全面合作的序幕,更多合作款将于2023年1月问世。

Japan Event Celebrity 活动现场图片

同时,草间弥生还与路易威登合作,将整个东京视为了其巨大的创作场域。东京站、芝公园、増上寺、新宿、涩谷、银座……每个地点,参与者只要通过手机镜头拍摄,AR 滤镜即可为其解锁生动的动画,让现实世界走入草间弥生的想象。

此外,本次合作的部分产品还在于迈阿密举办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展示,Louis Vuitton 的临时空间内将陈列其中一只合作款派对硬箱。与之一同陈列的还有今年刚刚推出的艺术家合作手袋 ArtyCapucines、村上隆的雕塑等等。

“若不是为了艺术 我早就自杀了”

1960年代中期,草间弥生高举“圆点女祭司”的旗帜,打出“草间,草间,草间-世界第一位执念艺术家”这样的口号,她强调她的痛苦和病因源自于“社会不公的评断”,因为,性别,绝对不是用来评鉴艺术好坏的标准。

她决定扩大战场,将她的艺术推向广大的普罗大众,做群众会喜爱的艺术,她的行为和表演艺术,她在人体上彩绘,特别是画上“圆点”,她和群众走上街头,走到公园,在著名纪念碑的前面,在桥上,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水池边…..

她像先知一样预示了“众人按赞”的艺术价值,提早了半个世纪体现“粉丝文化”,这也难怪她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大小展览,草间弥生都一再受到群众疯狂的拥戴,票房上百万的轰动程度,不但在过去的历史中不曾有过这个现象,也是任何当代的艺术家所无法企及的,因为她早就深谙“艺术为众人而艺术”的之道,一路走在时代的最前端(陆蓉之)。

如今,不断延展的原子化社会已然向我们展示了当代社会的面貌:每个人都是节点,我们彼此相连。

草间弥生的世界观是以圆点组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圆点,每个星球也是一个圆点,地球也不过是百万圆点中的其中之一——终于,她自幼眼中的奇异世界,似乎成为了当代时代的一种图腾与启示。

而艺术,正如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说,艺术在新时代并未终结,而是内爆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如今 ,新一代的消费者们不断地重新寻找自我定位,追求新奇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拥抱差异。他们向新城市,新文化,新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

▲ Dots Obsession -Day,2008,华盛顿特区肯尼迪中心的装置视图

▲ Infinity Mirrored Room – Filled with the Brilliance of Life,2011,600 x 600cm(内部),I蓬皮杜中心的安装视图

▲ SPRING HAS COME,2010,194 x 194 cm,帆布丙烯

如今已93岁高龄的草间弥生,依旧活跃在艺术圈。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始终前卫,我跟别的老人不一样,我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是前卫艺术家,现在我还是。其他人要不是死了,要不是老了,但我永远是前卫艺术家。我是最有才华的,而且我一心工作。我不是波普艺术家,我是前卫艺术家,这个不能再写错了。”

2020年,草间弥生写下为全世界打气的防疫诗篇,希望每一位身处地球的人们,都能携手度过当前未知的难关!

草间弥生将全新诗词创作刊登于东京大田艺廊和伦敦当代艺术画廊官网上,以草间弥生本人的话语向全世界传达信息,并搭配其描绘富士山的《七色的富士山》系列创作《生命无限,向着宇宙燃烧之时》(生命は限りもなく、宇宙に燃え上がって行く时),象征着在这场疫情结束后,旭日依旧升起,温暖照耀守护着每一个人。

她在诗中勉励大家要团结一致,用爱与希望齐度过黑暗时刻,并向正与病毒极力对抗的人们献上感谢。

尽管遥不可及,我仍不断祈祷那闪闪微光

能照耀着前方的道路

如期待已久的宇宙光芒

如今我们正身处世界黑暗的一面

众神持续地为我们加持那播洒到全宇宙的希望

为了那些被遗忘的人

每个人和所爱之人的故事

该是为我们的灵魂寻求爱的赞歌时候了

在这一历史性的威胁中,剎那曙光指向未来

让我们一起欢唱辉煌未来的歌

一起前进

怀着深切的爱和全世界人们的努力

现在是克服病毒并呼唤迎来和平的时刻

我们因爱而聚集,我希望能完成这一愿望

是时候战胜和克服不幸困境了

对于阻碍我们的COVID-19

我说:从地球上消失吧!

我们将与这个可怕的怪物战斗

现在是全世界人们起身奋斗的时刻

我对那些所有已经战斗的人们表示深深感谢

作为一位超越国籍、超越性别、超越年龄的超级明星艺术家,如今草间弥生与路易威登合作的联名系列,终于实现了她在1960年代拥抱群众的目标,让“波点女王”的红发形象变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众流行文化的风云人物。

无论是早年还是晚年,当草间弥生一个人在精神疗养院时,在孤寂中的黑夜深处醒来或是梦去,或是在每次发病过程中的惶然与迷失,她总是以一种坚定的神色,去对待那无常的宇宙与神秘,并持续地勇于在山巅之上攀爬。她通过艺术,向我们展示了“无限”这个概念的可能性,以及对于生活的永不放弃——这不就是在后疫情时代,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吗?

南瓜是草间弥生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创作符号,从日本的香川县自岛、秋田市,都可以看到她风靡全球的立体南瓜作品。在香港佳士得2021年秋季拍卖会上,一幅《南瓜》更是以6254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在她看来,南瓜就是她的精神家园,它们以其无穷无尽的灵性为全世界人类的和平做出贡献…它们也为草间弥生带来诗意的宁静。

而就在本次合作的宣传图中,草间弥生将手中的南瓜递给了一位年轻女孩,这也似乎告诉着我们,女性、艺术、希望与安宁,亦将如此永远传承下去。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撰文/dbk 编辑/解雅祺 责编/dbk 索菲)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2.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