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生长

  • 1 次浏览
  • 0 人关注

人们在城市的共同家园中诗意栖居

城市海纳百川,与成千上万普通人的生活交相辉映,交织着无数个体辛勤奋斗的汗水,和生命历程中闪耀的光点,上海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印迹和规划。自从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城·长——人民城市主题艺术展》开展以来,熟悉而亲切的城市生活点滴,丰富的作品内容,吸引了众多艺术观众和社区居民前来观展,点燃了对城市话题的关注。4月15日,一场围绕“从城市规划到城市精神”的主题沙龙由此展开,艺术家们、城市研究学者、美术馆馆长和普通市民共同参与探讨,现场讨论氛围热烈而愉快,在观点的讨论交流和碰撞中,激起了更多富有价值的启发。

▲艺术沙龙现场

本场艺术沙龙由艺术百代美术馆主办,中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委员会协办,艺术家汪家芳、田学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周鸣浩副教授,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惠共同出席。

汪家芳:“在年轻的同济大学学生们身上,我看到一种年轻的活力,这种活力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种彰显,从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年轻时代到现在走过六十四个春秋,我见证上海的发展变迁,海派城市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气象。上海的城市风度深刻地烙印在此地的人身上,它的发展和每个普通人息息相关,它能够成就在这里奋斗的人民。”

▲艺术家汪家芳

站在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建筑本身具有一种崇高的美感,它们身上有着铮铮铁骨一样的斗志,建筑有一种精气神,像莫奈的《日出·印象》,画出了他对城市的感受,是刹那间的朦胧印象。艺术家对城市有更多细致入微的观察,把自己的内心形态通过绘画,让观众对城市有所了解,让普通人记住城市的成长脉络,汪家芳老师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所绘制的组图《上海Go High》,每一处绘制景象都记录着上海在长高。如他所言,艺术是一种多个角度和多层面的交流方式,他认为艺术家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绘画的形态,来与观众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是跨越了人跟人、人与作品、从静态到动态,打破年龄和国界、文化的一种交流。

▲沙龙现场,艺术百代美术馆执行馆长邱书婉、艺术家田学森

田学森:“我应美术馆的邀请创作了《日出东方》,选择了上海的外滩风景画了一幅日出景象,我初心是想象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拥有像朝阳一样的希望。”

田学森曾经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油画雕塑院进行绘画学习,他过去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公园写生。他在绘画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记录都市里人物的生活状态,内心真实的感受。后来,他应艺术基金会邀请去法国办展,每年在欧洲待上一到三个月,欧洲不同的城市氛围让他有了文化比较上的思考。

▲艺术家田学森

2007年他买来一辆面包车在全中国的国境线上旅行,为了找寻适合自己的创作主题,后来找到华山这个创作题材。在田学森看来华山是华夏之根,华山之石象征着天地之骨,东方文化向来描绘山水是一种寓意所托,通过在华山长达11年的隐居,他把握住了对华山全景式的理解。田学森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艺术诚挚的追求,在绘画过程重视实地考察、写生,同时采用西方油画的创作技法,使他的创作呈现出一种镜像反照。在自然山水和城市之间来回游走,使他用一种新的框架来理解城市,作品中有了山岚和光的影像,自然的灵韵从其中生发出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周鸣浩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周鸣浩教授:“在人民城市的理念下,每一个人都不是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把城市建设的眼光从云端拉回人间,不是一种理想国,而是让人民能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中。”

周鸣浩教授解读了人民城市的核心理念。首先,人民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协力。随着城镇化进入到下半场,提升城市的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城市活力与魅力,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把百姓的需求满意度与感受纳入其中。随后,周教授提及人民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人民城市包含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人”。其一是人的个体性,每个人就像马斯洛的金字塔,都有物质和精神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艺术家是追求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一种人;其二是人的社会性,是复数的人,我们党的二十大精神非常强调“共同体”,不论社区共同体或中华民族共同体,或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同富裕,都突出了复数的人的理念;其三我们还要考虑下一代人,即人的代际性,因此强调青山绿水和文化历史、可持续发展,都代表了可持续城市理论。

最后,周教授表示人民城市的建设,需要覆盖和综合四大维度。在价值取向上对效率与公平的“左右兼顾”,在宏观策略制定和基层管理的“上下互动”,在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运维管理上的“前后贯通”,以及打造城市文化历史承续的软实力与硬件设施建设和提升的硬实力之间的“软硬结合”。

▲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惠

刘子惠:“在我们美术馆的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到有关‘蜘蛛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消防员等普通角色形象,包括艺术家,他们都是广义上的‘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一定义的范畴,他们在生活中努力建设着我们共同的城市美好家园,用心地服务于这座城市。”

▲沙龙谈话现场

刘馆长特别提及此次《城·长》展当中的一件作品,来自艺术家张泓的《锦瑟年华》,她提到当时美术馆向艺术家邀约创作时,关注到城市生活中朴素却实用的物品——蛇皮袋,蛇皮袋是城市建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蓝白红的三色组合,象征着劳动工人艰辛付出和背井离乡的旅途,生活的酸甜苦辣滋味,都编织在这平平无奇的蛇皮袋中。刘馆长为大家朗读了艺术家的创作手记,他如何把抽象的元素融入到具体表现形式中,朴实的字句凝结着创作者的思想:“原乡情,他乡梦。曾几何时,蛇皮袋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令多少人在原乡与他乡之间,挪动着梦想与不屈,那是人们奋斗中的一份可靠,从农村化肥袋演变过来的蛇皮带,容量大坚固耐用,今天多少成功者衣锦还乡时,仍念念不忘复工返乡中那个蛇皮袋,生活的精彩与难忘,往往发生在那些简单却形影不离的事物之中,那些简易的零距离相伴,恰恰滋生着亲情。”

刘馆长也提到了其他作品如颜文樑先生的《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落成》、宋吉雅《城里的人》 ,它们都是此次展览中体现城市独特精神的、值得回味的作品。 

▲在场参与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们

生动而活跃的讨论气氛也吸引了在场学生们的参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生发言道:“在今天沙龙中我可以感受到,从艺术家或从周老师这样专业学者的角度,去看城市建设与精神,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上海经历了漫长的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上海需要结合本土的在地性,该怎么延续和更新它的城市精神?”

汪家芳回答道:“上海有六十七条永不拓宽的马路,这些小马路的烟火气息会永远存在。上海人对于‘腔调’也很特殊,比如一个上海老先生,从家里出来头发丝油一抹,皮鞋一擦,都很光亮,哪怕他的生活很困难,只有这么一套衣服,但他出门去总是穿得很体面,带着那种对生活细节品质的注重。还有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气质也是不变的,比如一桌饭局上吃饭闲聊,九个人都是上海本地人,但有一个人是外地过来的,那么这九个人一定是讲普通话,没有一种文化和语言是被孤立和边缘化的。”

▲沙龙谈话现场

在田学森看来,每个时间段的思想会有些差别,每一代人都处在对上一代人的逆反中,但传统文化到一定时候又发现它的好,同时在全球化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还在不断接受更多外来的文化思想,城市精神和时代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活中去提炼。“我们需要审美教育和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从哲学或历史文化中去寻找毋庸置疑的事物,应用到生活中,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无论外界怎么变化,我们可以有一块心灵的空间是不变的,是能够坚守的。”

周鸣浩教授援引城市设计鼻祖美国学者埃德蒙·培根提出的“第二人理论”( the second man principle),提出一个美好的城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周教授谈道:“每个人都想做城市的第一个开创者,但第一人只是施加了一个基本结构,城市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优化、提升和改造它,它是不同代际的人们努力叠加出来的成果。把灵魂赋予这个城市,城市内在的基因永远都会延续下去的,人民城市人民爱。”并且,他对上海外滩和黄浦江滨水区的城市空间变迁发展进一步做了阐释说明。

▲沙龙嘉宾合影

▲嘉宾与在场学生合影留恋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冈山县立大学校园

霏之宇留学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1.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