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遗粹 文化拾珍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230余件传世瓷器“龙门遗粹”亮相国博

4月22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深圳望野博物馆、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河津市人民政府等机构协办的“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展出,展期三个月。

展览现场 摄影 余冠辰

山西河津古称“龙门”,北宋时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改名河津。河津位于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自唐代起,瓷器生产历千年不绝,留下了大量传世瓷器。公元12世纪前后的宋金时期,河津因靠近政治中心开封,人口增加、经济繁荣,瓷器生产达到鼎盛。

厅内展品 摄影 余冠辰

本次展览展出河津窑址出土文物150余件(组),以及全国各地收藏机构的传世瓷品80余件,展览分为瓷耀龙门、匠造瓷艺、瓷韵雅趣、瓷业流布四个单元,全面呈现河津窑址的考古发掘、制瓷工艺、装饰手段和人文内涵,以及制瓷业的兴衰和商品流布情况。

厅内展品 摄影 余冠辰

第一单元“瓷耀龙门”展示了遗址重要发现的概况和以瓷枕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北宋精细白瓷和金代装饰瓷枕代表了该窑的工艺水平及产品特色。北宋细白瓷,胎釉细腻,造型素雅,可媲美定窑白瓷。金代瓷枕分高温粗白瓷枕和低温釉陶枕两类,造型以八角形和腰圆形多见,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在国内外收藏机构中均发现有该窑瓷枕产品。宋金瓷枕装饰题材丰富多样,融合造型、绘画、诗文、雕刻、色绘、彩釉等技法,集多元艺术于一体。

展览现场 摄影 余冠辰

第二单元“匠造瓷艺”展示了千年窑场的工艺制作。宋金是河津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莫过于北宋的精细白瓷和金代的装饰瓷枕,特别是金代的装饰瓷枕,在造型和装饰上均独具一格,作为同类产品中的翘楚之作,代表了极高的工艺水平。河津窑工在借鉴周边窑场技术的基础上,非常注重在文化、艺术、造型、装饰、色彩方面的重塑,并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

厅内展品 摄影 余冠辰

第三单元“瓷韵雅趣”展示了河津窑陶瓷器装饰题材多样,包括草叶纹、花卉纹、珍珠地纹、水波纹、连毬纹、凹弦纹、诗文、菱形锦地纹等,各种纹饰单独或搭配使用。

厅内展品 摄影 余冠辰

第四单元“瓷业流布”展示了河津窑的兴衰、商业化生产与产品分布。河津窑窑业的兴起与当地丰富的烧瓷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密不可分。吕梁山沿线丰富的瓷土和煤炭资源,为瓷窑的烧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窑址地处遮马峪古河道沿岸,水源充沛,便利的水路条件更是瓷器生产和外销的重要通道。这些有利因素共同促使其逐步走向兴盛,产品流通也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河津窑在历经北宋、金两朝的繁荣之后,金元战争使河津窑场饱受战祸影响逐渐走向衰落。

展览现场 摄影 余冠辰

展览通过展示造型各异、装饰独特的瓷枕,体现出这一时期精湛烧制工艺和高雅审美意趣的完美结合。将北宋细白瓷的简约素雅与金代装饰瓷枕的多彩多姿对比,直观表现了宋金制瓷风格的突变分野。

厅内展品 摄影 余冠辰

展览还通过情景还原、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再现制瓷作坊、瓷窑炉、水井等考古遗迹场景,打造全景式、深学术、宽艺术的完整呈现,在中国陶瓷考古的学术推广、社会化宣传和艺术欣赏相结合方面实现新的探索。

(文字、图片来源中国美术报,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0.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