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怀斯和“模特”们相处的日常

  • 0 次浏览
  • 0 人关注

原标题:安德鲁·怀斯:当你发现深爱之事,别让它溜走

1980年代的某个深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查兹佛德(Chadds Ford)小镇,被一声女人的尖叫划破寂静。

西帕拉太太从梦中醒来,惊恐地发现,一名满脸皱纹的男子,正凑在自己脑袋上方,盯着她看。

旁边的丈夫也被叫声吓醒,看了一眼男子:“见鬼,安德鲁,你又把她吓坏了!”

这名古怪的男子,是鼎鼎大名的画家 安德鲁·怀斯。自从西帕拉一家搬到小镇,他就成为……用房子主人的话说,“成了屋里的一件家具。”

他清楚房子的每一个细节,也知道钥匙在哪里。他每天在房子里游荡,看夫妇俩吃饭、刷牙、做家务,或者像现在这样,半夜溜达进来,看他们睡觉。

怀斯,《婚姻:西帕拉夫妇》

这不是怀斯第一次这么干了,长久以来,这就是他和“模特”们的相处方式。

作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怀斯的生活简单得像个修士。他画平凡的事物,不是邻居,就是邻居的房子,窗外的树墩子,大黄狗……但人们依然在这些画前感动落泪。

他从不旅行,也未去过欧洲朝圣。他91年的漫长人生,和无数杰出作品,几乎只属于两个地方:一个是故乡Chadds Ford;另一个,是他的夏日胜地Maine——正是在那儿,他画下了举世闻名的那幅画: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蛋彩画,1948

这幅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在纽约MOMA初次看见时,我和许多人一样,以为画中是一名年轻女子,她坐在金色草坡上,望向远方,似乎满怀憧憬。

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哪里不对劲。

女子轻轻挽起的头发里,夹杂着几根白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她裸露的胳膊有些萎缩,手像干枯的木柴。

是的,这位女子并不年轻,看上去大约四五十岁了。

她的脚踝细弱,腿无力地歪在草地上,身体的重心似乎都靠双手支撑。她看着远处坡顶上的灰色木屋,那是她的家,可她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到达那里。

女子名叫克里斯蒂娜·奥森,是画家妻子的朋友。因为小儿麻痹症,下肢渐渐无法行走,但她是个坚毅又骄傲的女人,不愿接受他人的照顾,连轮椅和拐杖也拒绝使用。每一天,她用双手撑着自己的身体,在地上一点一点拖动。

她和弟弟住在那所破旧的房子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冰箱。她常坐在一堆旧报纸里,内急时就在那里小便。

这样一个有些诡异的场所,却深深吸引了怀斯。由于克里斯蒂娜的身体,长期闲置的二楼就成了画家夏天的工作室。有时他陪女主人坐着,几个小时不说话,感觉却很自在。

怀斯,《奥森小姐》,1952

在闷热的一天,怀斯打开二楼卧室紧闭多年的窗户。一阵微风吹来,带着大海的咸味,有些残破的、绣着小鸟的蕾丝窗帘,在风中轻柔地飘动。“那一刻,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接下来,怀斯足足等了一个半月,才又等来从同样方向吹来的风。这是怀斯所有作品中我最爱的一幅, 他画下了风的模样。

怀斯,《海边的风》,1947

怀斯画里那些精致的细节,使人们把他归为写实主义,但他不这样认为。更多的时候,他用记忆作画。 “我是个抽象派。我笔下的人和物,用不一样的方式呼吸。”

怀斯,《远方的雷声》,1961,画中女子是他的妻子贝茨

有个小故事或许能解释这种“呼吸”。曾有位年轻的艺术家问他,干嘛非要在寒冷的雪地里一遍遍画草图,“拍几张照片回去,在工作室慢慢画不就行了吗?”

怀斯回答:“你忘了一件事, 如果待得够久,被画者的灵魂,会从后门溜进来摄住你。”

Kuerner农场

Kuerner农场就在怀斯家附近,主人卡尔是一个身材健壮的德国移民,喜爱打猎。怀斯常常在农场的山坡上散步,十几岁时就和卡尔夫妇成了朋友。

怀斯,《卡尔与安娜》

然后,夫妇俩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邀请怀斯到家里做客,从此,他们生活中多了一个阴魂不散的窥视者。

大部分怀斯最重要的作品,都与这个农场有关。画中的农场,季节永远是冬天。他在这里投射童年的记忆,以及对父亲的思念。

怀斯,《Kuerner农场的夜晚》

父亲N.C.怀斯是享有盛誉插画师,家中名流云集。这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家庭,包括怀斯在内的五个孩子,出了三个画家,一个音乐家,一个发明家。

N.C.怀斯一家

怀斯从小身体虚弱,父亲充当了家庭教师,他读的书,听的音乐,看到的世界,无不受到父亲的影响。

N.C.给许多名著画过插画,包括《亚瑟王》、《罗宾汉》、《珍宝岛》……家里摆满了各种道具:宝剑、手枪、戏服,数不清的士兵模型,简直就是孩子的游乐场。

小怀斯对战争异常着迷,他记得每个士兵模型的名字,给他们编故事。当他得知邻居卡尔曾参加过一战,就好像看到儿时的士兵模型活了过来。他画下卡尔的头盔、勋章,身上的伤疤,加入自己对战争无尽的想象。

对怀斯来说,潜藏的暴力有一种迷人之处, 他喜欢触及事物的阴暗面。有次他看见农场夫妇宰杀一头猪,“场面很残忍,但我被深深吸引了。”

怀斯28那年,对他影响至深的父亲,在一场惨烈的车祸中丧生,而事发地点,就在农场山坡的另一面。从那时起,怀斯的画里开始出现一种忧伤的基调。

父亲去世第二年,他画下了这幅《冬天》。邻居家的男孩跑下荒凉的山坡,眼神悲伤,左手往外伸,仿佛想要抓住什么。山坡下,正是怀斯父亲出事的地方。

怀斯,《冬天》,1946

怀斯很遗憾自己从未给父亲画过肖像,而卡尔总让他想起父亲。“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粗砺的力量”。怀斯一幅一幅画着卡尔的肖像,“我忽然意识到,父亲从未离去。”

神秘阁楼

怀斯的第三个世界,在一处神秘的阁楼。15年来,他在这里,不知疲倦地画着同一个女子。

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包括画家的妻子贝茨,他最亲密的伴侣兼经纪人。直到有一天,他秘密画下的200多幅作品被发现。 对同一个对象如此长期密集的描绘,在美国艺术界史无前例。

这件事在当时引发的震动,不亚于上周娱乐圈的天降大瓜。《今日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这些大牌媒体,纷纷陷入极度亢奋。成功艺术家,年轻美女,裸体画,这些词组合在一起,足够脑补出三十集的肥皂剧。

怀斯对此一言不发。他们全家跑到自己的海岛上,媒体派出的直升飞机在空中不死心地盘旋。

故事最终还是浮出水面。画中女子叫海尔格(Helga),和怀斯在Kuerner农场偶遇。多年后,怀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一直画房子、农舍,突然间,我看到这个女孩,心想, 上帝啊,她是我所有感觉的化身。”

怀斯,《绑辫子的海尔格》,1977

于是,模特瞒着自己的丈夫,画家瞒着自己的妻子,在那个阁楼,画下她身体的每一寸风景。在那些画里,海尔格几乎从来不笑,看上去很被动,但她的神情和动作,无不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情绪。

怀斯每天几乎画八个小时,为了不让妻子察觉,他还得“加班”画其他作品。奇妙的是,他精力充沛,工作效率翻了一倍,好像获得了神秘的力量。他那些“应付检查”的画里,总有海尔格作品的影子。

至于那件人们最关心的事,海尔格之后回应:“这一切和性毫无关系。你们根本不懂我们的语言。”

一直以来,怀斯似乎习惯于顺从,画画是他所有叛逆的出口。

或许为了逃离父亲的阴影,他选择挑战蛋彩画。这种对速度和精准有超高要求的绘画方式,能够呈现最微妙的细节,给他作品带来一种精致、冷峻、半透明的哑光效果。

怀斯,《流水》, 2003

怀斯,《翱翔》,1950

而画海尔格让他得以暂时逃离妻子。贝茨打理着怀斯的一切,她艺术眼光独到,做事有条理,但超强的控制欲,有时让怀斯喘不过气。

为海尔格作画,其实是在为他自己作画。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灵魂得到圆满。“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愿意为了生产而生产,如果没有为自己而画的东西,你永远不可能生产出好作品。”

怀斯,《土拨鼠日》,1959

怀斯一直记得父亲的话, “当你发现一件自己深爱的事,赶紧抓住,别让它溜走。”

那种感觉,就像这幅画里的阳光,穿过云层,透过窗户,被窗框挡了一下,再折射到旁边的墙上——而怀斯抓住了这一切。

(文字、图片来源于那特艺术学院及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关于

霏之宇国际文化艺术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的国际性机构。我们提供多种赛事项目、招聘信息、海外学习机会、艺术资讯,以及与多个合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微信号
公众号
页面加载用时:2.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