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人物 ] 与爱相伴终生未娶的纪伯伦的诗与画
纪·哈·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
纪伯伦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为大家所熟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伯伦一生著作颇丰,《先知》是很多人书架的必备书,他为阿拉伯文学的进步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家都熟悉他文学上的成就,却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画家,更不知道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罗丹,罗丹十分欣赏纪伯伦的才华,评价他说:“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誉之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
和第一位亚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贵族出身先比,纪伯伦的出身相对贫寒,纪伯伦1883年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一个被称为“圣谷”的地方。父母都是典型的普通百姓。父亲经常喝醉回家,并且借着醉酒对家人十分粗暴。纪伯伦与父亲的关系也日益紧张,纪伯伦在黎巴嫩生活时,是黎巴嫩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时期。年幼童年的时候,他的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父亲遭遇官司入狱,财产被查封。由于受到当局的迫害。
尽管他的父亲在1894年被无罪释放,但母亲还是决定带着他跟随舅舅来到了美国波士顿避难,那是纪伯伦12岁。到了美国后,俩人并没有多少钱财和收入,所以家人一直委身波士顿的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纪伯伦对目前的爱也日益加深。母亲温柔善良,为了生活日夜操劳,在纪伯伦心里,她就是美和爱的化身。
1898年,年仅15岁的纪伯伦回到祖国黎巴嫩上学。并在此期间,在学校创办杂志,宣传进步思想,找到打击。4年之后,纪伯伦再次回到美国生活。、回美国一年多后,肺病夺走了纪伯伦特别喜欢的妹妹14岁的生命。纪伯伦的妹妹临死之前,想要见到父亲和纪伯伦一面,但是这个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纪伯伦的妹妹便离开人世了。
不久之后,纪伯伦同父异母的哥哥也病倒去世了,纪伯伦虽然和哥哥不是一母同胞,但是纪伯伦非常喜爱哥哥。得知哥哥去世消息之后,纪伯伦深受打击。纪伯伦的母亲在陆续失去两个孩子的打击之下也一病不起,随后撒手人寰。纪伯伦曾经用一幅画描绘了母亲临终前的瞬间,题为《走向永恒》,画中母亲的面容没有一丝的痛苦,显得十分从容和平静。这对纪伯伦来说,无疑是巨大地打击。正是因为纪伯伦早年经历了生死离别,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欲望。后来,纪伯伦对人生反复无常的感慨,也在《先知》中展现了出来。
1904年的时候,纪伯伦在朋友的帮助下纪伯伦在戴伊先生的画廊中举办了他的首次个人画展。画展是成功的 ,画展也为纪伯伦的文学创作打开了大门。在美国艺术界闯荡的纪伯伦在朋友家的聚会中,结识了比自己大十岁的玛丽,从此开始了两个人一生的交往。玛丽十分欣赏纪伯伦的才华,并资助他去巴黎学习艺术。1908年,纪伯伦来到巴黎,进入美术学校。成为了罗丹的学生。系统的学习艺术一直是他的梦想,纪伯伦曾说:“我的一个梦想,就是自己的画能够挂在大城市里,有人能来看看它们,最好是能喜欢、欣赏它们。”
纪伯伦的画
1911年,纪伯伦返回美国,定居纽约,他和玛丽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玛丽还是住在波士顿,他们一直保持鸿雁传书。并经常见面会晤。回美国后不久纪伯伦曾向玛丽求婚,被玛丽一大十岁为由婉言谢绝。玛丽自己的内心是不想让婚姻生活束缚了他的艺术灵感,也担心婚姻一旦失败而影响他们纯洁的友谊。
一些传记研究资料说,纪伯伦对玛丽的爱更多是处于感激,而这段时间他一直爱着玛丽学校的老师米什莉,米什莉年轻漂亮,纪伯伦也一直和她保持书信来往。玛丽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秘密。这也是他拒绝纪伯伦求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这样他们被升华后的情感保持了一辈子。
纪伯伦的画
纪伯伦和黎巴嫩女作家梅伊.齐雅黛的爱情故事更为奇特,凄婉。这段生死之恋的主人公一位终身未娶,一位毕生未嫁,甚至始终缘悭一面。通信,是他们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就在去世前的十多天,重病缠身且手臂有疾的纪伯伦,仍然给梅娅寄去了最后一封信——其中只有一幅画,画面是一只摊开向上的手掌,托着一团燃烧升腾的火焰。这幅画,后来被人称作“蓝色的火焰”。还有什么语言,能更好地表达他那纯洁、炽烈而永不熄灭的爱呢?
纪伯伦的逝世,给梅娅的身心也造成巨大打击。一直掩饰着这段恋情的梅娅,终于撰文公开了她和纪伯伦长期通信的经历。在此后的十年中,她的精神与健康先后崩溃,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度被送到贝鲁特的精神病院治疗。后来又在开罗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两年时光。
1941年,梅娅十分凄凉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在辗转流落中,仍一直将纪伯伦的来信随身携带。在她的遗物中,有一本评述阿拉伯作家的英文论著,梅娅在书中纪伯伦的画像旁写下:“多年前这已注定了我的不幸!”
如果说玛丽是纪伯伦无私的帮助者,是他心心相印的知音;那么,梅娅则是纪伯伦灵魂的知己。纪伯伦与两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是阿拉伯文学史上一段最为动人的插曲。
他的绘画作品里,体现了独特别致的风格。在融入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同时,以视觉传达他内心的深刻思想。所以,他的一些画作,甚至可以说是为自己的书所画的插图了。
秋
纪伯伦
让我们回住处去,
因为树叶已黄,随风飘飞,
仿佛风神想用黄叶
为夏天告别时满腹怨言而去的花做殓衣。
来呀,百鸟已飞向海岸,
带走了花园的生气,
把寂寞孤独留给了茉莉和野菊,
花园只能将余下的泪水洒在地面。
——《泪与笑·爱的生命·秋》
静默的私语
纪伯伦
宇宙寂静,没有风声;
虽然如此,
我仍想安慰你,
欲把乌云密布的区域变成晴空万里。
虽然我们的力量和悟性彼此相等,
但我仍想劝说你。
——《大地之神》
家庭的景象
纪伯伦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
而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所生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来到世上,
却并非来自你们,
他们虽与你们一起生活,
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把爱给予他们,
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思想。
你们能够庇护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的华屋,
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法相见。
——《先知·论孩子》
让我走
纪伯伦
“你听见我说什么了吗?
我已把你忘光,甚至忘记了你的存在。
我讨厌你,甚至不想看到你。
你离我远一点儿,让我走自己的路吧!”
“不,我不相信你的话。
你爱我,我从你的双目中看到了爱的光芒;
我抚摩你的身躯时,感受到了爱的冲动。
你爱我,就像我爱你一样。”
——《新婚的床》
发现自然的女人
纪伯伦
晨光初照,二人站在田间静赏大自然秀美。
充满甜言蜜语的一阵寂静之后,
战士望着极远的东方,对他的爱人说:
“你看哪,太阳已从黑暗中升起。”
——《泪与笑·和平》
爱的流放者
纪伯伦
溶化自己,
变得像一条流淌的溪水,
对夜色哼唱小曲;
感受过分温柔产生的痛苦;
接受由对爱的了解为你带来的伤害;
甘心情愿地任你的血流淌;
黎明即起,
带着一颗生翅膀的心,
满怀谢意迎接爱的新一天来临;
中午小憩,深深沉浸在爱的微醉之中;
黄昏回家,满怀感恩之情;
入睡之时,你的心为你心爱之人祈福,
唇间哼吟着赞美的歌。
——《先知·论爱》
发射者
纪伯伦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则是从你们的弓弦上射出的实箭。
射手看见竖立在无尽头路上的目标,
他会用自己的神力将你们的弓引满,
以便让他的箭快速射至最远。
就让你们的弓在射手的手中甘愿曲弯;
因为他既爱那飞快的箭,
也爱那静止的弓。
——《先知·论孩子》
天妒英才,纪伯伦常年饱受各种疾病缠身。病痛中的他仍坚持创作。对于写作、绘画,他说:“不能丢下,我将做到底,即使我的生命随之结束而结束。”最终,他于1931年在波士顿去世,年仅48岁。但他的文学与艺术成就,将继续照亮着人类文明的世界。正如他在《先知》的终篇中所写:
奥法里斯的居民们,
风将把我吹离你们。
我虽然没有风那么迅急,
但我必走不可了。
我们这些流浪天涯的人,
永远寻觅更加孤独的道路,
既不在休歇一天的地方起程,
朝阳也不会在我们眼见落日的地方升起。
即使大地沉睡之时,
我们仍然在行走。
我们是坚韧植物的种子,
心一旦成熟丰满,
大风便带着我们飞扬,
将我们播撒到四方。
··· ···
那么,你们当知道,
我将在更大的沉静中归返。
——《先知·道别》
(文字、图片来源于摄影与诗歌,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